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四合院:老婆何雨水,妻嫂许大茂 第263章 喜忧参半

劳改的日子苦啊, 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一碗稀了吧唧的糊糊下肚,就得下矿洞干到十一点。

中午的时候倒是能吃点干的,不过贾张氏总被针对,能留下大半个窝头都算运气不错。

一天累死累活还不算完,在结束一天的辛苦劳动以后,还得以监舍为单位,进行集体文化学习。

说是文化学习,用思想改造形容更显贴切,由管教主持,表现积极的犯人带头,开展思想检讨、自我批评活动。

这个自我批评也是有要求的,讲的好的有奖,讲不好的有罚。

为了展示自己悔改之心,语气得抑扬顿挫,得痛定思痛, 得追悔莫及,得悔恨交加。

总之,必须要表现出,在强而有力的劳动改造中,充分发掘自己的错误思想,歌颂政府给予的重新做人的机会。

贾张氏大字不识几个,吵架骂街她不输于人,上纲上线的自我批评实在有些为难她。

加上本就干着矿场最累的活,眼皮子都快睁不开了,哪有那个劲头抑扬顿挫去。

管教也很理解她的难处,在觉得她打瞌睡或自我批评感情不够强烈时,第二天总会贴心的将她的午饭量减半,希望能以此激励她改造的决心。

效果也很喜人,不到一个星期,她就能磕磕巴巴说上两句‘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思想’、‘对自己过去的罪恶行为无比羞愧,决心从今往后要彻底清除脑子里的封建遗毒’云云。

这份成果让管教们很是欣慰,这才对嘛,就没听说过有改造不了的对象。

改造不到位,那只能说明改造力度还不够而已。

整整两年半,九百多个日日夜夜,让贾张氏变了很多,在这里,她像一头被榨干体力的牲口,在黑暗的矿道里一铲一铲干着仿佛无穷无尽的活。

同样也学会了隐忍,因为撒泼只会换来更无情的殴打。

这日子过得,贾张氏真真是盼星星数月亮,掰着手指头一天一天计算自己出狱的时间。

熬啊熬,好不容易熬到快出狱了,命运再次给她沉重一击!

按照当下<关于劳改释放人员安置的暂行规定>里的条例,劳改释放人员根据其户口进行遣返。

一言以蔽之,‘从哪儿来,回哪儿去’。

刚听到这个政策,贾张氏是崩溃的,她苦苦忍耐这么久,为的不就是出狱以后回京城享福么?

遣返回乡?

遥想当初老贾还活着时,她在老贾家颐指气使的样子,现在被遣返,那些原本捧着她的贾家长辈,能活劈了她这个让贾家蒙羞的外姓媳妇不可。

何况秦淮茹在城里上班,哪有不奉养她这个婆婆,反而让她回乡吃苦的道理。

贾张氏也是个狠的下心的人,在偶然间听说,失去劳动力的劳改释放人员,可以由子女进行赡养后,一咬牙一跺脚,临释放前几天,在监舍里对那些还在服刑的室友们开地图炮嘲讽。

好家伙,这可把那些眼红的悍妇们刺激的不轻,她没了的那条裤腿,跟腿上的伤就是这么来的。

不幸的是,这番自残的操作没能得到预想的效果,腿虽然伤的不轻,但都是些皮外伤,没到失去劳动力的地步。

不幸中的万幸是,她被送去就医时,腿没什么大碍,被发现得了矽肺病...

虽然矽肺病不可逆,虽然她一个劳改犯得了矽肺病不算职业病,国家不予承担治疗费,虽然这种病在这会被视为不治之症。

但好歹也算失去劳动力的认证,而且还只在一期,大夫乐观表示,只要调理得当,活个五、六、七、八年不成问题。

现在就等秦淮茹答应,她就不用遣返回乡种地喽。

喜忧参半吧属于是...

反正贾张氏没太放在心上,她也没觉着身子有哪不对劲的,不就老咳嗽么,还能要命不成?

就这么,原本要被遣返回乡的贾张氏,刑满释放后,被狱警押送到京城,由街道办的同志陪同到红星四合院征询秦淮茹的意见。

贾张氏站在住了半辈子四合院里百感交集,街坊们投去的目光,再也不似从前,那一道道满是鄙夷、嘲讽、怜悯的眼神,让她感觉浑身都不自在。

以前易中海还在时,她贾张氏就是院里的一霸,从来只有她欺负人的份,什么时候被人用这种眼神瞧过,真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啊。

那边,以刘海中为首的三个大爷,正一脸为难抗拒的向接待办同志,表示不愿意接受贾张氏这个劳改犯住回四合院。

在阎埠贵夫妻被下放农场后,红星四合院的名声就再破新低,这两年好容易淡化了些,现在住进来个劳改犯,这不是把他们院又推到风尖浪口上么。

尤其刘海中表现的最为抗拒,他大儿子刘光齐这段时间谈了个对象,是他们单位人事科副科长的闺女,可别因为贾张氏这个劳改犯坏了他好大儿的亲事。

一想到这,刘海中嘴皮子都利索不少,什么贾张氏住进来会败坏他们红星四合院的名声呐,什么污染他们工人组织的纯洁性呐,无论街道办干事怎么说都不肯松口。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