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战国策·燕策二》
诸葛亮赠图之后,李婉晴并未急于行动。她深知,信物线索现世,就如同在暗夜中点燃了火炬,必然会吸引来觊觎的目光。她将【古荆州地形图】与【曹军布防图碎片】小心收好,表面上依旧按部就班地处理军务,整顿防区,暗地里却让苏茜的情报网络进入了最高警戒状态,不仅对外,也对内——尤其是对那些在赤壁之战中幸存下来,且行踪有些暧昧的联军阵营学员。
她重点关注的,自然是赵天成团队。根据看管俘虏的心腹回报,赵天成被俘后,表现得出奇“配合”,但其团队中仍有数名成员在战乱中失踪,未能确认是否死亡。这始终是李婉晴心中的一根刺。
果然,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汹涌。
几日后的深夜,苏茜悄然潜入李婉晴的营帐,脸色凝重。
“婉晴,有动静了。”苏茜低声道,“我们监控到的那几个行踪可疑的学员,最近两天活动频繁,虽然依旧分散,但他们传递消息的方式很隐秘,用了我们之前破获曹军细作时发现的某种暗号变体。而且,他们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向我们防区附近的一片废弃村落聚集。”
李婉晴眼神一凛:“能确定幕后是谁吗?”
“间接证据指向赵天成。”苏茜肯定地说,“虽然他现在还被关着,但他团队里那个失踪的副手,绰号‘毒蛇’的家伙,似乎就在暗中活动, coordinating 这一切。另外,有迹象显示,他们可能和少数几个对您快速晋升不满,或者单纯觉得跟着刘备没前途的江东系学员有了接触。”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李婉晴冷笑一声,“赵天成倒是打得好算盘。他自己身陷囹圄,却让手下整合残余势力,甚至拉拢摇摆分子,想趁我们刚刚获得线索,尚未找到信物本体,心神放松之际,来个强行抢夺。他恐怕还想着,夺了信物,不仅能翻盘,还能向他的曹魏主子请功吧。”
“我们怎么办?先下手为强?”林楠握紧了刀柄,眼中闪过厉色。
李婉晴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不急。他们现在只是聚集,尚未真正动手。我们若贸然行动,反而会打草惊蛇,甚至被反咬一口,说我们排挤同僚,残害战友。况且,我们现在只是推测,缺乏他们直接勾结、图谋不轨的铁证。”
她走到营帐一侧悬挂的粗略区域地图前,指着那片废弃村落和周围地形:“他们选这个地方聚集,倒是会选。靠近山林,易于隐匿和逃窜,也方便观察我们这边的动静。”
“那我们……”苏茜疑惑。
“将计就计,引蛇出洞。”李婉晴指尖点在地图上,“他们不是想知道我们有没有找到信物吗?那就给他们一点‘希望’。”
她迅速下达指令:“林楠,你明天一早,带一队绝对信得过的弟兄,大张旗鼓地前往西北方向的山麓进行‘勘探’,做足寻找东西的姿态,但注意,只在边缘活动,不要深入,营造出一种我们有所发现,但尚未确定的假象。苏茜,你的人要严密监控那片废弃村落,记录所有进出人员,特别是他们接到林楠出动消息后的反应。同时,在我们营区周边,尤其是通往我们存放线索物品的路径上,暗中布设一些预警的小机关。”
“你要让他们以为我们快找到了,逼他们提前动手?”林楠明白了李婉晴的意图。
“没错。”李婉晴点头,“他们拖不起。时间越长,我们的防备可能越完善,或者我们真找到了信物,他们就彻底没机会了。一旦他们认为时机稍纵即逝,就必然会铤而走险。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创造一个他们认为的‘最佳’动手时机,然后……”
她没有说下去,但眼神中的冷意已经说明了一切。这是一场耐心的较量,看谁先沉不住气。
随后两天,林楠的“勘探”队伍如期出动,每次返回都带着一些“疑似”古老的石块、泥土样本,显得既兴奋又谨慎。李婉晴营地的守卫明显外松内紧,偶尔能看到她和苏茜、林楠在营帐内“密议”到深夜。
鱼儿,果然上钩了。
苏茜回报,废弃村落内的可疑人员数量增加了,而且他们似乎在进行某种战前分配和演练。同时,营区外围的预警机关,也发现了不止一次夜间窥探的痕迹。
山雨欲来风满楼。
李婉晴站在帐外,望着远处沉沉的夜色,她知道,最后的内部清洗已经不可避免。信物的诱惑,足以让任何暂时的同盟破裂,让人性的贪婪与险恶暴露无遗。赵天成团队,如同潜伏在阴影里的毒蛇,终于要亮出獠牙了。
“通知下去,按第二套方案准备。”李婉晴对身后的苏茜和林楠轻声说道,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既然他们想做渔翁,那就看看,到底谁是鹬蚌,谁是渔翁。”
【校长评语:最终的内部清洗,不可避免。李婉晴学员敏锐地察觉到了潜在的威胁,并未被动等待,而是主动布局,意图引蛇出洞。信物的诱惑,足以让人铤而走险,而学员间的对抗,往往比战场厮杀更加残酷与直接。能否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内部风暴中守住成果,考验的不仅是武力,更是智慧与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