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地藏菩萨大战飘飘鬼:满级慈悲刀 第157章 极北荒原:虚无之核

净尘半跪在地,大口喘息,唤醒一个世界的“情感”耗费他全部心神。他能感受到,凡界深处那股“无所谓”的力量并未彻底消失,它只是在这片区域被暂时压制。情感之核散发着温暖而充满活力的波动,它不再是虚无的源头,而是凡界所有情感的“汇聚点”。同时,他脑海中终焉之影的那个微弱“点”也闪烁了一下,与情感之核的指引产生了共鸣。

他缓缓起身,手中的慈悲刀发出微弱嗡鸣,刀尖指向遥远的北方。他明白,这片静默区并非孤例,虚无残响在凡界留下的“锚点”不止一处。情感之核的指引,以及终焉之影的印记共鸣,指向的或许是这些锚点中,最核心,也最危险的一个。他必须继续前行,彻底拔除凡界深处残留的这份“无所谓”力量。

北行之路漫长而寂寥。净尘穿越广袤的平原,山脉,最终抵达一片被冰雪覆盖的极北荒原。这里没有丝毫生机,连风声都像是被抽离了灵魂,只剩下空洞的呼啸。天空是永恒的铅灰色,厚重的云层压得人喘不过气。他每一步都踏在坚硬的冻土之上,脚下发出细微的摩擦声,那是这片天地间仅有的动静。

他能感觉到,越是深入,虚无残响的气息越发浓郁。它不再试图麻痹他的情感,而是直接作用于他的“存在感”。净尘感到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仿佛随时可能随风消散,连呼吸都变得不再真切。他伸出手,试图握紧慈悲刀,却发现指尖传来一阵虚幻的触感,像是握着空气。这股力量,旨在消解一切“有”的意义,将万物拉入纯粹的“无”。

几天后,净尘终于抵达极北荒原的中心。这里并非有什么显眼的建筑或地标,只有一片无边无际的平坦冰原。然而,在这片冰原的正中央,却有一个巨大的“空洞”。那不是一个物理上的洞穴,而是一个视觉上的扭曲:一片纯粹的“黑”,它不反射任何光线,不吸收任何声音,只是纯粹的“不存在”。它像是一个被抹去的区域,周围的冰雪仿佛在它边缘戛然而止,形成一道不自然的边界。

这便是虚无残响的真正核心。它比之前的静默区更纯粹,更彻底。净尘踏入空洞的边缘,一股强烈的剥离感袭来。他感到自己的记忆、情感、甚至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被这片“黑”无情地撕扯,试图将他还原成最原始的“无”。慈悲刀的金光在这片纯粹的黑中显得微弱,仿佛随时可能被吞噬。

空洞内部,没有守卫者,没有幻象,只有那片深不见底的“黑”。但净尘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意志”,它没有思想,没有情感,却拥有着将一切“归零”的绝对执念。这股意志,无疑是终焉之影最原始,也最顽固的残留。它不攻击,不抵抗,它只是“存在”,用它的存在来消解一切。

净尘深吸一口气,他明白,简单的净化或唤醒在这里行不通。这片“黑”已经超越了情感和记忆的范畴,它代表着对“存在”本身的否定。他缓缓举起慈悲刀,刀身在极致的“无”中显得越发清晰,七大本源的光芒在刀锋上跳动,那是生命、希望、爱、喜悦、智慧、勇气、慈悲的具象。

“你并非无物,你只是被遗忘了。”净尘的声音在空洞中回荡,却被那片“黑”无情地吞噬,没有一丝回音。他没有气馁,他将慈悲刀缓缓刺向那片“黑”。刀尖触及的瞬间,没有预想中的阻碍,也没有能量的反噬,刀身像是刺入了一片虚无,没有丝毫着力点。

然而,就在刀尖没入“黑”的刹那,净尘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吸力,它直接作用于他的灵魂深处,试图将他连同慈悲刀一起彻底“抹去”。他感到自己的意识开始模糊,视野变得扭曲,连“净尘”这个名字都在他脑海中变得陌生。这是比任何痛苦都更可怕的体验,因为痛苦至少意味着“存在”。

他紧守心神,在意识即将消散的边缘,他猛然想起地藏菩萨的誓言,想起那些被他救赎的灵魂,想起凡界万家灯火的温暖。这些“存在”的印记,如同锚点一般,将他牢牢固定在现实之中。他强行将慈悲刀的七大本源力量催发到极致,刀身发出耀眼的光芒,不再是柔和的唤容之力,而是纯粹的“创造”与“显化”之力。

“光芒并非为了驱散黑暗,而是为了让黑暗知道,光芒在此!”净尘在心中咆哮,他将所有力量注入慈悲刀,刀身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如同宇宙初开的第一缕光,试图在这片纯粹的“无”中,强行“创造”出“有”。

光芒与“黑”展开了无声的较量。那片“黑”在光芒的冲击下,开始剧烈颤抖,发出一种无形却震慑灵魂的“嘶鸣”,那是不甘,是愤怒,更是对“存在”的极度排斥。它试图吞噬光芒,将其消解,但慈悲刀的光芒却如同拥有生命一般,不断向内渗透,在“黑”的深处撕开一道又一道裂痕。

裂痕中,开始有驳杂的色彩显现,那是被“黑”吞噬的万物留下的“印记”,它们在光芒的照耀下,试图重新显化。净尘感到巨大的反噬之力,他浑身剧痛,七窍开始渗出血迹,但他没有退缩。他知道,这是终焉之影最核心的力量,也是凡界“无所谓”的真正源头。若不将其彻底拔除,凡界永无宁日。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