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339章 镇东商行

镇东商行

“我们东路,就靠近边塞,不远处,就是北虏。【品-文-吧】往日那些蒙古鞑子,早投靠了满洲鞑子,万一他们利用奸细,这里应外合的攻进来,后果不堪设想,在座诸位也是家破人亡的下场……”

“所以,为了防范奸细,东路所有商家,各州各城,都必须防效舜乡堡,实行商人市籍制,登记审核后,才许开市。各掌柜也需好好查查名下伙计,有哪些贼眉鼠眼,来历不清的,要留心则个,否则将来连累你们……”

“外来商户想在东路落户经营,必须有本地身家清白者作保人,实行连坐,那些商贾出了事,保人一起连罪……”

将军府大堂内济济满堂,坐满了东路各处的士绅商贾。由于人太多,所以有位子的仅限一些当地有名望之人,余者人等只能站着。黑压压的人群一直从大堂内站在外面的台阶上,更从台阶站到外面场地上。

商人士绅毫不避嫌地站在一起,相互间,并没什么排斥的神情,也没有士绅以鄙视的眼神看着身旁商贾。这是因为,在大明朝,特别是末期,那些士绅官员,本身自己就是商人,或是商人的代言人。哪有自己排斥自己,自己鄙视自己的?

他们聚精会神听着上首的商科主事田昌国说话,此时他骨瘦如柴的身板挺得笔直,两个大泡眼发出耀眼的光芒。往日似醒未醒的神色己经与他绝缘。

终于,田昌国的商科完善了,内中颇有诸多田昌国精心网罗的人才,在商业管理上颇有一手。而且趁前几日的机会,王斗决定完善整个东路的商人管理,这个重任,当然落在商科主事田昌国的肩膀上。

田昌国抱定大展宏图,在定国将军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心思。加上定国将军与兵备道马国玺就坐在主位上倾听,此时说话声音未免大了一些。

道内商人全部纳入管理,与会各人早有心理准备,因此不觉得什么意外。而听到外来商贾必须有当地保人,东路各商人互顾一视,都看到对方脸上的喜色。

如此一来,东路这块地盘,便是以本地商人为首了。

他们更加仔细倾听田昌国接下来的话。

这么多人仔细听自己的话,想到他们以后都归自己管理,田昌国更是神采奕奕。

他咳嗽一声,接下去继续道:“……登记审核,这是的事。加上此次王斗镇压了东路的商人与文人闹事,更是无人敢触其锋芒。

整编了东路所有军队与旧军官田地后,王斗这只军队,将更加“纯洁”,万众一心。

让王斗欣慰的是,他名下的军官们,如温方亮,张贵,田昌国,林道符等人,连日来都向自己进言,愿意将名下田册献上,集体归于东路军田文册,按亩纳粮。想必他们久居这个团体中,也知道孰轻孰重的道理。

王斗也曾提议兵备道马国玺核查治内乡绅田地,不过马国玺当时吓得脸都白了,只推“滋事体大,需从长计议”,民户乡绅这一块不归王斗管,王斗也由着马国玺了。

……

他看田昌国此言一出,下首许多商人及乡绅都是苦了脸,目光投向王斗身旁的兵备道马国玺,马国玺不动声色,只缓缓喝着自己的茶。不知是天气炎热,还是将征商税的缘故,下首许多人额上,都冒出了满头大汗。

田昌国哼了几声后,放缓语气:“诸位都是明白事理之人,当然不会做那等违反律法之事。”

“而且大伙都知道,定国将军与兵宪大兴民政,以后东路这处可说商机无限。几十万百姓移来,日后需要多少粮米?还有油盐酱醋,木料棉花等等,可以让诸位挣多少银钱?”

“不说别的,定国将军麾下,还有东路各处官兵,需要的粮食,布匹,铁,煤诸物就是海量,商税区区小利,哪能与这些相比?”

“来年屯田大兴,东路几十万军民,可以产出多少粮食?畜养多少猪羊?大明眼下这个世道,有多少牛羊就要多少,有多少粮米就要多少,这之间的商机……”

“更不要说有定国将军在,东路太平,各位只管安心经营,放在大明别处,可有这么安乐?”

田昌国的话,说得在场各人心中大动。

确实,以目前来说,由于东路百废待举,需要的货源极多,贩卖什么进来都能赚钱。特别王斗军队,需求更是庞大。粮食是第一位,还有各样布匹,棉花,煤钱等物,也是有多少要多少。

等过几年后,东路发展起来了,生产出大量的粮食,畜牧等,不说本地需求,便是外地的商人,也是有多少要多少。一来一往,这之间的商机……

看场中各人开始兴奋地议论,田昌国趁热打铁:“东路草场山林众多,各位乡梓父老都可以仿效舜乡堡,养鸡养鸭,喂养猪羊什么的。而且定国将军让利于民,这水车诸务的产制,都可以让诸位来做。”

“还有各地矿山,只要向官府申请,查明身家清白,资财充足者,都可以开采!”

众人更是哗然。

保安州各处开劈的鸡场,鸭场,还有各样的畜场等,早引起有心人的普遍关注。大明眼下粮货奇缺,发展这种畜牧业,可说获利非常丰厚。一系列的下游行业,又可以诞生多少商机?便是鸡禽鸭禽牛羊等排下的粪便,都可以卖不少钱。

舜乡堡的水车,一向由民匠坊垄断,由于王斗每年都大兴屯田,需要的水车无数。单单造水车,就不知让多少工匠还有相关的林木商富有。

那些矿山等物,更是暴利之业,相关巨富者不计其数。比如说铁料,大明一直供不应求。在广东佛山,由于出产铁料在大明极为出名,甚至有北方商人千里迢迢到广东运铁贩卖的。他们的商队有时一出动就是几千头牛。

越到乱世,对煤铁的需求越大,以往那些矿山被东路各豪强占据,现在他们产业被剥夺,日后这些经营权落到自己头上……与会各人喜形于色,很多有能力者都在盘算自己可否能捞一杯羹。

场内气氛热烈起来,各人讨论声大了起来。

与各人心思相同,王斗认为,眼下大明高风险,高利润各种产品,估计己经被各地大商贾垄断得差不多了。想必参与武装走私的军阀都不在少数,自己能够想到的,其它占据更有利条件的更应该在做。

所以王斗打定主意,以后东路以发展农牧业,农副业为主,大明天灾**,粮食极为珍贵。有粮有羊在手,便可从容不迫。百姓的安定需要刀枪护卫,同时东路还将发展军工业,矿业,重工业等。

东路如果拥有大量优质焦煤,大量优质钢铁,不但可以满足自己军队的需求,升级军力,还可以在外地军头面前拥有极大的话语权。

王斗己经决定了,除军工外,相关的原料生产,还有民器种种,都开放给民间,自己作好监督就好了。如此,相关民器业,畜牧业,开采业,冶铸业,煤炭业等等,都可以蓬勃发展,云集一大批相关行业,带动更多的就业。

为了更多更好地生产出货物,各商人肯定会自己想办法改进技术,收容人才,也比自己在辉耀堡矿山中敲敲打打好多了。有了原料来源,他名下工匠,除出租一部分,便可全部投进军工,扩大自己的武器生产能力。

“……东路只要治理起来,要做什么买卖不容易?便是植棉造林,种植药材,都可以活民无数。各位作为东道主,只要紧跟定国将军与兵宪,要发财还不简单?”

田昌国果然在商业经营上颇有头脑,他口舌便给,说得很多商贾差点流下口气,感觉前景的光明。

“很多乡绅可能钱粮上有些困难,这不要紧,东路会成立钱庄,给诸位放贷,利息优惠……”

“还有很多掌柜有行商的,运货出去就知道,现今大明流匪遍地,到处是兵痞,可说寸步难行。但有我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舜乡军在,就算派一队人护卫,又有哪个不开眼的敢劫掠了?”

在座各位商贾更是吸气,乱世之中,道路不畅,经常有货物被劫之事发生,加上各处官兵盗匪盘剥,导致成本极高。如果舜乡军愿意护卫,有货源在手,便是生意做到江南去也是等闲……

“前途不可限量啊,各位。”

随着田昌国的话,很多人都是不由自主点头,如田昌国说的,与未来的商业利益相比,征收点商税确实是微不足道的事。

一时间,很多人都有种希望王斗人口与地盘扩大的**。

“未让东路所有的乡梓父老合成一条心,东路必须成立一个商行,老田我己经拟定一个名称,就叫:镇东商行,由万胜和米店的郑掌柜任第一任会长。”

郑经纶满面笑容地站起身来,向上首的王斗与兵备道马国玺作揖,然后又向在场各商人士人作揖。

……

看着场中热烈的气氛,王斗微笑起来,田昌国这个商科主事还是合格的,当年自己进入州城时,田昌国一副要死要活的鸟样。现在看他意气风发的样子,果然人不可貌相。

马国玺也是看得大开眼界,原来商事治理还可以这样来。他目光看向田昌国,这个骨瘦如柴的老军官听闻以前在保安州只是个混吃等死之辈,但现在进入王斗幕府后……

马国玺越来越觉看不透王斗这个人,第一次,他也对原本自己忽视的王斗幕府好奇起来。

这个幕府,似乎不简单,与众不同。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