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市井娇厨 第225章 人,是我杀的

“赵娘子说,韩大娘受了惊吓?”

陆明河问,“可知道是因为何事?”

“韩大娘还不曾醒来,所以我们并不知晓。”赵溪月道,“陆巡使素日常在外面,可知昨日街头可曾发生过什么?”

陆明河细细回想了一番后,摇了摇头,“并未听闻。”

昨日午后,那场雨来的十分突然,他和程筠舟便各自带人到处巡视看了一看,除了觉得雨有些大,担心汴京城中会不会有过于破旧的房屋因此倒塌外,并不曾发现任何异样之处。

且,能让一个上了年岁,历经了大半辈子风雨,能够独自一人拉扯孙女长大的韩氏受到惊吓,那得是怎样的事情?

陆明河满脸不解。

赵溪月亦是疑虑重重。

片刻沉默后,陆明河开口道,“可能,要叨扰赵娘子一番了。”

“欢迎之至。”赵溪月抿嘴笑了笑。

韩氏受到惊吓,白春柳昨日连大夫的诊费都拿不出来,昨日傍晚她在石头巷中遇到的奇怪事情……

再加上这几日韩氏时常惊恐担忧,赵溪月有足够的理解相信,韩氏必定被卷入了事端。

是韩氏难以解决的难题。

希望陆巡使能够帮上韩氏的忙。

赵溪月对于陆明河想要调查这件事喜闻乐见,招呼他在院子里面坐下。

先给陆明河倒上了一杯热茶,赵溪月系上了围裙,“陆巡使还不曾吃早饭吧,若不介意,吃上一口我们的早饭?”

“有劳赵娘子。”陆明河道谢,拿起茶杯喝了一口。

茶水温热,喝起来温度刚刚好。

赵溪月进了厨房忙碌。

陆明河放下茶杯跟了过去,卷起袖子,拾掇柴火,燃烧烧灶。

动作熟练,且似乎并没有拿自己当外人。

赵溪月见状,也便也没有阻止,只告诉陆明河该烧多大的火。

昨晚熬夜,与白春柳一并说话时,吃了许多瓜子花生等干果子,胃里有些不大舒服。

赵溪月打算做上一些好消化的吃食。

烫面饼,炒面茶。

前者是用温热的水来和面,做饼时刷上葱花、五香粉一并烹成的薄油,层层叠叠地压扁后擀成面饼,直烙得两面金黄,内里完全熟透即可。

后者则是将面粉放入无油无水的锅中,小火慢炒,直炒的面粉泛着淡淡的浅黄棕色,散发出幽幽的清香滋味。

炒好的面粉可以放入陶罐中密封,避免受潮,吃的时候用勺子舀上一些,用沸水冲开即可。

或稀或稠,或加了白糖吃甜口的,又或者是加上些许盐巴和胡椒粉吃咸口儿的,皆是入口滑顺,滋味香浓。

因着考虑到做了葱香咸口的烫面饼,赵溪月便冲了甜口的炒面茶。

尝上一口,稀稠得当,入口滑顺,口感微甜,恰到好处。

整体算是颇为成功。

赵溪月满意地点了点头,将冲好的这碗面茶先递给陆明河,“陆巡使先喝些这个垫垫肚子,葱花烫面饼稍等便好。”

“多谢赵娘子。”

陆明河接了过来。

白瓷碗,里面浅棕色的炒面茶泛着阵阵恰到好处的焦香气味,令人食指大动。

吹一吹热气,顺着碗沿儿呲溜上一口,顺滑、温热、微甜、清香……

多种滋味由口涌入喉咙,顺着喉管滑入胃中。

炒面茶所到之处,皆是温暖舒适,醇香密布。

好喝!

陆明河感慨,又喝上一口。

醇厚却又不乏清香的炒面茶在口中荡漾,齿颊间流转,越发美味可口。

陆明河再次点头,喝第二口,第三口……

碗中的炒面茶很快被喝下了一半,而陆明河也沉醉在这炒面茶的美妙中,难以自拔。

屋内,白春柳和江素云在照顾韩氏喝晨起的汤药。

待碗中的汤药喝了差不多时,两个人安置韩氏躺下,给她盖好被子。

此时的韩氏,已是退去了高热,脸色恢复了许多。

但仍旧带了些病人的苍白感。

眼看历经了一整晚和一早上,祖母仍旧昏迷不醒,白春柳此时满都是担忧,拒绝了江素云让她去睡一会儿的提议,仍旧守在床边,寸步不离。

一双眼睛,哪怕困得已经开始打架,却也仍然是睁得老大,紧盯着韩氏。

“春柳放心,韩大娘她……”

江素云张口劝慰,却是瞥见床上韩氏的手指,动了一动。

片刻后,韩氏幽幽转醒,睁开了眼睛。

“韩大娘醒了!”江素云惊呼。

白春柳亦是惊喜万分,急忙凑到跟前,“祖母,您醒了?”

韩氏双眸混沌了许久后,才渐渐清亮,挣扎着抬手,去摸白春柳的脸庞。

眼见祖母醒来,白春柳脑中绷着的弦儿在一瞬间松软,原本绷紧的后背顿时垮塌,眼泪更是顺着脸颊簌簌而下。

白春柳哽咽,握住了韩氏的手,“祖母,您可算醒了,您不知道,可吓死我了……”

“不……不哭。”韩氏声音沙哑,指腹在白春柳的脸颊上摩挲。

“嗯,孙女不哭。”白春柳用手背将滑落在脸颊上的泪水用力甩了出去,接着关切询问,“祖母现在感觉怎么样?”

“肚子饿不饿,口渴不渴,要不要吃些饭食,喝些茶水?”

韩氏并没有回答白春柳,而是看向一旁的江素云,“江娘子。”

“韩大娘。”江素云半蹲了下来。

“赵娘子呢?”韩氏问。

“陆巡使方才来了,赵娘子在厨房做些饭食招待。”江素云如实回答。

陆巡使来了?

韩氏心中一惊,脸色肉眼可见地白了一白,接着满脸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果然,该来的,总是逃不过。

风过有声,雁过留痕,那样大的事情,怎么可能会悄无声息?

这纸,总归是包不住火的……

韩氏叹了口气,睁开眼睛,“既然我已经醒了,就劳烦江娘子,请陆巡使和赵娘子过来吧。”

昏迷一整晚,好不容易醒了过来,不说吃饭喝水,不说发生了何事,竟是要先见陆巡使和赵娘子?

江素云十分不解,但韩氏既然吩咐,便也没有拒绝,应声后去厨房寻赵溪月和陆明河。

白春柳则是问询,“究竟出了何事?祖母为何要见陆巡使和赵娘子?”

韩氏不语,只是挣扎着要起身。

白春柳伸手去扶,在韩氏的身后垫了小被子,好让她坐躺起来。

“春柳。”韩氏拉住白春柳的手,“待会儿,无论听到任何话,任何事情,都不要惊讶,要学着去接受。”

“赵娘子和江娘子都是良善人,往后哪怕不收赵娘子的房钱,也一定要留赵娘子在家中居住,若有什么事情,可请她们二人帮忙。”

“你刺绣的手艺虽然不算极佳,但也已经能够出去售卖,换些银钱,养活自己不是问题。”

“但你要记得,往后还需勤加练习,只有刺绣的手艺更好,才能赚更多的银钱,也才能过上好日子。”

“还有,若是往后婚嫁,家中宅院,不可交给夫家,房契地契一定要妥善保存,仔细傍身……”

韩氏声音沙哑细小,絮絮叨叨,带着莫名的离别伤感,听得白春柳胆战心惊,忍不住攥紧了韩氏的手。

“祖母为何要与我说这般长远的事情?难道祖母要离开,不管我了?”

“祖母,究竟发生了何事?”

“祖母……”

白春柳现在害怕极了,眼中的泪忍不住往外涌。

但她现在不能哭。

因为方才她答应了祖母不哭,她要说到做到。

白春柳强忍着眼泪的小脸上写满了倔强,让韩氏心中软了又软。

伸手摸着白春柳的小脸,韩氏自己的眼泪忍不住落了下来。

“祖母……”白春柳伸手去擦。

“祖母没事。”韩氏用袖子擦干脸上的泪。

赵溪月和陆明河在此时进了屋子。

“韩大娘。”

“陆巡使,赵娘子。”韩氏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平稳,“请坐。”

“多谢。”陆明河在屋中凳子上坐下,“听江娘子方才说,韩大娘有话要对我说。”

“是。”

韩氏点头,张口道,“陆巡使,我知道你今日来的目的。”

“既然如此,那我老婆子也不再遮掩,与你说了实话吧。”

说实话?

看起来,这件事情果然没有那般简单。

陆明河坐直了一些,目光炯炯,“韩大娘请说。”

韩氏深吸了一口气,似下了极大的决心一般,道,“陆巡使,这人,的确是我杀的。”

杀……人?

韩氏杀了人?

屋内所有人,皆是惊在了原地。

就连陆明河和赵溪月的眼睛,也瞬间睁大。

难怪。

难怪昨日韩氏受了极大的惊吓,且淋雨归来。

难怪这些时日,韩氏每日忧心忡忡,似心头压了一块重石一般。

原来这其中,竟是有这样的缘由。

赵溪月看了陆明河一眼。

陆明河垂眸,片刻后才抿了抿唇,“还请韩大娘将此事,细细讲上一讲……”

日头一点一点地升高。

日光和煦,洒落在地上,照得整个大地一片温暖。

地上的泥水在日光的作用下渐渐变得干燥,空气中,弥漫着雨水后的清新气息。

这种天儿,最是让人觉得舒适。

但此时的程筠舟和周四方,却是紧皱了眉头。

尤其在看到屋内一片狼藉,歪斜倒下的林勇瑞尸体下那片干涸的血迹,已是引来了一些蚂蚁和细小的虫子,散发着难闻的气味时,越发觉得胃中一阵翻腾。

程筠舟和周四方不得不暂且从屋内出来,冲地上啐了一口,又喝上了许多茶水,这才觉得稍微舒坦了一些。

陆明河在院子里面半蹲着查看线索,见程筠舟和周四方出来,站了起来。

“怎么样?”

“仵作已是来查看了尸首。”程筠舟道,“说这林勇瑞的死亡时间大约是昨日下午的酉时左右。”

“而致使林勇瑞死亡的,是后脑勺的重伤,经仵作查看,乃是钝器所致,或者磕碰到墙壁、桌角等物。”

“房间内有大都推搡过的迹象,十分杂乱,但我们在屋中找寻到了一把雨伞,已经问过了,的确是韩大娘家中的雨伞。”

“方才外面查问的人也已经过来回了话,说是因为昨日下午的雨下的急,雨势又大,附近街坊四邻并不曾注意到都有哪些人进出。”

“但是从目前韩大娘的口供,还有林勇瑞的状况还有这里来看,应该就是如同韩大娘所说。”

是韩氏,杀了林勇瑞。

而杀人的理由,缘自一桩多年前的旧事。

韩氏,原不姓韩,而是姓常,是一户柳姓人家的奴仆,因为在家中时间长,资格老,又是看顾柳家二公子长大的,柳家皆是尊称她一声常妈妈。

柳家除了做些茶叶生意以外,家中更有两三处的百亩以上田庄,乃是地方富户。

而柳家老爷膝下,有着三个儿子。

大公子乃是发妻所生,虽聪慧,但自小体弱多病,长年卧床,每每出行时,都要依靠轮车软轿等物。

继室所生的三公子聪明伶俐,却自小顽皮,在十岁那年,因为贪玩,瞒着下人到树上摘果子,不小心坠落,不幸夭折。

唯有这同样继室所出的二公子,聪慧无比,精明能干,更是饱读诗书。

虽多年科考,不过只是秀才,但于家业打理上,却也是一把好手。

整个柳家,在柳家二公子的努力下,各处井井有条,家产增长了足足一倍。

就在所有人都认定,待柳家老爷百年之后,家中所有的产业都会交给柳二公子时,柳家接连出了许多事端。

柳二公子和妻子莫名感染了怪病。

平日看起来与常人无异,却时常有癫狂症状,无端发怒发狂,打砸伤人。

柳家对此忧心忡忡,不惜花费重金,各处打听名医,为柳二公子夫妇诊治。

但,一个接一个的大夫来到柳家,柳二公子夫妇的病情却并无任何好转,反而更加言重。

反倒是在一个大夫上门后,无意中看到柳大公子,宣称可以为柳大公子诊治,将其完全治好。

柳大公子卧病多年,但人却聪慧,眼下柳家二公子成了这般模样,柳家老爷便也就将希望放到柳大公子身上,让大夫尝试医治。

而那位大夫,也不负众人所托,将柳大公子成功治好,且与常人无异。

柳家上下因此欢喜十分,与此同时,柳家里面,也渐渐传出了一些流言。

当初柳大公子之所以体弱多病,并非是弱症,也并非是病,而是被人下了毒。

? ?科普:有关商户科举的事情,在宋朝初期便开始逐渐开放,到后期彻底开放,之后基本上商户科举都无特别限制,所以商户不能科举,并非存在于所有朝代~

?

另:大家觉得,韩大娘是杀人凶手吗?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