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地藏菩萨大战飘飘鬼:满级慈悲刀 第103章 混沌涌动:概念之乱

当虚无之海的空洞彻底消退,第一缕真实的宇宙之光穿透而入时,净尘感到身体的感知正在回归。周遭的一切开始有了形体,有了色彩,有了声音。他重新置身于这片广袤的星海之中。慈悲刀在他手中散发出稳定而厚重的光芒,不再是之前那种超越概念的“平衡”,而是回归了它作为“存在”与“慈悲”具象的本质。

他体内力量虽被抽空,却未有丝毫衰竭。眉心处,地藏菩萨印记的璀璨光芒仍未散去。那光芒中,一幅幅景象在他心底清晰浮现:那些曾被冥黯和虚无之主影响过的世界,虽然危机解除,却留下了深深的伤痕,绝望的余波仍在涌动,亟待慈悲的滋养。更确凿的感知是,宇宙的另一端,一些古老的概念碎片正在苏醒。它们并非冥黯的绝望,也非虚无的空洞,而是更深层次的“混沌”、“寂灭”、“轮回扭曲”等原始概念。这些曾被地藏菩萨及远古神只镇压的法则碎片,因虚无之主被“修正”时产生的波动而有了松动的迹象。

慈悲刀在他手中发出低沉的嗡鸣,回应着眉心的印记,也回应着那些蠢蠢欲动的古老概念。净尘抬起头,感受着宇宙的脉动,那些尚未愈合的伤痕,以及那些蠢蠢欲动的概念碎片。他现在拥有了超越一切的慈悲之力,但他明白,他的旅程远未结束。地藏菩萨的誓愿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如今,他不仅要面对“无”,还要面对“混沌”和“扭曲”。

他选择先面对“混沌”。在所有原始概念中,混沌最接近宇宙的开端,也最难捉摸。他循着印记的指引,穿梭于星河之间,越是接近目标,周遭的宇宙法则便越发紊乱。星辰的轨迹变得飘忽不定,原本稳定的引力场时而崩溃,时而暴涨。空间不再是线性的延伸,而是不断折叠、扭曲,仿佛一张被随意揉搓的纸。

他抵达的目标星域,已是一片无法用常理解释的景象。没有固定的星体,只有无数斑斓的光雾和破碎的能量团在无序地碰撞、融合、又瞬间消散。色彩在这里失去意义,声音在这里化为刺耳的噪声,时间在这里变得毫无章法,时快时慢,甚至偶尔倒流。这里曾是一片繁荣的文明世界,如今只剩下扭曲的残骸,漂浮在混沌的漩涡中,偶尔可见一些生物的形体,它们不再是原有的模样,而是被混沌之力侵蚀,化为无定形的肉块,或是多肢的畸变体,发出无意义的嘶吼。

净尘降临在一块巨大的浮陆碎片上,脚下的地面不断变幻颜色和质地,时而坚硬如铁,时而柔软如泥。他呼吸着这里无序的能量,一种难以言喻的压迫感从四面八方涌来,试图将他的感知和思维也拉入无序。他勉力稳住心神,慈悲刀散发的金光在他周身形成一道屏障,抵御着混沌的侵蚀。

一些被混沌异化的生物察觉到他的存在,它们没有明确的攻击目的,只是本能地向他靠近,身体在靠近的过程中不断变形,分裂出新的肢体,或是融合成更大的畸形聚合体。慈悲刀金光流转,触及这些异变体时,它们并未被净化,而是痛苦地扭曲,随后爆裂成更小的、同样无序的能量团,而非回归虚无。这说明混沌并非邪恶,而是失序。

净尘明白,他不能简单地“净化”混沌,那只会让其更加无序。他必须“平衡”它,“重新锚定”它。他将慈悲刀插入浮陆,金光不再是向外扩散,而是向内收缩,形成一个金色的漩涡。他尝试以慈悲刀的“平衡”之力,在这片无序中建立一个微小的“秩序之点”。随着漩涡的旋转,周围的混沌能量被缓慢地牵引、梳理,不再那么狂暴。

然而,混沌的源头远比他想象的更为庞大。他脚下的浮陆开始剧烈震颤,周围的无序能量漩涡变得更加狂暴,似乎感应到了他的“干预”。一个庞大的、由纯粹的混沌能量构成的“概念聚合体”从光雾深处缓缓浮现。它没有固定的形态,每一秒都在变幻,时而像一座扭曲的山脉,时而像一片无垠的海洋,时而又化为无数破碎的宇宙碎片,不断地分裂、重组。它没有意识,没有情绪,它就是“混沌”本身,是宇宙最原始的无序状态。

“概念聚合体”的出现,让整个星域的混沌之力达到了顶点。空间被无限拉伸又瞬间压缩,时间被彻底打乱,过去、现在、未来在同一刻呈现。净尘感到自己的思维也开始混乱,记忆片段跳跃,难以集中。慈悲刀的金光在强大混沌之力的冲击下,变得忽明忽暗,仿佛随时会被这无序的洪流吞噬。他必须在自己被彻底同化前,找到平衡混沌的方法。

净尘闭上双目,不再试图理解或对抗混沌的无序,而是用心去感受它的“本源”。他感知到,混沌并非毁灭,而是孕育万物的“可能性”,只是这种可能性在失控后,便成了灾难。他将慈悲刀横于胸前,刀身金光不再是驱散,而是化为无数细密的符文,每一个符文都代表着一种宇宙的基本法则:引力、电磁、强弱相互作用,以及生命、意识、时间的流转。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