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时候,当地的世家大族,好多都和穆泰等人一起谋划叛乱,只有于烈他们一族完全没掺和这事,皇帝因此越发看重于烈。皇帝考虑到北方酋长和那些作为人质的王子们怕热,就允许他们秋天来洛阳朝拜,春天再回部落,当时的人把他们叫做“雁臣”。
三月己酉日,北魏皇帝往南到了离石,叛乱的胡人请求投降,皇帝下诏赦免了他们。
夏天四月庚申日,皇帝到了龙门,还派人去祭祀夏禹。癸亥日,到了蒲阪,祭祀虞舜。辛未日,抵达长安。
北魏太子元恂被废之后,挺后悔自己之前的行为。结果御史中尉李彪偷偷上表说元恂又和身边人谋划造反,北魏皇帝就派中书侍郎邢蛮和咸阳王拓跋禧,带着诏书和毒酒到河阳,赐元恂死,就用普通棺材、平常衣服收敛了他,埋在了河阳。
癸未日,北魏大将军宋明王刘昶在彭城去世,朝廷给他追加九锡,用特别的礼仪安葬。
五月己丑日,北魏皇帝往东返回,乘船从渭水进入黄河。壬辰日,派人在丰京祭祀周文王,在镐京祭祀周武王。六月庚申日,回到洛阳。
壬戌日,北魏征调冀、定、瀛、相、济五州二十万兵马,打算入侵南朝。
北魏穆泰造反的时候,中书监魏郡公穆罴参与了谋划,大赦之后事情败露,被削去官爵成为平民。穆罴的弟弟司空穆亮把府中事务交给司马慕容契,上表弹劾自己,北魏皇帝下诏安慰他,不同意他的请求;穆亮一直坚持请求,癸亥日,皇帝才允许穆亮退位。
丁卯日,北魏把军队分成六部分,安排好出征和留守的人员。
秋天七月甲午日,北魏立昭仪冯氏为皇后。皇后想收养太子元恪;元恪的母亲高氏从代地前往洛阳,在共县突然去世。
戊辰日,北魏任命穆亮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冀州刺史。
八月丙辰日,北魏下诏全国戒严。
壬戌日,北魏封皇子元愉为京兆王,元怿为清河王,元怀为广平王。
追尊景皇的生母王氏为恭太后。甲戌日,北魏在华林园讲习武事;庚辰日,大军从洛阳出发。让吏部尚书任城王拓跋澄留守;任命御史中丞李彪兼任度支尚书,和仆射李冲一起处理留台事务。任命彭城王拓跋勰为代理中军大将军,拓跋勰推辞说:“无论关系亲近疏远都任用,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我是什么人呀,频繁地受到恩宠任命!以前陈思王曹植请求官职却没被允许,我没请求却得到了,这待遇的差距咋这么大呢!”北魏皇帝大笑,拉着拓跋勰的手说:“曹家兄弟因为才华名声相互猜忌,我和你是以道德相互亲近。”
南齐派军主、直阁将军胡松协助北襄城太守成公期驻守赭阳,军主鲍举协助西汝南、北义阳二郡太守黄瑶起驻守舞阴。
北魏任命氐族首领杨灵珍为南梁州刺史。杨灵珍献出整个州投降南齐,把他的母亲和儿子送到南郑当人质,还派他弟弟婆罗阿卜珍率领一万多步兵和骑兵袭击北魏武兴王杨集始,杀了杨集始的两个弟弟杨集同、杨集众;杨集始走投无路,请求投降。九月丁酉日,北魏皇帝任命河南尹李崇为都督陇右诸军事,率领几万兵马去讨伐杨灵珍。
当初,北魏迁都洛阳后,荆州刺史薛真度劝北魏皇帝先拿下樊城、邓县。薛真度带兵攻打南阳,被太守房伯玉打败。北魏皇帝很生气,觉得南阳就是个小郡,下定决心一定要灭掉它,于是带兵前往襄阳;彭城王拓跋勰等三十六支军队前后相继,号称有百万大军,那阵仗,简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辛丑日,北魏皇帝留下各位将领攻打赭阳,自己带兵南下;癸卯日,到了宛城,夜里袭击外城,把外城攻下来了。房伯玉据守内城。北魏皇帝派中书舍人孙延景对房伯玉说:“我现在要统一天下,可不像以前冬天来春天走。要是攻不下,我绝对不回北方。你这座城正对着我的御驾,肯定得先拿下;长的话一年,短的话一个月。你是封侯还是被砍头,就看你咋选了,你可得好好想想!而且你有三条罪状,现在让你知道:你以前侍奉齐武帝,受到特别的恩宠,却不能对他的仇人尽忠效命,这是第一条罪;之前薛真度来,你打伤了我的小股部队,这是第二条罪;现在我御驾亲征,你还不投降,这是第三条罪。”房伯玉派军副乐稚柔回应说:“听说您要攻城,肯定想势在必得。我就是个普通人,能对抗您这么大的威风,也算是死得其所了!我受齐武帝提拔,咋敢忘恩呢!但继位的君主失德,您继承大统,这不是百姓的期望,也是违背了武皇的遗愿;所以我一心尽忠,不敢有失。之前你们北方军队深入,骚扰边境百姓,我就激励将士履行职责。从我的角度看,不应该被指责。”
宛城东南角沟上有座桥,北魏皇帝带兵过桥。房伯玉派了几个勇士,穿着花衣服,戴着虎头帽,藏在桥洞下,突然冲出来攻击,把北魏皇帝的人和马都吓了一跳;皇帝赶紧叫来射箭厉害的原灵度,一箭把勇士射死,这才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