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饭馆通大明:我靠预制菜发家致富 第221章 油焖冬笋

其他难民也纷纷附和,一个穿着破棉袄的妇人抹了抹眼角:

“是啊姑娘,我们知道危险,可家里还有等着吃饭的娃,实在没法子啊!”

“再挖会儿吧,我们多留意着,一有动静就跑。”

夏沐看着众人眼底的坚持,又劝了几句:

“可野猪要是再回来怎么办?

命要是没了,再多钱也没用啊!”

可那中年汉子只是苦笑着摇头:

“姑娘,我们也知道危险,可家里的娃还等着米下锅呢。

这寒冬腊月的,除了挖冬笋,也没别的活计能挣点嚼谷。

要是今天挖不够,明天孩子就得饿肚子。”

老汉也跟着说:

“夏菩萨,您心肠好,我们知道。

可这日子难啊,只能赌一把了。

您要是怕,就先跟袁爷出去吧,我们再挖会儿就走。”

夏沐看着他们布满老茧的手、冻得通红的脸颊,心里又酸又无奈。

她知道,这些人不是不怕死,只是被生活逼得没了退路。

最终,她也只能作罢,叮嘱道:

“那你们一定要多加小心,一有动静就赶紧跑,别硬扛。”

众人连忙点头应下,又埋头在竹林里搜寻冬笋的踪迹。

夏沐没办法,只能跟着袁武往竹林外走。

刚走出竹林,一阵寒风刮来,夏沐才后知后觉地感到一阵劫后余生的后怕。

她拍了拍胸口,指尖还带着刚才的颤抖,对袁武说:

“刚才真是太吓人了,还好那野猪没冲出来。”

袁武也松了口气,收起佩刀:

“是啊,刚才情况确实凶险。

这山林里的野猪性子烈,要是真发起疯来,咱们这几个人还真不好对付。”

夏沐想起那些还在竹林里的难民,忍不住问道:

“袁武,你说他们怎么就不肯走呢?

明明那么危险,就为了挖几根冬笋,值得吗?”

袁武叹了口气,眼神里满是理解:

“东家,您出身好,没受过这苦,可能不懂。

对咱们来说,能安稳过日子就好,可对那些难民来说,能让家里人不挨饿,就是最大的心愿了。

这寒冬里,找份能挣钱的活计太难了,挖冬笋虽然危险,可好歹能换点钱买粮食,他们也是没办法才冒险的。”

夏沐听着,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两人坐上马车,往城里赶去。

一路上,夏沐脑子里满是冬笋的影子。

和烂大街的春笋不同,冬笋可是好东西啊!

春笋到了春天随处可见,采挖难度极低,但同样的,春笋口感也比冬笋差了些。

春笋本身的涩味和草轻味很重,哪怕是经过多次焯水,也无法完全去除。

而冬笋肉质鲜嫩,不管是炖肉还是炒菜,都格外美味。

正经的冬笋很少出现在市场上,原因很简单,太费人工了。

挖冬笋不仅要在竹林里仔细找,还得挖土才能找到藏在土里的冬笋,耗费的功夫比采别的食材多太多,所以很少有人愿意专门去挖来卖。

要是把冬笋做成菜品,肯定能吸引不少客人。

夏沐越想越觉得可行,立刻叫来林大田:

“大田,你去打听打听,咱们这城里有没有卖冬笋的?

要是有,问问价格怎么样,顺便买两根回来让我看看。”

林大田很快就回来了,笑着说:

“东家,有!!

昌平街有个铺子卖冬笋,我问了,一根一斤左右的冬笋,要4文钱。

也有个头稍小一点的,只要3文。”

说完,林大田取出两根个头不同的冬笋。

冬笋的价格比普通的蔬果要贵一些,不过价格却不算太高,如果与现代的冬笋相比更是相当便宜。

夏沐握着那两根裹着湿润泥土的冬笋,指尖还能触到笋衣粗糙的纹理,心里满是期待。

她没多耽搁,趁着没人注意,她转身就通过时空门回了现代。

夏国文正教着黄小衣以及阿禾制作蒸鱼酱油。

见到夏沐回来,连忙笑着开口:

“沐沐回来啦?今天怎么这么早——”

话还没说完,目光就落在了夏沐手里的两根冬笋,眼睛瞬间亮了,

“这是……冬笋?”

夏沐笑着把冬笋递过去:

“爸,您瞧瞧,新鲜着呢。”

夏国文仔细检查了一下,又掂了掂分量,语气里满是惊喜:

“这玩意在市场上可金贵了,不是熟门熟路的,根本买不着。”

“每年冬天就那么一小段时间有,肉质嫩得很,不管是炒还是炖,都鲜得能掉眉毛。”

“之前我跟老伙计去乡下收菜,人家才送了我两根,你妈念叨了好几天想再吃呢。”

“你这是从明朝那边弄来的?”

夏沐点点头:

“对,一根菜4文,简直就是白菜价。”

“爸,您看这冬笋能做啥菜?”

夏国文眼睛一眯,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既然有两根,就刚好做成两个口味的。”

“我先做个油焖冬笋,再炖个冬笋鸡汤,让你们好好尝尝鲜。”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