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动
主官任满后,若无他用,一般会到教化司、参谋部、监察部挂个虚职,起监督或参谋之用,或到军事、民事学院任职,发挥余热。【品文移动阅读-m.pinwenba.com】
王斗新设立了外务部,未来外交之事增多,此部设立,大有必要,以中军抚慰官谢有成转任部长,并将归化司、新闻司划归外务部下属,部下又增设了一个殖民司。
现在府内外宣传诸事,都归新闻司在管,原大使刘本深被调到监察部去,这个原本的锦衣卫百户被调来调去,最终还是干回老本行,也与温达兴彻底脱离关系。
他性格阴沉,野心勃勃,会否与迟大成展开争斗也说不清。
当然,中军部的人员职务,只在军报上发布,军政部各员情况,也在时报上一笔带过,不若民政部、监察部那样,多少介绍了各员的履历情况,职务介绍等。
特别李之芬等人详情,更处于高度的保密状态。
……
除此之外,宣府时报还大规模宣传,全民招募都护府吏员,及吏员考核制度,设立银行,开发漠南等详情政策。
“……报考吏员,以汉籍优先,然不论士民工商,不限宣府镇,凡有报效为国之心,皆可报考……如若录取,将入宣府镇民事学院集训三月,学习民政诸务,发送地方实习半年,便可转为正式科员。”
看着报纸上的说明,纪世维在房内缓缓踱步,最后下定决心,大力支持女婿,让纪氏族人,皆尽前去考核。
看到报纸,朱之冯与卫景瑗相对无言,王斗没有违制,没有科举,然却比科举还更可怕,就怕山西的士子人才,被王斗这下子一扫而空了。
卫景瑗冷笑道:“不拘一格用人才,好个王斗!”
朱之冯恨恨道:“鱼龙混杂,乌合之辈!”
看到报纸,延庆州知州吴植,匆匆赶到冠山书院,对下方很多准备去报考的学子凄厉呼嚎:“为人子者当思忠义,以报效朝廷为上,岂可为地方军阀所用?诸位要三思啊。”
下方人等只是默然不语,科举这条路千军万马,中者却寥寥无几,整个学院,最后有几个人会中举,甚至进得进士的?
就算中得进士,要谋到实职,又何其困难?大明光生员秀才就有几十万,最终做官的又有几个,最后还不是要自谋生路?
大明天灾**,哪有永宁侯治下安定?还是谋个稳定饭碗为佳。而且报考吏员,比参加科举比试容易多了,当官当得如此容易,这在国朝,甚至几千年来是程出来。”
一间华贵的大厅之内,他们黑压压聚着,窃窃商议。
那曾经在镇城出现的苍老声音道:“哼,王贼果是狼子野心,其谋者大啊……不过为家族富贵前程着想,让一些子弟去报考吏员,又未尝不可?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嘛,这点上,辽东祖家就曾做得很好。”
下方各人,都佩服地看着这个老者,在镇城时,他们就深刻知道此老对王斗的恨意,甚至愿意静待时机,五年十年的等下去,一直等到机会来临那一天。
现在却毫不犹豫,让家族子弟参与进去,果然是有谋有断之人,家族,就需要这样的人物。
但一人犹豫道:“只是报考吏员,最后需过什么政……对,政审一关,怕家族子弟,最后被刷下来。”
那苍老的声音道:“无妨,广撒网吧,总有鱼儿捕捞上来……”
最后几家终于商定,让一部分家族子弟去报考,不言各家别样目的,便是各家族开枝散叶,这多年下来,族内贫寒子弟也不少,若能考中吏员,也算有个谋生之道。
毕竟朝廷虽然经常断粮断饷,但还未听过王斗治下吏员有断过月粮的,再加上什么功勋值奖励,就更让人心动了。
不过到时如何报考,还要仔细推敲一番。
因为他们分析,进入王斗各部系统内,一旦选定,最后只能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了,便如民事学院,什么工科,农科,商科等等,已经越分越细。
隔行如隔山,报考哪一部,哪一科,必须慎重决断。
……
初十日这天后,随着消息的越传越开,似乎整个山西都骚动起来。
特别报纸传到各处,不单是山西,甚至余者省份的士人百姓,都颇有心动者,这当然以王斗治下屯堡,最为积极,陆续有人打点行装,准备参加吏员考核。
除此外,报纸上面关于移民垦殖的消息,也非常吸引人目光。
按上面说的,漠南屯垦,将分为数种形式。
一种是商屯,便如明中期朝廷做的那样,鼓励与保障商屯。
开中法时,九边也曾经商屯大兴,史载山西很多富商大贾“自出财力,自招游民,自垦边地,自艺菽粟,自筑敦台,自立保聚”,形成一个个村落,商屯兴盛时,边地尽垦,塞下粟米充溢露积,饶于中土。
边塞粮米多时,甚至到了斗粟值银三分的地步,延绥、辽东、宁夏、晋北三关,普遍都是每两银可买米五石,一般也是一两白银可买四、五石米,边地粮食市场相当繁荣。
但因为叶淇变法,认为从前米贵银贱故征米,现在银贵米贱该征银,废除开中法,施行折银税制,虽一时国家获利不少,每年增银一百多万两,却也尽毁商屯之根基,为眼前小利招日后大患,实是政府没信用之举,鼠目寸光。
商屯,实为国之大助,王斗自然不会放弃,对他来说,粮食越多越好,不说眼下大明处处缺粮,便是粮食中国人都吃不完了,不是有外国吗?掌握着粮食,就掌握了命脉。
然后就是民屯了,这里分为几种,一种是有财力购买土地者。
如宣府镇很多汉籍,或山西各处的富裕士绅商人,若一家五口人,在缴纳购买土地费后,可拥有总数不超过一百五十亩或以下草场田亩,许可部分抛荒,并居住耕种满五年时,便可永远获得此土地所有权。
在价格上,一般是汉籍最优惠,或许好几亩地才一两银子,且居住并耕种满三年,就可永远获得此土地所有权。
当然,若财力不足者,可几家合起来购买,当中的产权纠纷,民政部已设有专门部门管理。
针对更穷的流民类百姓,专以都护府收罗,建立大型农场似的屯堡,供给口粮,集体劳作,内出众者成为汉籍后可分配土地,便若王斗现在的屯堡制,在王斗计划中,也是屯垦主力。
不过这些计划其实还是缓不济急,想要粮食大丰,不知要到哪一日,为加快粮食生产,早日获取所需的粮食资本,王斗会暂时设立军屯,以靖边军将士屯种。
报纸上宣布的屯垦计划公布后,引起无数人的兴趣,民间坊中,沸沸扬扬只是在议论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