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 第215章

“若我说,石之轩与邪帝舍利既不在邪帝庙,亦非石青璇所持呢?”

此话一出,绾绾与宋师道齐齐变色。

怎会如此?

“呵!”

“你们细想,这消息为何不早不晚偏在此时传出?”

“知晓石青璇身世者必与石之轩渊源极深,此人又为何突然揭破,将祸水引向石青璇?其中牵扯的隐秘,可没那么简单。”

迎着绾绾探究的目光,寇仲唇角扬起一抹了然的笑意。

天下间,唯有他最清楚邪帝舍利的下落。

此物正藏在杨公宝库最深处,此事可由鲁妙子作证——当年邪帝向雨田亲手将舍利交予鲁妙子封存。

石青璇手中确实持有一物,却非邪帝舍利,而是其父邪王石之轩亲笔所书的《不死印法》真迹。

这份令碧秀心心神俱损、最终香消玉殒的武学典籍,如今成为石青璇珍藏的遗物。

这则消息实为影子刺客杨虚彦刻意散布,意在引动魔门众人前往邪帝庙搅局,好让他趁乱夺取《不死印法》。

冤家。”绾绾秋水般的眸子凝视着寇仲,仙姿玉貌间透着困惑,你怎似知晓一切?

我不仅知晓邪帝舍利所在,更清楚邪王行踪。”寇仲坦然道,鲁妙子前辈同样知情。

当年邪帝修炼道心种魔 ** 臻至化境,由魔入道,恐舍利落入歹人之手祸乱江湖,特请鲁前辈将其封存。”

至于石之轩,莫说拥有舍利,连见都未曾见过。

他之所以销声匿迹,皆因碧秀心研读其留下的《不死印法》而亡,愧疚之下走火入魔,时而化身冷血杀神,时而变作多愁善感的文人慈父,最终自囚于邪王墓中。”

你此行是想邀我同往蜀中邪帝庙?我应下了。”寇仲目光炯炯地点头。

绾绾愈发困惑:既知二者皆不在彼处,为何还要前往?

天机不可泄露。”寇仲神秘一笑,转而取出一册典籍,这《明玉功》赠你,可让祝玉妍重修。

虽不及《天魔策》,但练至大成可使肌肤如玉、青春永驻,更能助她突破大宗师境界——尤其能将原有天魔真气转化为己用,令修为更上层楼。”

少帅军中武学分三等:后天 ** 如《莽牛大力诀》《蛮象大力诀》《天火燃兵诀》,修至圆满可达宗师初期;先天 ** 如《北冥神功》《先天功》《明玉功》,可至大宗师初期;唯《神照经》《太玄经》有望臻至大宗师巅峰,触摸破碎虚空之境。

纵然后二者玄妙非常,仍不及完整的《天魔策》——可惜阴癸派所传仅为残卷,故历代无人突破大宗师。

祝玉妍元阴已失,此生注定无法将天魔**修至圆满境界,唯有转修明玉功这一条路可走。

而一旦她改练明玉功,若想再进一步,就必须归顺少帅军,遵从寇仲的号令,此乃光明正大的阳谋。

绾绾深深凝视寇仲一眼,纤足轻点,妖娆身姿如幻影般消散在牧场边际,只余下一缕迷迭幽香萦绕风中。

宋兄!

听说宋家大 ** 已许配给蜀中独尊堡主解晖之子解文龙。”

又闻武林判官解晖与天刀宋缺乃结义兄弟。”

想来宋阀与独尊堡之间应当关系匪浅。”

寇仲突然开口,寥寥数语便引得宋师道侧目。

独尊堡与宋阀何止交好,简直是亲密无间,否则天刀宋缺也不会将长女下嫁解文龙。

寇兄莫非想借独尊堡之力,插手邪帝庙之事?

宋师道立即联想到方才绾绾提及的魔门动向,出言询问。

然而寇仲却摇了摇头,意味深长地问道:不知宋兄多久未与令姐相见了?

令姐嫁入蜀中已有数年,听闻至今未有子嗣。”

寇兄的意思是......

话已至此,宋师道岂能不明白,眼中顿时闪过一道寒光。

宋玉华出嫁后,头两年还常回娘家,近些年却再未踏足宋阀。

虽然独尊堡年年送礼,但来者皆是解文龙,理由总是宋玉华身体抱恙。

加之她多年未育,其中必有隐情。

宋阀在蜀中应当还有暗桩,我需要这些人手。”

寇仲直视宋师道,字字铿锵。

此事尚需禀明家父。”

恐怕要耽搁几日。”

事关独尊堡,宋师道不敢擅自做主。

无妨。”

时间充裕,宋兄尽管传信岭南。”

江左景致怡人,我已备好客房,宋兄与宋姑娘不妨多住几日。”

寇仲淡然一笑。

好。”

宋师道颔首应允。

二人目光再度投向远处嬉戏的商秀珣与宋玉致,心神随风远扬,默然静立。

...........

十二月八日,鄱阳霸府。

文武重臣济济一堂,人人喜形于色。

少帅军接连攻占豫章五郡及宣城郡,加上竟陵,如今已掌控十郡之地,拥兵百万,根基稳固,霸业初成。

放眼当今天下,除大隋朝廷与岭南宋阀外,还有哪方势力能与少帅军抗衡?

踏踏...

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传来,寇仲身着玄色蟒袍,头戴紫金冠,气宇轩昂地步入大堂,端坐主位。

徐子陵紧随其后,落座于左侧首位,左侧皆为武将,右侧则是文官。

参见少帅!

众臣齐声行礼。

寇仲微微颔首,笑道:方才进门便见诸位喜形于色。”

确实值得庆贺,我军仅用半年便跻身天下前三,可喜可贺。”

不必多礼,都坐下说话。”

是。”

众人面带笑意,纷纷入座。

此次江左之战,诸位功不可没,尤其是刘仁轨,听闻你赤膊上阵,一刀斩了宣城郡守。”

如今江左谁人不知刘一刀的大名?

寇仲环视众人,朗声笑道。

哈哈哈!

堂内顿时笑声一片。

宣城一战,镇江中郎将刘仁轨卸甲杀敌,刀劈隋将,此事已被编成话本,在江左广为流传。

军中将领常以此打趣刘仁轨,戏称其为刘一刀。

少帅!

我军现已占据十郡,虽竟陵暂不宜公开,但豫章七郡及江夏、宣城,合计九郡在手。”

据户部统计,九郡百姓已超二十万户,人口达一百五十万。”

且招纳流民之事从未松懈,近来江淮流民不断涌入。”

仅十一月,便有十万流民投奔我军治下。”

如此广阔疆域,众多人口,若仍沿用霸府旧制,恐难服众。”

臣恳请少帅昭告天下,开国建制,以正名分!

吏部尚书卜天志起身进言,声震大堂。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附和:请少帅开国!

徐子陵亦开口道:仲少,时至今日,确该废除隋制,另立新朝。”

寇仲目光深邃,沉声道:诸位所言有理。”

然天下九州,我军尚未掌控一州全境,称王为时尚早。”

故本帅决定效仿先秦旧制,以地为名,晋位楚公,开国建制。”

“参见楚公!”

殿中文武百官齐声行礼。

众人脸上满是欣喜之色。

他们终于盼来了这一天,成为开国元勋,扶助新朝的重臣。

“传令:楚国官制,文以六部为尊,武以五军都督府为首,设九品十八阶。”

“品级如下: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正三品、从三品、正四品、从四品、正五品、从五品、正六品、从六品、正七品、从七品、正八品、从八品、正九品、从九品。”

“六部尚书、五军都督、内务府总管、锦衣卫都指挥使位列正一品。”

“督察御史、大理寺卿、指挥同知、墨工院正、军师祭酒、录事参军、知兵典军位列从一品。”

“六部左侍郎、大将军为正二品,六部右侍郎、卫将军、督察中史、大理少卿为从二品。”

“六部主事、五军都督府主簿、州刺史、州尉、将军、水师提督等位列正三品。”

“………”

随后,寇仲继续宣布新政体制的安排。

一旁的侍从迅速记录,稍后将分发至六部及五军都督府。

其他官职尚易理解,唯独地方官制增设了州刺史、州尉、州丞及郡、县两级,显得格外不同,令人困惑。

“殿下!”

吏部尚书卜天志率先发问:“这州、府、县 ** 行政体制……”

众文官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

寇仲解释道:“自先秦以来,我炎黄疆域不断扩展。”

“至隋时,已增设西海、交趾、琼州等郡。”

“全国郡县多达三百余,大郡辖十五县,小郡仅二三县。”

“秦汉九州已难涵盖天下,故本公重定县制,人口满万即可设县。”

“在原有基础上调整郡制,按人口与地域划分,每郡辖六至十二县。”

“再以六至十郡设一州,现楚国所辖江左之地定为江州。”

“江夏郡、竟陵郡、宣城郡暂不归江州,直属六部管辖。”

“原鄱阳郡守言宽任江州刺史,原鄱阳郡尉查杰任江州尉,原江夏郡守崔纪秀、郡尉包志复调任宣城郡,原九江郡守牛奉义、郡尉魏元调任江夏郡。”

“此外,州府设州兵三营,分别为轻兵营、步卒营、 ** 营。”

“此次缴获的隋弩、横刀,悉数拨付江州。”

言毕,殿中一片肃然。

在场诸人渐渐领悟,楚地新设之州与秦汉旧制迥异,然辖下百姓已逾百万之众。

州尉统领三营九千精兵,足可防备突发变故,原驻军则直属五军都督府,仅作特定用途。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