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毕业后打工日记 第688章 六八八

2020年6月14日

昨夜的雨直到天将破晓才渐渐停歇。屋瓦上的水珠还在滴滴答答落下,院子里积了一层薄薄的水,泥土的腥气混着青草味,在清晨的风里弥散开来。窗外的天空并不明朗,云层低垂,像还在酝酿着什么。

我一夜没睡安稳。雨点敲在屋顶的声音,像是打在心口,重重的,让人无法忽略。每一次雨声变急,我都忍不住翻身,似乎秧苗就在眼前被冲倒。直到天色微亮,雨声才缓和下来,我才在困意里迷糊了片刻。

推门而出,院子泥泞,鸡窝边的草地全被浸透,鸡们小心翼翼地踱步,不时抖动翅膀,溅起一片水花。父亲已经在院子里,他的衣裳还沾着雨点,看得出他天没亮就去过田里。他见我出来,抿着嘴点点头,低声道:“雨停了,总算没再扩大。”

我心里一松,连忙问:“田里的秧苗呢?”

父亲沉吟片刻,才开口:“有些被压弯了,不过还算能立住根。”

这句话像是一剂定心丸,我连忙抓起院角的竹笠,跟着父亲再往田里去。

沿途的小路泥泞不堪,昨夜雨水冲刷出一道道沟痕,踩上去鞋子立刻陷下去,拔起时发出“噗嗤”的声音。空气里湿气很重,仿佛连呼吸都带着水。

走到田头,昨夜我们辛苦清理过的沟渠发挥了作用,水并没有完全淹没秧苗,只是留下了一层浅浅的积水。秧苗有的倾斜着,有的几乎被压在泥里,却顽强地挺着绿叶,像在拼命呼吸。我蹲下仔细看,发现根须仍牢牢抓着泥土,那一刻心里的担忧少了几分。

父亲俯身扒开沟渠,又用锄头捅开一处淤塞的地方,水“哗啦”流走。他直起腰,长出了一口气:“老天爷这次算是留了条活路。”

我望着他额头的汗水与泥水交织,心里忽然涌上一股复杂的情绪。生活的艰辛常常让人觉得力不从心,可偏偏就是在这样反复的考验中,人还是要硬着头皮撑下去。

没过多久,阿强也来了。他肩上扛着锄头,神色疲惫,眼睛里却闪着光:“我家的田也还好,多亏昨天咱们提前挖了沟。”

我们三个又开始在田里忙碌,把雨水冲下来的杂草和淤泥清理出来,让沟渠更顺畅。太阳渐渐爬上来,湿热的气息被烘托得更浓,汗水很快就打湿了衣襟。可这一次,我心里并没有那种压抑的窒息感,反而像是在泥泞里看见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中午回到家,母亲已经把饭菜端上桌。今日的菜式简单:南瓜粥、炒青菜,还有昨夜剩下的鱼汤。父亲难得喝了半碗粥,放下勺子时,眼角浮现了一点笑意。他抬头看向我和母亲:“只要天能放晴,庄稼就有得救。”

母亲抹了抹额头的汗,轻声道:“但愿老天别再闹腾。”

屋子里安静了片刻,只有碗筷碰撞的声音。我看着父母脸上的表情,忽然生出一种熟悉的心疼。他们一辈子都活在这种对天的担忧里,盼雨又怕雨,等晴又怕旱。所有的情绪都绑在庄稼上,无法选择,只能承受。

午后,天气渐渐放晴,空气虽然湿热,却比昨夜的压抑好得多。我拿了一把旧竹椅,搬到院子里的葡萄架下坐着。阳光透过叶片洒下斑驳的影子,风里带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我拿出那本旧课本,随手翻看,书页里夹着的那片枯叶仍静静躺着。

看着它,我忽然想到昨夜秧苗在雨水里的模样。它们虽被压弯,却还抓着泥土不肯松开,就像这片叶子,即使早已枯干,仍在书里留下完整的形状。或许,这就是坚持的意义吧。

阿强从院外探头进来,手里提着一袋刚拔的萝卜,喊我帮忙洗干净。他一边洗,一边抱怨昨夜没睡好:“雨声太大,老妈翻来覆去吵得我心慌。”

我笑着回道:“你不也一样?一夜都在担心田里的秧苗吧。”

他愣了一下,随即嘿嘿笑出声:“是啊,没办法,咱都是庄稼人的命。”

傍晚时分,村子里渐渐热闹起来。孩子们跑到田埂上追逐打闹,妇女们在井边洗衣服,拍打声与笑声交织。男人们或在修理农具,或聚在树下聊着今天的情况。雨后的空气虽然依旧潮湿,但多了几分活力。

我跟父亲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忽然开口:“你是不是也觉得,比起城里,这里太苦太累?”

我怔了一下,不知如何回答。父亲见我沉默,摇了摇头:“不怪你。这种生活,没经历过的人,哪里会懂?”

我想起这些日子的日日夜夜,想起在田里流过的汗,也想起夜深人静时的担忧。是的,这样的生活不轻松,可它又真实得让人心安。

我看向父亲,认真地说:“虽苦,但我愿意留下来陪你们。”

父亲愣住了,半晌才轻轻嗯了一声,声音低沉,却透着一种释然。

夜里,我在油灯下写下今日的日记:

“第八十六天。昨夜的雨持续到天明,所幸沟渠未被完全堵塞,田里秧苗虽被压弯,却仍有生机。今日与父亲、阿强一同清理淤泥,汗水与泥水交织,却换来一丝希望。雨后的空气虽闷,但人心里像透了口气。生活的考验仍在继续,可我明白,只要不放弃,泥泞中也能走出一条路。”

写到这里,我停下笔,听着窗外的虫鸣与远处的犬吠声,心里竟然有一种久违的平静。

然而,抬头望向窗外的天空,我还是注意到西边的云层里闪过了一丝电光。

心头一紧:老天爷,究竟还要怎样考验我们?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