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凡人修仙之丹剑双绝 第206章 筑基讲法

晋升内门,留存魂灯,知晓天地之广后,赵小二并未懈怠,反而更加沉下心来。他深知筑基只是起点,前方的道路依旧漫长且布满荆棘。而宗门为内门弟子提供的诸多福利中,每月固定的金丹长老讲法,无疑是最为珍贵的资源之一。

这日清晨,他腰间悬挂的“听法镜”微微震动,镜面上浮现出一行清晰的云篆小字:“巳时三刻,传功阁乙字三号道场,玄玑长老讲解‘真元化液后的精细操控与神识温养’。”

玄玑长老!赵小二心中微动。这位长老在青云宗内以学识渊博、讲解深入浅出而着称,尤其擅长指导筑基期弟子夯实基础。此次讲法的主题,更是切中他目前最迫切的需求——刚刚完成真元化液,如何精细掌控这股全新的、更强大的力量,以及如何有效温养伴随筑基而增长的神识。

他不敢怠慢,提前半个时辰便动身前往位于主峰的传功阁。

传功阁并非单一一座阁楼,而是一片依山而建的宏伟建筑群,飞檐斗拱,灵气氤氲。乙字三号道场位于一片青松掩映的山腰平台之上,是一座半开放式的圆形殿宇,穹顶高阔,四周以白玉柱支撑,并无墙壁阻隔,视野开阔,可俯瞰山下云海翻腾。

赵小二抵达时,道场内已盘坐了近百名筑基期弟子。这些弟子服饰各异,来自各峰,修为从筑基初期到筑基后期不等,个个气息沉凝,目光有神。他们或闭目养神,或低声交流,或翻阅玉简,整个道场弥漫着一种肃穆而专注的修炼氛围。

赵小二寻了一处靠后、不显眼的蒲团坐下,悄然打量着四周。他看到了几位面熟的丹鼎峰师兄师姐,也看到了其他峰的一些精英弟子,甚至感受到了几道气息尤为强横,似乎已臻筑基后期巅峰,距离金丹只有一步之遥。在这里,他新晋筑基的身份并不起眼,这也让他更加安心,可以专注聆听。

时辰将至,道场内渐渐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忽然,一股温和却磅礴的威压如同水银泻地般,悄无声息地笼罩了整个道场。这威压并不使人感到压迫,反而如同春风拂面,带着一种洗涤心神、启迪智慧的力量。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脊背,目光齐刷刷地望向道场前方的讲法台。

不知何时,一位身着朴素灰色道袍的老者已然端坐于台上蒲团之上。他面容清癯,皱纹深刻,仿佛承载了无数岁月,一双眼睛却清澈如同婴孩,开阖之间,似有星河流转,道韵自成。他并未刻意散发气势,但仅仅是坐在那里,便仿佛与周围的天地灵气融为一体,成为了道场的中心。

正是玄玑长老。

“诸位弟子。”玄玑长老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位弟子的耳中,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与引导力量,“今日,老夫与诸位探讨的,乃是筑基之基——真元掌控与神识温养。”

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切入主题。

“尔等皆已跨越炼气,真元化液,寿增两百。然,化液并非终点,而是掌控的开始。”玄玑长老目光平和地扫过台下众弟子,“炼气期,灵力如气,运转虽快,却失之涣散,难以精细。筑基期,真元化液,如汞似浆,沉重而凝聚,威力倍增,然其运转之难度,亦随之激增。”

他伸出右手,掌心向上,一缕精纯至极的青色液态真元自指尖涌出,如同拥有生命的灵蛇,在他掌心上方尺许范围内,做出种种精妙绝伦的变化。时而化作一朵徐徐绽放的青莲,花瓣脉络清晰可见;时而凝聚成一柄寸许长的微型飞剑,剑锋寒光凛冽,发出细微的嗡鸣;时而又散作漫天光点,如星斗排列,演化简易阵势。

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不见丝毫烟火气,那液态真元在他掌中,温顺得如同臂指,灵动远超飞鸟。

台下弟子,包括赵小二在内,无不看得目眩神迷,心生震撼。他们都能感受到那缕真元中蕴含的可怕力量,但更令人惊叹的是玄玑长老对其匪夷所思的掌控力。

“见微知着。”玄玑长老散去掌中真元,缓声道,“真元化液后,需摒弃炼气期粗放的使用习惯。当习其‘意’,而非其‘形’。运转功法时,需意守丹田,神念引导,细细体会真元在经脉中流淌的每一分变化,如驱溪流,润物无声。施展法术时,需精确控制真元输出的多寡、属性转化、以及爆发时机,力求以最小的消耗,达成最大的效果。此即为‘精细操控’。”

他接着开始讲解具体的锤炼法门,从日常打坐时如何以内视之法观察真元流转,到施展低阶法术时如何刻意控制威力与范围进行练习,甚至提到了几种有助于凝练真元、提升掌控力的秘术与丹药。

赵小二听得如痴如醉,许多往日修炼中遇到的细微滞涩、难以言表的困惑,在玄玑长老的讲解下,如同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他下意识地按照长老所述,尝试以内视之法观察自身丹田。只见那小小的液态真元湖泊波澜不惊,但在神念极致专注下,他能“看”到真元内部并非完全均匀,存在着极其细微的密度差异和能量涟漪。他尝试以神念引导,如同用一根无形的细针,去轻轻拨动那些涟漪,使其趋于平复,让真元湖泊变得更加纯粹、稳定。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但效果却也立竿见影。他感觉自身对真元的感应和联系,似乎更加紧密了一分。

“……故而,平日修炼,切勿贪快冒进。每日抽出一到两个时辰,专门用于打磨真元,练习微操,长远来看,远胜于盲目积累数量却质地不纯的真元。”玄玑长老的声音将赵小二的意识拉回。

讲完真元掌控,玄玑长老话锋一转,开始讲解“神识温养”。

“筑基成功,神识初生,如同幼苗,需小心呵护,方能茁壮成长。”玄玑长老语气转为凝重,“神识,乃修士之‘眼’,之‘耳’,更是沟通天地、驾驭法宝、参悟大道的关键。其重要性,尤在真元之上!”

他目光扫过台下,语气沉缓而有力,说出了那句在筑基弟子中广为流传的箴言:

“筑基期,真元为舟,神识为舵。舵稳舟坚,方能驶向金丹大道!”

这句话如同洪钟大吕,敲在每一位弟子的心头。赵小二更是心神剧震,将这句话牢牢刻印在脑海深处。舟无舵,则漂泊无依,再坚固也难达彼岸;舵不稳,则舟行颠簸,甚至有倾覆之危。真元是力量的源泉,而神识,则是驾驭这股力量、指引前行方向的根本!

“然神识增长,非一日之功,亦不可操之过急。”玄玑长老详细讲解了筑基期神识增长的自然规律,以及过度透支、受损后的严重后果。他介绍了数种温和有效的温养神识之法,如观想特定的宁静景象(如明月、深海)、聆听某些具有安魂定魄效用的自然之音(如清泉、松涛)、修习宗门藏经阁内收藏的《蕴神诀》基础篇等。

同时,他也提到了几种有助于滋养神识的灵物与丹药,如“安魂香”、“清心玉佩”、“养神丹”等,并告诫弟子,外物终究是辅助,根本还在于自身日常的温养与合理运用。

“……神识之用,在于‘凝’与‘纯’。初入筑基,神识覆盖范围或可增长数倍,但切莫沉迷于此。当不断凝练,使其感知更加敏锐、细致,如臂使指。对敌时,一丝凝练的神识冲击,或许胜过覆盖百丈的粗糙探查……”

玄玑长老的讲解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践,从注意事项到具体法门,娓娓道来,足足持续了两个时辰。期间,他还回答了几位弟子提出的疑问,解答精辟,直指要害,令提问者和旁听者都获益匪浅。

赵小二全程凝神倾听,不敢遗漏一字。他感觉自己仿佛被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殿堂,对筑基期的修炼,终于有了一个清晰而系统的认知框架。不再是如炼气期时那般懵懂摸索,而是知道了该往哪个方向努力,该如何去努力。

讲法结束,玄玑长老身形微动,便已消失在讲法台上,如同他来时一般悄无声息。

道场内的弟子们却并未立刻离去,大多仍沉浸在方才的讲法之中,或闭目回味,或与相熟之人低声交流心得,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或多或少的感悟与欣喜。

赵小二也静静坐着,梳理着今日的收获。他明确了接下来修炼的重点:一方面,要花费大量时间打磨真元,练习精细操控,尤其是在炼丹和御剑时加以实践;另一方面,则要开始有计划地温养神识,尝试修习《蕴神诀》,并留意相关的滋养灵物。

“真元为舟,神识为舵……”他低声重复着这句话,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