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皇叔,轻点! 第34章 解锁太后少女心?王妃教你什么叫投其所好!

回到秦王府,苏妙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冲进墨渊的书房,将那块刻着“慈”字的玄铁腰牌“啪”的一声拍在他面前的书案上。

“当当当当!看见没有!皇宫VIp年卡!终身免密!” 她得意地扬着下巴,“你家王妃我,出马一个顶俩,直接搞定了终极boSS!”

墨渊放下手中的笔,拿起那块腰牌。

玄铁的质地冰冷沉重,那枚令牌代表的分量,他比谁都清楚。

这是太后贴身之物,见此令牌如见太后亲临。

有了它,苏妙妙在深宫内院,等于多了一道谁也不敢轻易触碰的护身符。

“她都与你说了什么?” 墨渊将她拉过来,让她坐在自己腿上,仔细端详她的脸,似乎想确认她有没有受委屈。

苏妙妙便将今日在长乐宫的对话,一五一十地学了一遍。

从她“坦白从宽”的自爆式公关,到太后提及“姓沈的小姐”,再到最后赐下令牌。

墨渊安静地听着,听到她说自己差点被太后吓得腿软时,揽在她腰间的手臂紧了紧。

“所以,我猜我娘亲和那位宸佑太子妃沈氏,肯定有关系。太后今天给我这块令牌,一半是看在我这张脸上,一半是看在……我能给她解闷的份上。” 苏妙妙总结道,手指无意识地卷着墨渊的头发。

“母后困于深宫数十年,慧贵妃等人每日请安,说的无非是些争宠固权的琐事,她早就听腻了。” 墨渊的眼神深邃,“你确实是个意外。”

“那必须的!我可是天降的‘鲶鱼’,专门来搅动他们这潭死水的。”

苏妙妙说着,又垮下了脸,“不过,光会搅水还不行,我还得完成皇帝布置的KpI呢。一个月内,三样‘利国利民’的新产品,我头发都要愁白了。”

墨渊看着她那副苦恼的小模样:“本王已经让青风去寻番邦商人,看能否找到你说的‘辣椒’。至于另外两样,你想做什么?”

“这个嘛,还在构思中。” 苏妙妙眼珠一转,一个绝妙的主意冒出来。

她从墨渊腿上跳下来:“抱大腿要趁热打铁!皇帝的KpI要完成,太后这个靠山更要稳住!我决定了,第一件新产品,不为卖钱,就为博老太太一笑!”

……

接下来的几天,秦王府的画风变得有些奇怪。

王妃苏妙妙没有去“松饼君”巡店,也没有拉着王爷看星星看月亮,而是整天把自己关在院子里,和王府里一个手艺最巧的木匠“张师傅”一起,捣鼓着一堆瓶瓶罐罐和木头零件。

“不对不对,这个轮子转速太慢了,吹出来的风不够大!”

“张师傅,你能不能把这个地方掏空,做成一个小水槽的样子?”

“皂角、无患子……再加点蜂蜜试试?我需要一种液体,既能吹出泡泡,又不容易破……”

小蝉每天看着自家王妃灰头土脸地蹲在地上,手里拿着一张画满了奇怪符号的图纸,嘴里念叨着什么“表面张力”、“风力学”。

张师傅更是一脸懵,他做了三十年木工,从没见过这么奇怪的活计。

这位王妃要做的东西,既不是家具,也不是摆件,像个怪模怪样的风车,可又不完全是。

整个院子,时不时就飘起一阵阵五颜六色的……泡泡?

这天下午,墨渊从大理寺回来,刚走进垂花门,就看到院子里一片鸡飞狗跳。

几个小丫鬟正追着满天飞舞的彩色泡泡嬉笑打闹,王大厨举着个大蒲扇,对着一个奇怪的木头匣子用力扇风,而苏妙妙,正指挥着张师傅调试一个手摇式的曲柄。

“王妃!成了!成了!” 张师傅激动地大喊。

随着他摇动曲柄,一排沾满了皂角液的小铁环缓缓转动到风口,被王大厨扇出的风一吹,一长串晶莹剔透泛着七彩光芒的泡泡,飘满了整个院子。

“哇——!”

所有人都停下了动作,仰头看着这幅景象,发出了惊叹。

墨渊站在原地,看着苏妙妙脸上无比灿烂的笑容,目光不自觉地变得柔和。

“墨渊!你快看!” 苏妙妙发现了他,兴奋地朝他招手,“我的‘七彩琉璃梦’,研发成功了!”

“七彩琉璃梦?” 墨渊走过去,看着那个不断吐出泡泡的木头匣子,饶是见多识广,也觉得有些新奇。

“就是泡泡机啦!” 苏妙妙解释,“你看,这里是皂液池,这里是环形轮,你摇动这个把手,轮子就会转动,把皂液带上来,风一吹,就变成泡泡了!纯手工、绿色环保、快乐无价!”

墨渊看着她神采飞扬的样子,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轻轻擦掉了她鼻尖上沾着的一个小泡沫。

苏妙妙的心,漏跳了一拍。

周围的丫鬟们都红着脸,悄悄低下了头。

“咳,” 苏妙妙清了清嗓子,掩饰住自己的不自然,“我明天就要带着这个,去给我的大靠山送温暖!”

……

第二天,苏妙妙拿着她的“慈”字腰牌,畅通无阻地进入了皇宫。

小德子一见是她,立刻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王妃娘娘,您今儿个怎么来了?可是来给太后娘娘请安?”

“当然。” 苏妙妙晃了晃手里一个看起来颇为沉重的食盒,“顺便,带了个好东西,给太后解解闷。”

小德子好奇地探头看了看,被阿六一个眼神给瞪了回去。

长乐宫里,太后正在晒太阳,旁边容嬷嬷小声地给她念着佛经。

看到苏妙妙来了,太后并不意外,只是抬了抬眼皮:“你这丫头,倒是把哀家这儿当成自家后院了。”

“母后这儿的阳光好,臣妾是来蹭蹭贵气的。” 苏妙妙嬉皮笑脸地请了安,然后将那个“食盒”放在了桌上。

“这是什么?” 容嬷嬷看着这个比普通食盒大了一圈的木匣子,有些警惕。

“回母后,回嬷嬷,这不是吃的。” 苏妙妙打开了匣子,露出了里面结构精巧的泡泡机,“此物名为‘七彩琉璃梦’,是臣妾耗时三日,专门为母后打造的解闷神器!”

太后和容嬷嬷都凑过来看,只见里面有轮有轴,结构复杂,完全看不出是做什么用的。

“这有何用?” 太后问道。

“用处可大了!” 苏妙妙将泡泡机摆好,又拿出一个小瓷瓶,将泡泡液倒进凹槽里,然后将手摇的曲柄递给太后,“母后,您只需轻轻摇动这个,便能见到奇迹。”

太后半信半疑,伸出手,慢慢地摇动了曲柄。

齿轮和连杆开始运转,一排小铁环缓缓浸入泡泡液,又升起。

苏妙妙对身后的小蝉使了个眼色,小蝉立刻拿起一把团扇,对着风口轻轻扇风。

下一秒,一串串泡泡,从木匣子里源源不断地飞了出来。

它们在和煦的阳光下,折射出彩虹一般光泽,大的如婴儿拳头,小的如指尖珍珠,轻盈地、梦幻地,飘向空中。

整个花园,仿佛下起了一场彩色的雨。

长乐宫的宫女太监们全都看呆了,他们何曾见过这般景象。

就连一向沉稳的容嬷嬷,也微张着嘴,忘了言语。

太后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怔怔地看着一个泡泡,晃晃悠悠地飘到自己面前。

那泡泡的表面,清晰地映出了她的脸,也映出了她身后四四方方的宫墙和天空。

然后,“啪”的一声,泡泡碎了,化作一点水汽。

美丽,而又短暂。

就像她逝去的青春,和那些早已泛黄的回忆。

她有多久,没有见过这般简单、纯粹的快乐了?

自从住进这座宫殿,她见过的,是数不尽的奇珍异宝,听过的,是道不尽的阿谀奉承,处理的,是理不清的勾心斗角。

她以为自己的心早已坚如磐石,可此刻,看着这满天飞舞的虚幻泡影,那颗沉寂了数十年的心,竟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地触碰了一下。

苏妙妙一直悄悄观察着她的表情。

她看到太后眼中的威严慢慢融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悠远、怀念,甚至……是带着一丝伤感的温柔。

“你这丫头……” 许久,太后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总能弄出这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东西。”

“只要母后喜欢,臣妾以后天天给您弄!” 苏妙妙立刻接话,语气轻快。

太后忽然笑了。

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

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让她整个人看起来,都柔和了许多。

“哀家乏了,你们都退下吧。” 太后对周围的宫人挥了挥手,却唯独留下了苏妙妙,“秦王妃,你留下,陪哀家说说话。”

众人退去后,花园里只剩下她们二人。

“坐吧。” 太后指了指自己身边的石凳。

这一次,苏妙妙没有只坐半个屁股,而是大大方方地坐了下来。

“哀家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 太后看着她,开门见山,“你做的这些,无非是想讨哀家的欢心,为自己在这宫里,找个靠山。”

苏妙妙心里一凛,没想到老太太看得这么透彻。

她索性也不装了,坦然地点点头:“是。臣妾初来乍到,不懂规矩,在这宫里,若是没有母后护着,怕是活不过三天。”

“你倒是坦诚。” 太后非但没生气,眼中的赞许之色反而更浓了,“哀家喜欢你的坦诚。比起那些藏着掖着,一肚子弯弯绕绕的人,你顺眼多了。”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了些:“那支簪子,还有你母亲的事,暂时不要再去追查。这里面的水,比你想象的要深得多。时机到了,哀家自会告诉你。”

苏妙妙点头:“臣妾明白。”

“慧贵妃那边,哀家会敲打她。但她背后是卫家,盘根错节,你自己也要多加小心。”

太后拿起桌上的一块桂花糕,递给苏妙妙,“往后,若是闷了,就常进宫来。哀家这园子,也需要你这样的年轻人,来添些生气。”

苏妙妙接过桂花糕,心里彻底定了下来。

从今天起,太后这个“政治靠山”,算是彻底稳了。

她不仅仅是太后用来敲打旁人、排遣无聊的工具人,更是在某种程度上,走进了这位老太太的内心。

苏妙妙陪着太后又说了一会儿话,讲了许多现代的笑话和趣闻,逗得太后又笑了几次。

离开长乐宫时,天色已近黄昏。

苏妙妙心情大好,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路过一片宫殿时,她脚步一顿,抬头看向远处一座临湖而建、地势颇高的阁楼。

夕阳的余晖洒在琉璃瓦上,金光闪闪。

“小德子,” 她叫住了一直跟在身后的“小向导”,“那儿就是揽月阁吗?”

小德子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连忙点头:“回王妃,正是。那里以前是宫里举行中秋夜宴的地方,只是后来……宸佑太子出事后,那里就渐渐荒废了。”

又是宸佑太子。

苏妙妙眯起了眼。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