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微微颔首,语气平和:“我叫苏玄清,是玄清观的传人,师从清虚道长。我师父与周家先祖有旧,得知周家血脉有难,特意让我前来相助。我擅长‘清心咒’,能稳定人心神,或许能在仪式中帮上忙。”
任珊看着苏玄清,从她身上感受到一股纯净的灵力,不似邪祟。天师虎也点了点头:“玄清观确实是正道门派,与龙虎山有些渊源,她可信。”
苏玄清走到木榻旁,从布包中取出一支用艾草编织的香,点燃后插在榻前的香炉里。清香弥漫开来,屋内凝重的气氛似乎缓和了些许。“我已经用艾草香暂时稳住了周小姐的心神,接下来,你们按照仪轨摆放祭器,我会用清心咒辅助她引导血脉之力。”
众人不再犹豫,立刻行动起来。任珊将禹王圭放在房间坤位(西南角)的石台上,玉圭刚一落地,石台周围便泛起淡淡的土黄色光晕;张玉龙将神农尺放在震位(东南角),翠绿的光芒与土黄色光晕交相辉映;天师虎则将轩辕镜放在乾位(西北角),镜面反射出夕阳的光芒,在屋内形成一道金色的光柱。
三件祭器归位的瞬间,屋内突然刮起一阵微风,祭器上的光芒越来越强烈,土黄、翠绿、金黄三色光芒在空中交织,形成一个巨大的八卦图案,将周雨晴的木榻笼罩其中。
“快... 引导祭器共鸣...” 周雨晴突然缓缓睁开眼睛,声音微弱却坚定,“用你们的灵力... 注入祭器...”
任珊、欧阳辰、张玉龙、天师虎四人分别站在祭器旁,将体内的灵力缓缓注入其中。紫色(天蓬尺灵力)、金色(出马仙之力)、青色(雷法之力)、白色(道家灵力)四道光芒融入祭器的三色光芒中,八卦图案瞬间变得更加璀璨。
苏玄清则在木榻旁盘膝坐下,双手结印,口中诵念清心咒:“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 清心神,定魂魄,驱邪祟,守本源...” 淡淡的白光从她身上散发出来,笼罩在周雨晴身上,帮助她稳定心神。
周雨晴心口的鼎形印记突然爆发出耀眼的金光,她的身体缓缓漂浮到半空中,与空中的八卦图案相对应。暗金色的青铜纹路在她身上快速游走,与祭器的光芒产生共鸣,发出 “嗡嗡” 的声响。
“啊 ——” 周雨晴发出一声轻吟,显然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青铜纹路开始一点点变淡,原本蔓延到脸颊的纹路逐渐向心口收缩,她苍白的脸色也恢复了些许血色。
众人紧紧盯着周雨晴,不敢有丝毫松懈,持续将灵力注入祭器。苏玄清的清心咒也念得愈发急促,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显然维持咒法也耗费了不少灵力。
半个时辰后,周雨晴身上的青铜纹路终于退回到心口,只留下鼎形印记还在闪烁。她缓缓睁开眼睛,身体轻轻落在木榻上,呼吸也变得平稳起来。空中的八卦图案逐渐消散,三件祭器的光芒也恢复了柔和。
“成功了... 诅咒暂时被压制住了...” 青竹激动地哭了出来,连忙上前给周雨晴盖好被子。
众人松了一口气,苏玄清也收了咒法,脸色有些苍白:“周小姐体内的血脉之力暂时稳定了,但青铜诅咒只是被压制,并未根除。”
周雨晴看着众人,眼神中带着感激,却也有着一丝沉重:“多谢各位相助... 但你们要知道,这只是开始。三件祭器只能暂时压制诅咒,若想彻底解除,必须在一年内聚齐九鼎,以九鼎之力反制诅咒。而且... 我能感应到,其他鼎的封印也在逐渐松动,黑沼真彦也在寻找九鼎,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窗外,夕阳早已落下,圆月悄然升起,银白色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众人望着月光下的周雨晴,又看了看桌上的三件祭器,心中都清楚,暂时的平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集齐九鼎、对抗黑沼真彦、解除诅咒,真正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苏玄清看着桌上的祭器,眼神坚定:“接下来的路,我会和你们一起走。玄清观与周家有约,定要助你们集齐九鼎,守护天下苍生。”
任珊握紧手中的天蓬尺,看着身边的伙伴们,心中涌起一股力量:“不管前路多艰难,我们都会一起面对。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集齐九鼎,阻止黑沼真彦,解除诅咒!”
月光下,众人的目光交汇在一起,虽然未来充满未知与危险,但他们的眼中没有恐惧,只有坚定的信念。这场关乎天下苍生的战斗,才刚刚拉开序幕。
听雨轩内室的沉香木榻旁,三件禹王祭器静静陈列在八卦方位的石台上。禹王圭泛着温润的土黄色光晕,神农尺萦绕着淡淡的草木绿光,轩辕镜则折射出清冷的金色星辉,三道光芒交织成一张无形的护罩,将榻上的周雨晴笼罩其中。她脸色虽仍苍白,却已褪去之前的透明感,手臂上的青铜纹路仅在手腕处残留淡淡的印记,心口的鼎形印记也恢复了平稳的闪烁频率,不再像之前那般急促。
“多亏了玄清观的‘凝神丹’,再加上祭器的庇护,雨晴的血脉之力总算稳定下来了。” 青竹端着一碗温热的汤药走进来,小心翼翼地扶起周雨晴,将药碗递到她唇边。汤药是苏玄清根据道家古方调配的,能滋养受损的血脉,辅助祭器压制诅咒。
周雨晴小口饮下药汤,气息比昨日顺畅了许多。她抬手示意青竹取来床头的木盒,打开后,取出一卷泛着淡淡星辉的古老绢帛。绢帛质地轻薄,却异常坚韧,表面用银色丝线绣着密密麻麻的星辰图案,历经千年仍未褪色,仿佛将整片星空浓缩在了上面。
“这是周家先祖流传下来的‘九鼎星图’,” 周雨晴将绢帛在地面缓缓展开,银色的星辰图案在祭器光芒的映照下,竟泛起微弱的荧光,“每一尊青铜鼎都对应着天上的一颗星宿,鼎在地上,星在天上,星轨变动则鼎位迁移。只有等到星辰归位的时辰,才能通过星图锁定鼎的准确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