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深渊毕业礼 第248章 裂隙之下

题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孙子兵法·地形篇》

冰冷的青铜甬道仿佛没有尽头,唯有脚下传来的、来自大地深处的微弱震动,提示着此地的非比寻常。沈啸天紧贴着湿滑的岩壁,鼻腔里充斥着金属锈蚀和万年尘封的阴冷气息。李婉晴在他侧前方几步远的位置,灰色作战服几乎与环境的阴影融为一体,只有偶尔从她手中数据板泛起的微光,映亮她毫无波澜的侧脸。

【环境认知干扰场持续作用,精神抗性检定中……检定通过。理智值维持稳定。】

【检测到下方空间存在高能量反应及剧烈生物活动信号。】

系统的提示在脑海中清晰浮现。他们此刻正位于一条巨大的、向地底深处延伸的青铜裂隙边缘。下方,来自赵乾“猛虎”小队的怒吼、能量武器特有的嗡鸣爆响,以及一种令人牙酸的、几丁质外壳摩擦岩石的尖锐嘶吼声混杂在一起,不断回荡上来,描绘出一幅惨烈的战斗图景。

“能量反应源位于裂隙下约三十五米处,初步判断为复合型信息节点。”李婉晴的声音透过面罩传来,平静得听不出任何情绪,仿佛在朗读一份与己无关的实验报告,“生物信号特征与数据库中的‘陵寝守护者·蚰蜒变种’匹配度87%。体型巨大,感知系统依赖声波与热能,甲壳疑似经过特殊合金镀层处理,物理防御力极高。”

她略微停顿,数据板的光线在她眼中跳动:“赵乾小队采用的正面强攻战术,效率预估低于30%,且伤亡风险超过65%。节点附近岩体结构不稳定,持续高强度交战有引发局部坍塌的风险。”

沈啸天默默听着,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裂隙下方隐约可见的闪光和晃动的影子。他理解李婉晴的言下之意:下方既是机遇,也是陷阱。赵乾小队成了吸引火力的最佳诱饵,但也可能随时将所有人都拖入绝境。

“你的分析结论?”沈啸天沉声问道,手指无意识地拂过腰间战术匕首冰冷的柄身。

“风险可控,收益可观。”李婉晴的回答简洁冰冷,“利用猛虎小队制造的混乱,我们可以从侧翼岩壁的凸起和古代栈道残骸迂回潜入。根据声波反射分析,节点东南侧存在一个相对薄弱的防御盲区。前提是,我们的行动必须足够安静、迅速。”

她调出数据板上的简化地图,将规划出的潜入路线展示给沈啸天。一条蜿蜒的、几乎紧贴着悬崖的路径,避开了主战场,也绕开了几处能量反应异常点。典型的李婉晴式风格——高效,精密,且将风险转嫁他人。

沈啸天心中掠过一丝不适。利用同伴(哪怕是暂时的竞争对手)作为棋子,并非他的首选。但理智告诉他,在这个诡异的青铜迷宫中,生存和完成任务才是第一要务。李婉晴的方案,是目前情况下成功率最高的选择。

“同意。”沈啸天压下心中的杂念,点了点头,“我们走。”

没有多余的废话,两人如同幽灵般开始沿着陡峭的裂隙岩壁向下移动。沈啸天凭借出色的身体控制和平衡感在前探路,确认每一处落脚点的稳固。李婉晴则紧随其后,不断用便携扫描仪确认周围环境数据,微调着行进路线,同时屏蔽着自身散发的热量和声音。

越往下,战斗的声音越发清晰,甚至能闻到空气中飘来的硝烟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带着腥气的甜味——可能是变异蚰蜒体液或某种毒素的气息。

【检测到空气中存在微量神经毒素成分,浓度低于危害阈值,但建议开启内循环呼吸系统。】系统再次提示。

沈啸天立刻示意,两人几乎同时启动了作战服的封闭模式。就在面罩合拢的瞬间,他眼角余光瞥见下方战场的局部:赵乾那壮硕的身影挥舞着巨大的战斧,硬生生劈开了一只水桶粗细、张着狰狞口器的蚰蜒头颅,蓝色的粘稠血液喷溅在他漆黑的甲胄上。但他身边,一名队员正痛苦地捂着肩膀倒地,那里的装甲似乎被腐蚀性液体融穿。

惨烈,而且徒劳。沈啸天心中暗叹。赵乾的勇猛毋庸置疑,但这种不计代价的强攻,在这座吃人的迷宫中能持续多久?

他收敛心神,不再关注下方的激战,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路径上。李婉晴的计算精准得可怕,他们选择的路线完美地避开了巡逻的青铜守卫(那些沉默的、仿佛与青铜壁融为一体的杀戮机器)和几处看似平常、实则暗藏杀机的压力机关。

有惊无险地下降了二十多米后,他们抵达了一处相对宽敞的岩石平台。平台边缘,就是李婉晴所说的“防御盲区”——一片被几根倒塌的巨型青铜柱和天然钟乳石遮挡的区域。透过缝隙,可以隐约看到后方那片更加开阔的地下空间,以及空间中央,那散发着微弱能量光晕的“信息节点”。

那并非什么神奇的造物,而是一个由无数青铜齿轮、连杆和闪烁着幽蓝光芒的水晶状导体构成的复杂装置,其风格与周围的古老青铜环境格格不入,显然是学园的“手笔”。装置中心,悬浮着一块不规则的多面体晶体,正散发着稳定的白光——那便是此次任务的目标,“信息碎片”。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