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穿越鹿鼎记,帝国无疆佳丽万千 第409章 东征朝鲜

【叮!修炼长生诀+20,体质+40,寿命+8。】

【宿主日行一善举,积分奖励+1。】

【体质:武者·淬体五层(炼骨之境):3200\/ 】

【玉漱公主加入后宫,妃子+1,获得积分奖励+300。】

【宿主对玉漱公主使用忠贞不渝技能,对方忠诚度100%。】

【目前宿主积分累计:。】

……

次日黎明,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寝宫的水晶穹顶自动调暗。

仙舟的圣皇卧室内。

玉漱枕在卫小宝臂弯里,指尖无意识地在他胸口画着圈——

洞房花烛夜之后,玉漱公主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完美。

圣皇,蒙毅,两千年的轮回。

对于玉漱来说,圣皇卫小宝说的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

毕竟自己都在古墓里活了两千多年,有什么不可能的?

卫小宝感受到玉漱的举动,微微睁开眼睛。

“醒了?”

卫小宝温柔的说道,突然捉住她作乱的手指!

玉漱公主就像做错事被抓的小孩,低低头,红着脸。

圣皇卫小宝被她妩媚的表情给迷倒了,变戏法似的从枕下摸出个玉盒!

“徐福当年偷藏的……”

盒中竟是半块吃剩的长生药,此刻正散发着柔和的仙光。

别问哪里来的,问就是系统!

玉漱公主大为惊讶,突然撑起身子,青丝如瀑垂落在卫小宝脸颊两侧:“陛下,以昨晚那些……都是双修功法?”

她耳尖通红地比划着那些令人脸红的姿势,“陛下早算好了是不是?”

卫小宝大笑着一把将人搂回怀里,床幔无风自动地再次合拢:“仙妃娘娘,这才哪到哪?”

“朕可是准备了三百六十五套……”

话音未落就被玉漱用吻封住,窗外恰好飞来两只青鸾,衔着朝霞为他们披上新的锦被。

……

次日午时,当值日的粉红兵团侍女红着脸来换床单时,在枕下发现了一本《阴阳和合三十六式》。

翻开扉页赫然写着:“蒙毅私藏,玉漱亲批:第三页动作不科学——秦朝哪有那种家具?!”

……

收复了西伯利亚,又挖了鹿鼎山宝藏,圣皇卫小宝带着玉漱公主、苏菲亚公主及宝藏的珍宝,满载而归!

当圣皇仙舟悬停于帝都上空三千丈,下面的黎民百姓,无比欢呼雀跃!

雅克萨、尼布楚的收复,意味着罗刹国在远东的据点被拔出,加上霍去病在太白城的秣兵厉马,这个时候的中华帝国,已经无需担心北面的威胁。

真正要担心的是沙俄的彼得大帝,因为中华帝国的远征军可以随时穿越帕米尔高原,进入欧洲!

黎明时分,卫小宝携玉漱踏出仙舟寝宫,万丈霞光自二人身后喷薄而出,将整座皇城染成金红。

玉漱身着玄黑翟衣,衣摆以金线绣着九只形态各异的凤凰——

或衔玉书,或踏火云,最中央的凤凰竟与卫小宝龙袍上的五爪金龙首尾相衔!

“陛下这是……”玉漱望着下方密密麻麻的百官仪仗,指尖无意识攥紧了袖中的星辰耳坠。

“恭迎圣皇陛下回宫!”

“恭迎圣皇仙妃回宫!”

“圣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

随着下方众人的恭迎,仙舟稳稳落在太和殿广场上空!

“爱妃,我们回家!”

卫小宝却朗笑一声,突然揽住玉漱公主的腰肢从仙舟缓缓飘然而下!

就像是神仙眷侣一般!

这让跟随在后面的,只能一步步沿着仙舟之梯下来的苏菲亚惊讶不已!

这果然是神仙的手段!

……

“众卿听旨!”

圣皇卫小宝一边从仙舟飘然而以下,一边声音如洪钟传遍九门,“即日起,册封玉漱公主为玉漱贵妃!”

话音未落,二人已稳稳落在太和殿丹陛。

玉漱惊魂未定地抬头,发现整片汉白玉广场被改造为巨大的阴阳鱼阵图。

文官列于阴鱼鱼眼处的寒玉台,武官立于阳鱼鱼眼处的赤铜台,而她足下踏着的正是太极图中心的分界线!

……

太和殿内九重鲛绡帷无风自动,康熙正指着北疆舆图陈奏:“圣皇陛下,罗刹残部已遁入冰原,已经不再是威胁!”

“然朝鲜李棩竟在鸭绿江畔屯兵十万!”

鎏金铜鹤衔着的熏香炉突然爆出火星,恰似满殿文武心头窜起的怒火。

“朝鲜?”卫小宝指节叩在龙椅螭首上,震得玉漱翟衣的金凤璎珞簌簌作响。

“现在朝鲜谁是国王?”卫小宝问道。

“回圣皇陛下,是显宗李棩!”康熙回答说道。

“李棩是何字辈?”

“回圣皇,显宗李棩乃仁祖嫡孙。”康熙话音未落,玉漱霍然起身。

翟衣上九只金凤同时引颈长鸣,嘹亮凤唳震得梁柱积尘簌簌而落。

她袖中滑落半卷泛黄族谱——那是昨夜在圣皇卫小宝复原的李氏王牒!

“陛下,”玉漱指尖点在“李棩”名讳上,朱砂指甲划破纸页!

“此獠按族谱当称臣妾一声祖姑母。”

满殿哗然中,她突然将族谱掷于丹陛。

羊皮卷轴滚开处,赫然显露朝鲜王与罗刹国的血盟书!

原来朝鲜早已经沟通罗刹国,企图一起出兵中华帝国!

卫小宝却按住她的手,说道:“爱妃,显宗李棩,按辈分,这可算是你两千多年后的后辈,以爱妃看来,以后当如何处置?”

满朝哗然。

“后宫干政乃亡国之兆啊!”三朝元老王阁老扑跪在地,额头将金砖磕得砰砰作响,“昔年妲己妖言惑纣,武曌秽乱唐宫……”

“放肆!”卫小宝袖中金鳞鞭如毒蛇出洞,却在触及老臣前被玉漱皓腕轻挽。

众人只见仙妃广袖翻卷,袖口内衬竟绣着《韩非子·孤愤》篇——那“明君不蔽于嬖幸”的篆字正灼灼放光!

“本宫问王阁老!”玉漱步摇垂珠扫过老臣花白的发髻,“若当年武曌未焚毁《氏族志》,五姓七望的屠刀可会放过寒门?”

她突然扯断腰间鸾绦,丝绳落地竟化出三条幻影:

一条缚住王阁老咽喉;

一条缠住兵部尚书的官印;

最末一条直指辽东沙盘上的平壤城!

满殿死寂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