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有名”与“无名”之争的区域,阿海等人来到了一片奇特的所在。这里仿佛是整个道境的“中枢”,头顶是无尽星空投影,细看之下,那星空赫然便是外界的“百家星图”!只是此刻的星图,光芒黯淡,许多光点之间连接断裂,甚至彼此冲突,明灭不定,显得混乱不堪。
而下方的“大地”,则是一面巨大无比、不断演化着山川地势、文明兴衰的“沙盘”。这沙盘与兵家试炼时不同,它更加宏大,更加本源,仿佛是整个已知维度世界的缩影。
一道模糊不清、仿佛与整个道境融为一体的老者虚影(疑似老子意念残留),出现在星图与沙盘之间。
他没有看阿海他们,只是望着那混乱的星图和动荡的沙盘,发出了一声悠远的叹息。这叹息声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随即,一段信息流入众人心间:此地名为“观天台”,星图映照思想,沙盘显化现实。如今星图混乱,现实维度(沙盘)也因此阴阳失衡,灾劫频发。欲要调和,需有人能“执棋”,梳理星图,定鼎乾坤。
而“执棋”的资格,便是能同时引动至少三种不同流派的星火之力,并寻找到它们之间那根贯穿始终的“主线”。
这无疑是为阿海他们量身定制的试炼!也是解决联盟危机的直接途径!
无需多言,阿海率先尝试。他静心凝神,尝试引动与他缘分最深的道家星火(清静无为)、以及曾被他以“守护”之心连接过的儒家(仁爱)、墨家(兼爱)星火。
三股性质各异的思想流光,自星图上相应光点垂下,汇聚于阿海身前。他额头的共生体纹路亮起,努力调和着三者。过程依旧艰难,三股力量时有冲突,但在阿海那纯净的、专注于“调和”而非“掌控”的心念下,竟勉强维持住了一个不稳定的平衡。
三条微弱的“因果线”在他手中浮现,连接着三个光点。
“还不够……”玄诚沉声道,“需要找到那条‘主线’。”
就在这时,一直默默观察沙盘的小炮(他的精神体也被闫慧以秘法送入),忽然指着沙盘上几个剧烈冲突的点,又指了指星图上几个对应的、正在激烈对抗的光点,焦急地说:“坏掉了……那里的线……缠住了……要断了!”
在他的“视野”中,现实维度的冲突与思想星图的混乱,通过无数扭曲、打结的“因果线”紧密相连!而所有混乱的源头,似乎都隐隐指向星图中心那片“虚无”!
难道,梳理星图的关键,在于道境中心那最本源的“无”?
小炮的发现,指明了方向,但如何利用道境本源的“无”来梳理混乱的星图,依旧是个难题。强行干预,必然重蹈“有名”的覆辙。
此时,沙盘之上,一处代表某个弱小维度的区域,因星图混乱对应的思想冲突,爆发了惨烈的内战,眼看就要文明崩塌,被熵魔趁虚而入。
众人焦急,却束手无策。直接干涉,违背道家“无为”之旨,可能引发更大反噬。
玄诚凝视着那片战火,又看了看身旁正在努力维持三道星火平衡、额头渗出汗珠的阿海,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他忽然并指如剑,并非攻向沙盘,而是引动了自身初步领悟的“上善若水”剑意,混合着一丝从石猛那里感悟到的、带着“情理”的法家秩序,以及兵家韬略的审时度势,三者并非强行融合,而是如同溪流汇入大海般,自然注入到阿海正在维持的那三道星火平衡之中!
他没有试图去“执棋”,而是选择成为“棋路”的一部分,成为连接不同思想、辅助“执棋者”的桥梁!
这一下,如同在即将熄灭的火堆中添入了恰到好处的薪柴。阿海浑身一震,感觉压力骤减,手中那三条微弱的因果线陡然明亮、稳固了许多!并且,因为玄诚力量的加入,这三条线之间,开始衍生出更细微的、代表着“规则内的变通”(法家情理)与“策略性的引导”(兵家韬略)的支线!
这不再是生硬的拼接,而是一种有机的、动态的互补与共生!
借助这股新生的、更加和谐的力量,阿海福至心灵,引导着这三股交织的星火之力,并非直接扑灭沙盘上的战火,而是如同春雨般,无声地洒落在那片维度。
没有强行停止战争,而是让交战双方的首领,在关键时刻“偶然”获得了对“和则两利,斗则俱伤”的深刻感悟,让底层民众“意外”地涌现出对和平的强烈渴望……战争的“因果惯性”被微妙地改变了方向,最终,双方坐上了谈判桌,避免了最坏的结局。
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是顺应规律,以最巧妙的方式引导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
这一次成功的“微调”,让星图上对应的几个光点,冲突的光芒明显减弱,甚至隐隐有了一丝协同的趋势。
玄诚以他的方式,诠释了“无为之为”。他的剑,在此刻真正成为了“善利万物而不争”的道之器。
第一次成功的“星图微调”,虽然范围很小,却如同在黑暗中点燃了灯塔,验证了“以道境本源调和百家”的可行性。阿海与玄诚之间那心有灵犀的配合,更是让整个过程事半功倍。
然而,当他们试图扩大战果,梳理更多、更复杂的星图混乱时,却发现力有不逮。同时引动、调和三种星火已是阿海目前的极限,而星图的混乱是系统性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那道始终沉默的老者虚影,此刻终于再次有了动作。他缓缓抬起手,指向了观天台的更深处,那片与星图中心“虚无”对应的、道境最核心的区域。
那里,并非什么华丽的宫殿,而是一扇更加古朴、更加贴近“无”的本源形态的门户——众眇之门。(眇,通妙,有细微、精妙之意)
信息再次流入心间:此门之后,便是“道枢”所在,是理解、运用“归藏之秘”,真正实现“整合星图”的关键。但开启此门,需要“钥匙”。
这“钥匙”,并非实体,而是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其一,需有至纯道心,能承载万法(对应阿海)。
其二,需有融汇之能,能调和阴阳(对应玄诚与阿海的配合)。
其三,需有洞察之眼,能见微知着(对应小炮的能力)。
三者齐聚,以心神共鸣,方可尝试叩响“众眇之门”。
条件苛刻,但希望就在眼前!
阿海、玄诚、小炮三人,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走到那扇仿佛由混沌之气凝聚的门户前。
阿海静心,引导纯净道韵。
玄诚凝神,运转融汇之意。
小炮集中精神,眸中倒映出无数细微的因果轨迹。
三股无形的力量,缓缓汇聚,如同三根轻柔的手指,触碰在那冰冷、厚重、仿佛隔绝了万古的“众眇之门”上。
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响,只有一声仿佛来自灵魂深处的、轻微的——
“咚。”
如同心跳,如同初音。
门户,并未洞开,只是微微震颤了一下,裂开了一道发丝般细微的缝隙。
但就在这一瞬间,一股无法形容的、超越了所有已知概念的“信息”与“道理”,如同洪水决堤,从那道缝隙中汹涌而出!
那不是力量,而是……“理解”!是对宇宙万物、对维度生灭、对思想本源的,一种近乎本质的“理解”!
首当其冲的阿海、玄诚、小炮,瞬间被这股洪流淹没,意识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感悟之中。他们的境界,他们对自身力量的认知,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与此同时,星图中心那片“虚无”,也与之共鸣,第一次,主动散发出了一缕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