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地藏菩萨大战飘飘鬼:满级慈悲刀 第150章 虚空尽头:终极之战

裂缝合拢,净尘置身于一片混沌。这里没有光,没有声,没有形体,只有一种纯粹的“无”在扭曲翻涌。这并非普通的黑暗,而是一种吞噬万物的虚无,仿佛世界存在的底层法则被剥离,只剩下归于寂灭的本能。前方,那团巨大的阴影若隐若现,它不是一个具体的生物,更像是一种概念的具现,一种永恒的饥渴,要将一切消弭。

阴影无声地膨胀,混沌翻腾,一股无形的吸力从四面八方涌来,试图将净尘分解、溶解,直至彻底归于虚无。这种力量没有恶意,没有愤怒,只有一种不带情感的“终结”意图。它直接作用于净尘的本质,要瓦解他的存在,消磨他的意识。

慈悲刀发出低沉的嗡鸣。刀身金光绽放,莲花印记如同活物般跳动,以净尘为中心,撑开一片狭小的金色领域,将那股分解之力暂且隔绝在外。刀内的七大本源之力欢快地游走,它们是生命、是希望、是爱,是所有美好事物的根源,此刻正本能地抵抗着虚无的侵蚀。

净尘闭上双眼,不再用肉眼去看,而是用心去感知。他感知到这“终极虚无”的本质,它不是冥黯那种被扭曲的绝望,而是一种更古老、更原始的“归零”。它没有善恶,只有一种无差别的吞噬本能。净化,在这里似乎失去了意义。你无法净化“无”,只能创造“有”来对抗它。世界意识的话语回荡在心底:“寻……本源……归位……”

他明白本源的“归位”并非只是回到它们纯粹的状态,更是要在这种绝对的虚无中,为它们找到新的立足点,让它们重新成为这世界的锚。这不是一场杀戮,而是一场关于存在与虚无的较量。

净尘睁开眼睛,眼中没有丝毫动摇。他抬起慈悲刀,刀尖指向那无边的虚无。金光不再是简单的防御,而是开始向外扩张,每一点光芒都蕴含着一股强大的创造力。他不再试图驱散虚无,而是开始在虚无中“播撒”本源。

他首先引动了“生命”本源。金光所及之处,混沌中竟生出一丝微弱的脉动,仿佛有心跳在无声的虚空中回荡。接着,“希望”本源被激发,那脉动中闪烁起零星的光点,它们微弱,却不熄灭,如同夜空中的星辰,点缀着无尽的漆黑。然后是“爱”本源,光点之间生出无形的连接,它们互相吸引,互相温暖,形成一张无形的光网。

这是一种全新的运用方式,慈悲刀从未如此主动地“创造”。随着本源的不断显化,那巨大的阴影似乎感应到了威胁。它开始剧烈翻滚,无形的吸力骤然增强,形成一股股漩涡,要将这些新生的“有”彻底撕碎,重新拉回“无”的深渊。新生的脉动和光点开始颤抖、摇曳,仿佛随时都会被吞噬。

净尘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并非来自物理攻击,而是来自对存在的否定,是对他自身意志的考验。每当他播撒一份本源,虚无就以更强大的力量反扑,试图将其抹去。他必须持续不断地输出,才能维持这脆弱的“存在”。他体内的力量消耗剧烈,但他没有退缩。他能感受到慈悲刀与他心神的共鸣越来越深,刀身莲花印记的光芒也越来越盛,仿佛在回应着他的信念。

他将剩余的“喜悦”、“智慧”、“勇气”、“慈悲”等本源也一一引动。虚无中,那些光点变得更加明亮,脉动变得更加有力。它们开始聚合,形成一团团微小的光晕,每一个光晕都像是一个微型的世界,散发着独特的生机。这些光晕在虚无的吞噬下艰难地维持着,它们是净尘以慈悲刀在虚无中开辟的“存在之岛”。

那巨大的阴影发出无声的咆哮,混沌翻涌得更加剧烈,吸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净尘周围的金色领域开始收缩,那些微小的光晕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边缘开始模糊,似乎随时都会被彻底吞噬。他感到自己的意识也开始变得模糊,仿佛要被同化到这无尽的虚无中。

然而,就在这个极限的边缘,净尘的慈悲之心反而变得更加纯粹。他没有恐惧,没有绝望,只有一种深深的包容。他包容了虚无的存在,也包容了自身面临的“终结”可能性。他不再是单纯地抵抗,而是以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去面对。

他将慈悲刀插入自己胸口,不是为了自毁,而是为了让自己的心神与慈悲刀、与七大本源彻底融合。金光从他体内爆发,将他整个人都化作一道璀璨的光柱。他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本源的化身,是慈悲刀的延伸。

光柱冲天而起,直接刺入那巨大的阴影核心。这不是攻击,而是一种“注入”,一种“播种”。七大本源之力以净尘的身体为媒介,以慈悲刀为载体,彻底地、无私地涌向那终极的虚无。它们不再是分散的光点,而是汇聚成一股浩瀚的洪流,带着无法抗拒的生命力,冲击着虚无的本质。

巨大的阴影发出了第一声有形的嘶吼,那声音并非痛苦,而是带着一种被侵犯的“不解”与“排斥”。它剧烈扭曲,混沌翻腾得如同沸腾的岩浆,试图将这股“存在”的力量彻底碾碎。然而,本源的力量太过纯粹,太过磅礴,它们是宇宙最原始的构成,是“有”的极致。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