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和死对头双穿,冷面丈夫成了权臣 第146章 三当家

就在官府调查的同时,村民们已经开始自发地编造起“万福娘娘”的传说来。

“你们是没看见啊,”一个中年妇女比划着,“万福娘娘就站在云端,手里拿着金光闪闪的法器,往下一指,那些土匪就倒下一个!”

“可不是嘛!”另一个老头接话,“我亲眼看见万福娘娘一挥手,那些土匪放的火就小了一半!要不然,咱们村早就烧得精光了!”

这传说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邪乎。

黎巧巧听着这些越来越离谱的传说,心里直犯嘀咕。

她正站在自家豆腐坊前,看着被烧得黑漆漆的铺面发愁。

“别难过了,”吴涯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铺子烧了还能再建,人没事就好。”

黎巧巧叹了口气:“我就是心疼那些设备。好不容易才摸索出做豆腐的诀窍,这下全完了。”

确实,万福村的损失太惨重了。

粗略估计,全村七八成的房屋都被烧毁,粮仓更是几乎全部被焚。要不是山神显灵的传说支撑着大家,村民们恐怕早就崩溃了。

但不幸中的万幸是,人员伤亡比较少。

“听说村尾那边损失最小,”吴涯压低声音,“多亏了咱们提前报信。”

黎巧巧点点头,正要说什么,忽然看见如意兴冲冲地跑过来:“爹,娘,爷爷要把咱们家的存粮都分给大家!”

吴家大院里,吴多福正指挥着几个儿子,把一袋袋粮食从地窖里搬出来。

“爹,这些可是咱们全家过冬的存粮啊!”吴铁柱急得直跺脚,“都分出去了,咱们冬天吃什么?”

吴多福瞪了他一眼:“糊涂!现在全村都遭了难,咱们吴家能眼睁睁看着乡亲们饿死吗?”

“可是……”

“没有可是!”吴多福斩钉截铁,“快去把里正请来,这些粮食由他统一分配。”

这时吴涯和黎巧巧也赶到了。

黎巧巧见状,立刻说道:“爹,咱们豆腐坊里还有些没被烧到的豆腐和豆渣,我也都拿出来分给大家吧。”

吴多福赞许地点点头:“老四媳妇有心了。”

很快,里正就带着几个村民赶来了。

看到院子里堆成小山的粮袋,里正激动得老泪纵横:“吴老爷,您这可是救了全村人的命啊!”

吴多福摆摆手:“应该的,应该的。咱们万福村向来同舟共济,这时候更该互相帮衬。”

在里正的安排下,粮食开始分发给断粮的村民。每家每户都能领到足够吃上三五天的粮食,虽然不多,但至少能解燃眉之急。

与此同时,黎巧巧也带着几个妇人,把豆腐坊里抢救出来的食物都搬到了老槐树下。

“大家都来领些豆腐和豆渣!”黎巧巧招呼着,“虽然不多,但好歹能填填肚子!”

村民们排着队,一个个上前领取食物。不少人接过食物时,都红着眼眶向黎巧巧道谢:

“巧巧,多谢你了!”

“吴家四房真是积德行善啊!”

“等过了这难关,我们一定报答!”

黎巧巧被夸得不好意思,连连摆手:“应该的,应该的。”

分发完粮食和食物,重建家园的工作就正式开始了。

吴家老宅被烧毁了一半,正房和东厢房都受损严重。

全家人齐上阵,拆的拆,修的修,干得热火朝天。

但吴多福发话了:“咱们家人手多,先抽出几个人去帮那些劳力少的人家。”

于是,吴家的男丁们分成两拨,一拨修自己家的房子,一拨去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和劳力少的人家。

吴涯带着如意,主动去帮助村尾的王寡妇家。

王寡妇的丈夫早逝,只有一个十岁的儿子,房子被烧得只剩下一面墙。

“铁牛,真是太谢谢你了!”王寡妇抹着眼泪,“要不是你们提前来报信,我们母子俩可能早就没命了。”

吴涯笑笑:“邻里之间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就在他们忙碌的时候,里正带着几个村民走了过来。

看到吴家人在帮助王寡妇修房子,里正不由得点头称赞:“吴多福教子有方啊!你们吴家这次可是立了大功!”

现在村民们有什么事,除了找里正,第二个想到的就是吴多福。

…………

傍晚时分,黎巧巧正在临时搭建的灶台前做饭,忽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喧哗。

她走出去一看,原来是村尾的几户人家联合送来了一块牌匾。

牌匾上写着四个大字:“仁义传家”。

带头的老赵叔激动地说:“吴老爷,这次要不是你们家提前来报信,我们村尾这几户恐怕早就家破人亡了!这块牌匾,请您务必收下!”

吴多福连忙推辞:“这怎么敢当?都是乡里乡亲的,互相提醒是应该的。”

“您就收下吧!”其他村民也纷纷附和,“这次灾难,你们吴家出钱出粮又出力,这份恩情我们都记在心里!”

推辞不过,吴多福只好收下了牌匾。

黎巧巧注意到,公公虽然嘴上谦虚,但眼角眉梢都带着笑意。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