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第262章 李逵独身赴凌州

李逵只知道凌州在济州府的北边,便背着包袱直奔北城门。

已经是亥时了,城门已经关闭。

“开门,把门开开。”

“看不到天已经黑了吗...妈的...”

守卫城门的小头目,听到有人让开城门,嘴里骂骂咧咧的从门房里出来。

出来一看是李逵,立刻把那句骂人的话吞进了嘴里。

谁能不认识李逵,这位可是真正的大爷,一瞪眼那就是要杀人的。

小头目不敢怠慢,赶忙小跑着迎了出来。

“李爷,您有事?”

“我要出城。”

那名小头目有点犯难地说道:“李爷,您出城做什么?”

李逵一瞪眼:“做什么...拉屎。”

“啊!”

那名小头目是哭笑不得,“李爷,您拉屎...城里没有茅房吗?”

“城里...城里的茅房我用不习惯,只能去外边。”

小头目也不傻,这明摆着就是说瞎话:“李爷...那您有官凭路引吗?”

李逵挠了挠后脑勺,嘟囔道:“那个...忘记带了。”

小头目陪着笑:“李爷...那就...有点为难小人了。”

在宋朝,虽然商业发达,夜市兴盛,但宵禁制度依然是存在的。

只是相比唐代,宵禁时间可能有所缩短,城市生活更加活跃。

在宋朝,晚上城门确实会关闭,而且普通人在夜间一般是不能随意出城的。

另外,宋朝对四个城门也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宋朝不但继承了前代的"宵禁"制度,而且城市也实行严格的开闭城时间:

白天:日出后开城门,日落后关城门

夜晚:实行宵禁,鼓声响起后禁止在街道通行

特殊情况:有紧急公务、疾病、丧事等特殊情况,需持官方通行凭证并经守门官查验。

对于普通人出城也有规定:

白天:可以自由出入,但需接受城门检查

夜晚:原则上禁止通行,违反者可能被拘留或处罚

特殊人群:官员、信使、军人等因公夜间出行,需持相关凭证

另外,在对城门的管理上,地区不同管理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比如:都城开封、临安:管理最为严格,城门守卫森严。

边防重镇:出于军事安全考虑,管控更严格。

一般州县:管理相对宽松,但基本制度相同。

晁盖攻占济州府后,也基本上延续了宋朝官方的这些管理制度。

小头目见李逵瞪圆了眼,手已经按在了板斧柄上,吓得腿肚子直哆嗦。

这位爷可是真敢砍人的主儿,前些日子在街上就因一个小贩不小心撞了他,差点把人家摊子都给劈了。

“李爷息怒,息怒...”

小头目赔着笑脸,“要不这样,您稍等片刻,容小的去请示一下上头?”

李逵一听要请示,顿时急了:“请示个鸟!俺铁牛出城拉泡屎还要请示?你是不是活腻了?”

说着就往前逼近了一步,那小头目吓得连连后退,险些摔倒。

旁边一个老兵见状,忙上前打圆场:“李爷,您别动怒。这样,小的给您开条缝,您快去快回,可别走远了。这城外晚上不太平,听说最近有狼群出没。”

李逵一听正中下怀,却故作不耐烦:“啰嗦什么!快开门!”

老兵对小头目使了个眼色,小头目这才不情不愿地吩咐守门士兵:“开条缝,让李爷出去。”

沉重的城门“吱呀”一声开了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李逵二话不说,侧身钻了出去。

“李爷,您可快点回来啊!”

小头目在门内喊道。

李逵头也不回地摆摆手:“知道啦!拉完就回!”

在延续官府对一座城池管理的制度下,晁盖实行的是内紧外松的政策,对济州府的城门管理相对比较松,只是日出开城门,日落管城门。

如果晚上有特殊的情况,经过查实后并且确认后,凭借官府的官凭路引,甚至街道开的证明,都是可以出城的。

不过,一般情况下,普通的老百姓也很少有晚上出城门的,没有人愿意找这个麻烦。

相反,济州府里的管理就比较严格,施行军事管制与治安巡逻:

城市设有“厢”作为基层管理单位,配备厢典、街子、巡检等人员,负责治安、纠察、巡逻等事务。

而且,整个济州府的防御,由史文恭率领五百梁山精锐负责。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对周边的乡镇和州府传递一个信号,济州府非常安定,欢迎各地的客商往来做生意。

所以,李逵也就比较容易的出了城门。

一出城门,李逵立刻变了脸色,嘿嘿一笑,大步流星地往北走去。

他哪里是要拉屎,分明是要独自前往凌州,给那什么“水火二将”点颜色看看。

“哼,不让俺去,俺偏要去!等俺砍了那俩鸟人的头,看哥哥们还说不说俺铁牛没用!”

此时已是亥时三刻,月色朦胧,星光稀疏。

李逵借着微光,沿着官道一路向北。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