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抢鬼子的武器虐鬼子 第445章 巧遇鬼子的穿插迂回部队

下午两点,第二师团搜索联队第一大队,1100余头鬼子兵,在八头缅奸的指引下,沿着猎径,开始朝莱别山穿插。

让双方都没想到的是,缅北自卫军炮兵旅三个营,也正沿着这条猎径与他们相向而行。

而在这两支队伍之间的莱别山上,还游荡着,15支袭击小队,每个小队15人,由第三军侦察营一连连长梭伦指挥。

梭伦在这条猎道上布置了6支袭击小队,每支小队相距五到六公里,依托险要地形,以层层阻击的方式,构建了六道防线。其目的就是阻止鬼子从这条猎道迂回到瑞丽江边。

梭伦接到司令部传来,配合炮兵旅开辟通道的任务后,就命令沿途的6支袭击小队,分段在莱别山上为炮兵旅开路,加上炮兵旅派出三个连队,在前轮流开道。使得炮兵旅在第一天,走出了二十五六公里。

晚上五千多名战士,一千多匹骡马,选择在莱别山一个小高地上宿营。

接下来,炮兵旅将朝东南方向转向,行走三十公里,到设伏的第一个高地,578高地。而后再朝西南方向走二十五公里,到达425高地和531高地。

日军搜索第一大队出发时间比较晚,加之猎道十分难行,走到天全黑下来,走出不到十公里,不得不选择就地宿营,此时,两军的宿营地相距约5公里。

搜索第一大队大队长金光三次郎坐在一根突起的榕树根上,脱掉满是泥泞的番毛皮靴,把脚伸到篝火边,用针挑破脚上几个指头大小的水泡。

一千一百多头鬼子兵,点起几十堆篝火,脱掉衣服和鞋子,在篝火上烘烤,缅北这种高温、高湿的气候,行军一下午,他们身上就没干过,即便是休息时,没有出汗,身上也是黏黏糊糊的。

“太君,晚上宿营,要把衣服和鞋子都穿好,扎严实了,这里毒虫、野兽很多,喜欢晚上出来活动,要非常非常地小心。”缅奸小头目石昂忍着金光三次郎脚上的臭气,点头哈腰地道。

金光三次郎满不在乎地笑了笑,帝国勇士这样做没有错,不把衣服和鞋子烤干,烂脚、烂裆,会严重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哟西!石昂君,你的大大的好!师团长要求咱们两天内到达瑞丽江边,按这样的行军速度,我们8月16日中午,能到达指定位置吗?”

石昂掰开手指算了算,点头道:“咱们离瑞丽江还有约30公里,按这样的行军速度,一天半走完应该没什么问题。”

“太君,皇军的衣服鞋子烤干后,要马上穿好,这里的毒虫很多,一旦叮咬,会伤到皇军的生命。”石昂再次提醒道。

金光三次郎摆摆手,示意他不要啰嗦,这些支那人,他从骨子里看不起,对于他们的话,更是没放在心上。

炮兵旅营地上,点着数百堆篝火,战士们同样在烤着衣服和鞋子,只是他们在烤干后,迅速把衣服和鞋子穿好,每个战士身上,还用小布包包了一点硫黄,甚至往每匹骡马背上,也放了一小包,这东西虽然气味难闻,但防毒虫有奇效。

张大成抬头看了看天空,好在今天没下雨,战士们可以睡个好觉。

“报告旅长,正南方向的树林上空,隐隐透出一片火光。”大树上的观察哨跑来报告。

“哦,还有这事,带我去看看。”张大成站起来,冲着通信员觉敏、觉昂道:“去把侦察连连长吴猛和第一军侦察一连连长梭伦叫过来。”

觉敏和觉昂是他在金矿上招的新兵,脑子灵活,还会点拳脚功夫,被张大成选定为通信员,兼职勤务兵。

很快吴猛和梭伦跑了过来,几人跟着观察哨,爬上山顶上的一棵大树,用木棍拨开树叶,向正南方向看去,漆黑的夜空下,有一片树林顶端,透出了一片散光。

张大成看了一会,可以确定的是,在那片丛林下,应该有很多堆篝火,是什么人点这么多篝火呢?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本地土人,二是日军,如果是日军,那数量可不少。

“吴连长,你估计前面的光亮处,离着咱们有多远?”

吴猛是本地华裔猎人,对缅北的丛林十分熟悉。“估计有六七公里吧?”

“梭伦连长,向南六七公里可有大量山民?”

“报告旅长,从这里向南,根本没有山民,我们连对这一带的山民分布情况,掌握得非常清楚。”梭伦大声回答。

“好,既然没有山民,十有八九是小鬼子,打算从这里迂回到瑞丽江边。看那一片火光,应该不少。”

“张旅长,阻击小鬼子是我们连的任务,你放心,这里有我们就行了。”梭伦大声道。

“嘿嘿,我们炮兵旅从没做过见到鬼子绕道走的事,既然被我们碰到了,就不分你我,咱们一起把这批小鬼子吃掉,你看怎么样?”

梭伦想了一会,胳膊拧不过大腿,人家是旅长,自己就是个连长,不听他的也不行,笑着道:“行,我们连听从张旅长调遣。”

“好,梭伦连长,你们连对此地地形熟,你安排两支小队,先把鬼子的情况摸清楚。”

“是!”梭伦大声应答。

张大成回到篝火边坐下,思索了一会道:“把几个营长和直属连连长叫过来开会。”

觉敏和觉昂大声应答后跑开。

十几分钟后,一营长顾仲学,二营长郑有光,三营长雷江,运输营营长莱山,后勤营营长李仲军,通信连长文海,卫生连连长昂玉围到了篝火边。

张大成把刚才在大树上看到的情况,讲了一遍。随后,梭伦把我军营地到鬼子营地之间的地形详细讲了一遍。

张大成拿着一根木棍,根据梭伦所讲,很快在地上划出一个简易沙盘。

梭伦讲完,他对着沙盘想了一会道:“一营,二营、三营,各抽调800人,侦察连全部,卫生连60人,梭伦连队全部,组成一支约2700人的伏击部队。

在离咱们营地两公里处的这道山沟设伏,其中一营在山沟的左侧,二营在山沟的右侧,三营从山沟左侧运动到鬼子队伍后面,一旦鬼子进入咱们的埋伏圈,负责堵鬼子的屁股。两个侦察连负责正面阻击。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