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东将军蔡佑下马跟敌人干仗,身边人劝他赶紧上马,万一有个啥突发情况也好跑路,蔡佑生气地说:“丞相待我就跟亲儿子似的,今天我哪能贪生怕死!”说完就带着身边十多个人一起大声呼喊,冲向了东魏的士兵,这一顿打,杀伤了不少敌人。东魏的人把他们围了十几层,蔡佑拉开弓,箭在弦上,对着四面八方抵抗。东魏这边找了些穿着厚甲、拿着长刀的人直接冲过去要抓他,等敌人离蔡佑大概三十步远的时候,身边人又劝他赶紧射箭,蔡佑说:“咱们的命可就系在这一箭上了,哪能随便射!”等敌人到了十步左右,蔡佑才射箭,敌人直接就被射中倒下了,东魏的兵这才稍微往后退了点,蔡佑就慢慢带着人撤回来了。
西魏皇帝到了恒农,结果恒农的守将早就弃城跑了,之前俘虏的那些东魏士兵在恒农的,居然一起关起门来抵抗。丞相宇文泰带兵攻打,拿下了恒农,杀了几百个带头闹事的。蔡佑在恒农追上了宇文泰,晚上见到宇文泰,宇文泰说:“承先(蔡佑字承先),你来了,我就没啥可担心的了。”宇文泰被吓得睡不着觉,枕着蔡佑的大腿,这才安心睡去。蔡佑每次跟着宇文泰打仗,总是冲在士兵前面。打完仗回来,其他将领都争着表功,蔡佑却啥都不说。宇文泰每次都感叹:“承先嘴上不说功劳,这功劳我得替他说。”宇文泰留下王思政镇守恒农,任命他为侍中、东道行台。
西魏向东出兵的时候,关中留守的兵不多,之前抓的那些东魏士兵分散在民间,听说西魏打了败仗,就想着造反。李虎等人回到长安,一时也想不出啥办法,就和太尉王盟、仆射周惠达等人带着太子元钦到渭北驻扎。这时候老百姓开始互相抢劫,关中乱成了一锅粥。于是沙苑之战俘虏的东魏都督赵青雀,还有雍州平民于伏德等人就造反了,赵青雀占据了长安的子城,于伏德守住咸阳,和咸阳太守慕容思庆各自收拢投降的士兵,抵抗西魏回来的军队。长安大城的老百姓一起抵抗赵青雀,每天和他打仗。大都督侯莫陈顺去攻打叛军,多次打败他们,叛军都不敢出城了。侯莫陈顺是侯莫陈崇的哥哥。
扶风公王罴镇守河东,他大开城门,把所有士兵召集起来说:“现在听说大军失利,赵青雀又造反,大家好像都没了坚守的心思。我王罴受了重任在这儿,就是要以死报恩。有能跟我一条心的,咱们就一起坚守;要是害怕城被攻破,想走的也随便。”大家听了他这话,都没了二心。
西魏皇帝留在阌乡。丞相宇文泰觉得士兵和马匹都又累又疲,不能急着前进,而且觉得赵青雀这些人就是一群乌合之众,翻不起啥大浪,就说:“我到了长安,带着轻骑兵过去,他们肯定得乖乖投降。”通直散骑常侍吴郡的陆通劝他说:“这些叛军谋划造反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肯定不会改邪归正。就像蜜蜂、蝎子,虽小但有毒,哪能轻视!而且叛军还造谣说东边的敌人要来了,现在要是带轻骑兵过去,老百姓会以为是真的,更得惊慌失措。现在咱们军队虽然疲惫,但精锐还是不少的。凭您的威望,带着大军过去,还怕打不败他们!”宇文泰听了他的建议,带兵往西进发。老百姓看到宇文泰来了,那叫一个又悲又喜,男男女女都互相庆贺。华州刺史宇文导带兵去袭击咸阳,杀了慕容思庆,抓住了于伏德。然后向南渡过渭水,和宇文泰一起攻打赵青雀,把他打败了。太保梁景睿因为生病留在长安,居然和赵青雀勾结,宇文泰知道后就把他杀了。
东魏太师高欢从晋阳带着七千骑兵到了孟津,还没渡河呢,听说西魏军队已经撤退了,就渡过黄河,派其他将领去追西魏军队,追到崤山,没追上就回来了。高欢去攻打金墉城,长孙子彦弃城逃跑,还把城里的房子都烧光了,高欢就毁掉金墉城回去了。
东魏迁都邺城的时候,主客郎中裴让之留在了洛阳。独孤信战败后,裴让之的弟弟裴诹之跟着丞相宇文泰进了关中,当了大行台仓曹郎中。高欢就把裴让之兄弟五人都抓了起来,裴让之说:“以前诸葛亮兄弟,一个在吴,一个在蜀,都各自尽心尽力。何况我老母亲还在这儿,不忠不孝的事,我肯定不会干。您要是诚心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真心归附;要是总猜忌别人,那可就离成就霸业远了。”高欢听了,就把他们都放了。
九月,西魏皇帝进入长安,丞相宇文泰回到华州屯兵。
东魏大都督贺拔仁去攻打邢磨纳、卢仲礼等人,把他们平定了。
卢景裕本来是个儒生,太师高欢把他放了,还把他请到家里,让他教自己的几个儿子。卢景裕讲起学问来特别精深微妙,有时候跟人辩论,对方可能会诋毁呵斥他,甚至大声厉色,说话很不客气,但卢景裕依旧神色庄重,风度不变,不慌不忙地跟对方你来我往,让人挑不出毛病。他这人性格清静,当官的路上起起伏伏,但从来没有因为得失而表现出啥情绪。穿着破衣服,吃着粗茶淡饭,还特别坦然自在,整天都端庄严肃,就像在接待宾客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