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 第41章

道信已是避无可避,旁侧三大圣僧尚未回神,百丈刀罡轰然坠下。

“哗啦——!”

宽阔江面被劈开深渊,河床泥沙 ** 于天光之下。

这一刀截断江河,天地为之失色。

佛门四大圣僧之一的道信,竟被一刀两断,切口平滑如镜,竟无半滴鲜血溅出。

直至江水重新合流,吞没那具残躯,河面泛起血沫,鱼群惊跃出水,众人才骇然惊醒——堂堂圣僧道信,竟被少帅寇仲一刀毙命!

简直骇人听闻!

“废物!”

寇仲踏空而立,单手持刀睥睨江面,冷笑出声。

他本就有大宗师初期修为,加之体魄武技,足以抗衡大宗师后期。

即便是半步破碎虚空的强者,短时间内也难占上风。

区区道信不过初入大宗师,也敢在他面前逞威,自寻死路!

“你...!”

三大圣僧此刻方才惊醒,帝心尊者怒发冲冠,禅杖直指寇仲杀意滔天。

嘉祥大师与智慧大师面如枯槁,他们何曾想过会遇上寇仲这般狠绝人物。

佛门四大圣僧里,虽然道信功力最弱,但剩下的三位圣僧也没法像寇仲那样轻松取他性命,足见寇仲实力更胜四大圣僧。

两位师弟,随我除魔!

帝心尊者再也按捺不住,浑身怒火升腾,单手提着五百斤重的鎏金禅杖,仿佛怒目金刚降世,令人不寒而栗。

嘉祥大师与智慧大师一人并指如剑,一人挥掌成风。

漫天金色佛光笼罩四方,天地间顿时陷入死寂。

连宇文化及这等宗师后期高手都感到窒息,气息为之一滞。

可笑!

人多就能赢我?

说什么除魔,几个老和尚怕是痴呆了。”

寇仲眼中精光暴涨,浑身血气翻涌,心脏跳动声如擂鼓,震荡方圆十里。

所有人都被这声音惊醒,恍若听闻晨钟暮鼓。

艳阳下,寇仲周身毛孔喷薄出浩瀚血气,如狼烟直冲云霄,在天门穴上方凝聚成蛟龙之形。

血液如铅汞奔流,从心脏涌向四肢百骸,奇经八脉俱通。

原本刚猛的阳极真罡得到血气温养,骤然蜕变如烈日当空。

此刻的寇仲不再是从前的霸道少年,倒似远古神魔临世,身形暴涨至丈八之高,手中龙牙刀发出阵阵清鸣,刀罡凝若实质。

「惊情十变·第九变·渡摩诃!」

迎着朝阳,寇仲将全身真罡与血气尽数灌入龙牙刀,挥刀斩落。

千丈刀光映彻长空,纵是无形无相的摩诃无量,在这一刀下也要灰飞烟灭。

黄鹤楼前的大江宽四百余丈,这一刀劈落,竟令江水改道,刀痕延伸两千余米。

圣僧去哪了?有江湖人茫然四顾。

全场都在寻找三位圣僧的身影,却不见半点踪迹。

唯有师妃暄、绾绾等宗师高手,才能在凛冽刀芒中窥见些许端倪——帝心尊者三人早已湮灭在千丈刀罡之下,连尘埃都未留下。

师妃暄。”

告诉梵清惠,把脖子洗净等着。”

待我少帅军入关中之日,便是帝踏峰崩塌之时。”

慈航静斋将成佛门覆灭的始作俑者。”

寇仲望着银发垂肩的师妃暄,语气淡漠。

这番话落在众人耳中,皆为之震撼。

寇仲以少帅之名昭告天下,誓灭慈航静斋与佛门。

当年拓跋焘、宇文邕灭佛,因佛门侵吞民生,动摇国本,被视为胡教而遭 ** 。

而今寇仲出手,只因四大圣僧介入慈航静斋之事。

双方本无仇怨,佛门却横插一手,此仇必报!少帅军唯寇仲之命是从,纵使毁寺戮僧,亦在所不惜。

“啊——!”

黄鹤楼传来三声惨嚎,悬挂楼前的慈航静斋剑侍被当众斩首。

众人骇然,连师妃暄眼中亦浮现惧色——寇仲之狠辣,令人胆寒。

**鄱阳以南,豫章郡内,五万少帅军与十二万隋军激战正酣。

平原之上,玄黑与赤红两股洪流相撞,杀声震天。

隋军持长槊、矛戈冲锋,少帅军则以一丈五尺长矛迎击,锋刃所过,贯穿数敌。

修习“莽牛大力诀”

的士卒力贯千钧,隋军伤亡骤增。

“弩兵上!”

隋将刘子翊急令,上万擘张弩齐发,箭雨遮天蔽日,破空之声如死神低吟。

百步之内,弩矢透甲裂骨,战场血流成河。

箭雨如蝗,瞬间洞穿少帅军步兵的身躯。

这些未着铠甲的长矛手仅穿着单薄黑衣,在疾矢中纷纷倒下。

彭蠡泽畔的秋野上血色蔓延,数千名士卒在这一轮齐射中殒命。

徐子陵目睹惨状,眼中凶光暴涨,厉声喝道:藤牌军前突,弓兵列阵!

遵命!

李靖振臂挥动令旗,三营藤牌兵如潮水般涌出。

九千健儿左手执藤盾右手持横刀,自两翼包抄隋军弩阵。

与此同时,后方弓兵阵列显露出真容,九千张英格兰长弓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隋军诸将望着那些高与人齐的奇异长弓,面露惊骇。

中原向来以复合弓为尊,何曾见过整木雕琢的长弓?这些从头到脚裹着皮甲的弓兵动作整齐,箭囊落地之声如同霹雳。

嘣——

弓弦震响刺破苍穹,九千支箭矢撕裂空气。

精钢箭簇折射的寒光中,隋军方阵顿时人仰马翻。

锁子甲在箭锋前薄如纸帛,中箭者胸前皆现碗大血洞,哀嚎声响彻原野。

百五十步竞有如此威力?刘子翊在中军台上失声惊呼。

此刻藤牌兵已冲至弩阵前沿,侯君集手起刀落,当先斩翻一名弩手,脸上浮起狰狞笑意。

血色混合着残肢碎块铺满地面,将他全身浸透,如同来自九幽的恶鬼般狰狞。

少帅军中,藤牌兵的数量仅次轻兵,修习蛮象大力诀后力大无穷,所向无敌。

横刀每次挥斩,隋军弩手只能饮恨刀下,毫无反抗余地。

少数弩手拼命抽出佩刀反击,但在凌厉的辛酉刀法面前,终究徒劳无功。

失去轻兵保护的弩手们如同待宰羔羊,接连倒下。

隋军弩阵转眼间沦为修罗屠场。

混账!

大隋治书侍御史刘子翊双目赤红,却只能目睹弩兵被屠戮殆尽。

两侧隋军援救不及,战场上只剩遍地狼藉。

呵。”

李靖,传令轻兵出击,中军集结。”

徐子陵凝视前方战场,嘴角勾起森冷笑意。

陵少!

此刻决战是否为时过早?

李靖望着远处严整的十万隋军方阵,面露忧色。

少帅军仅五万之众,最后倚仗便是九千轻兵与五千中军。

此时若不能一鼓作气,陷入缠斗必将全军覆没。

二十万人的鏖战中,纵是宗师强者也难保全。

时机正好。”

你忘了仲少正在做什么?

此处越早结束,对他就越有利。”

徐子陵深深凝视李靖,沉声提醒。

李靖闻言色变,这才想起寇仲独闯江夏直面佛门四大圣僧的凶险。

此战少帅军倾尽所有,连徐子陵都仅服玄黄丹暂至宗师巅峰,未及炼化血灵芝。

若今日有大宗师坐镇,战局将截然不同。

哒!哒!哒!

马蹄声中,徐子陵已跃下将台,来到阵列后方。

五千执戈披甲的中军精锐肃立如林,铁胄下的目光紧锁战场。

这本该是支精锐骑兵,但因战马未至竟陵,只得列作步卒严阵以待。

嘶——!

见到徐子陵,阵前那匹头生犄角的蛟马昂首长嘶,声若雷霆。

**铁骑踏血**

马蹄在焦土上刨出深沟,扬起的沙尘裹挟着不安。

徐子陵的掌心抚过蛟马鬃毛,翻身跨上马背,声如惊雷:“戟来!”

“都督!”

四名铁塔般的军士扛着银龙盘绕的镇岳戟踏步而来。

这柄与玄龙破天戟同源的神兵,在他掌中嗡鸣震颤。

“听令——”

银戟横空划过半弧,徐子陵眼底寒芒暴涨,

“少帅在江夏以血开道,今日必要让隋军知晓——”

“何为摧城裂甲!”

五千中军齐举 ** ,吼声震裂层云。

冲阵的蹄声踏碎号角,李靖的中军大纛已卷过战场。

九千横刀手似群狼裂阵,所过之处隋甲崩解,残刃与断肢在尘烟中飞旋。

弓弦嗡鸣不绝, ** 化作铁雨倾泻。

藤牌兵收割完弩手性命后返身结阵,英格兰长弓的啸叫声中,隋卒如麦秆成片倒下。

刘子翊的指节在剑柄上泛白。

他望着原野上蔓延的猩红,喉间涌上铁锈味的绝望。

短短一瞬,十二万大军竟被几万叛军冲得七零八落,战局急转直下。

贼首安敢如此?!

大人,速速撤离!

大人,保命要紧啊!

望着徐子陵率领五千精锐势如破竹地杀向中军帐,隋军将领们面如土色。

此刻的徐子陵已入癫狂之境,宗师巅峰的实力展露无遗。

银龙镇岳戟上缠绕着森寒阴极真气,所过之处隋军尽成冰雕,生机断绝。

胯下蛟马獠牙森然,利爪翻飞,在血肉横飞中开辟出一条血路。

走?往何处去?

老夫蒙天子厚恩,统兵十二万讨贼。”

今朝兵败,有何面目再见圣驾?

纵死,亦为大隋忠魂!

年逾七旬的治书侍御史刘子翊拔剑自刎,血染战袍。

好个忠烈之士!徐子陵感叹,非臣不贤,实君不配。”

尔等主帅已殁,降者不杀!

声震四野,隋军将士见中军失守,纷纷弃械跪降。

陵少!

此战大捷,俘敌八万,缴获无数。”

这些降将如何处置?李靖快步禀报。

背主之徒,留之何用?杀!

徐子陵眼神冰冷。

遵命!

刀光闪处,哀嚎四起,求饶之声不绝于耳。

血色染红了彭蠡泽南岸,少帅军的刀锋下,一颗颗头颅滚落在地。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