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纪四,从公元431年(辛未年)到公元435年(乙亥年),共五年。
元嘉八年(公元431年,辛未年)
开春正月初一,燕国直接放了个大招,宣布大赦天下,还把年号改成了“大兴”,这波操作是想搞个新开始啊。
正月十五这天,檀道道济带着人马从清水出发去救滑台,结果碰上北魏的叔孙建和长孙道生拦路。转天,檀道济大军到了寿张,迎面撞上北魏的安平公乙谢眷。檀道济一点没怂,带着宁塑将军王仲德、骁骑将军段宏直接开干,把对方摁在地上摩擦,之后一路追着打,到高梁亭的时候,还把北魏的济州刺史悉烦库结给斩了,这波战斗力属实在线。
那边夏国的老大攻打秦国将领姚献,轻松拿下;接着派他叔父北平公韦伐带一万多人去围攻南安。南安城里惨到不行,粮食吃光了,都开始人吃人。秦国的几个大官——侍中、征虏将军出连辅政,侍中、右卫将军乞伏延祚,吏部尚书乞伏跋跋,全都翻墙跑路投奔夏国了。秦王暮末实在没招了,带着棺材主动投降,连同一并被抓的沮渠兴国一起被送到上邽。秦国太子司直焦楷跑到广宁,哭着对他爹焦遗说:“老爹你受国家重用,手握重镇兵权,现在国家都没了,咱能不带着大伙起兵报仇吗?”焦遗叹气:“现在皇上都落人手里了,我不是怕死忘义,要是硬拼,反而会害死他。不如找个王族里的贤能之人当老大,再出兵讨伐,或许还有希望。”焦楷于是召集人马立誓,二十天就来了一万多人,结果赶上焦遗去世,他一个人撑不起来,只好跑到河西去了。二月初七,朝廷任命尚书右仆射江夷当湘州刺史。
檀道济这边继续推进到济水,二十多天里跟北魏干了三十多架,大多时候都赢了。可到了历城,叔孙建他们玩阴的,派轻骑兵抄后路、烧粮草。檀道济大军没吃的了,没法前进。这就给了安颉、司马楚之机会,他们专心攻打滑台,北魏老大还派了楚兵将军王慧龙来帮忙。朱修之在滑台守了好几个月,粮食吃光了,跟士兵们一起烤老鼠吃。二月初十,北魏终于攻破滑台,抓了朱修之和东郡太守申谟,还俘虏了一万多人。这申谟还是申钟的曾孙呢。
二月二十二,北魏老大回到平城,大摆庆功宴,还去庙里告慰祖先,将帅和百官都受了赏,士兵们被免了十年赋税,这波福利给得够意思。
这时候北魏南部闹大水,好多老百姓饿死了。尚书令刘絜跟北魏老大说:“最近边境老打仗,皇上您带兵亲征,老天爷保佑咱打赢了,大伙都受了赏赐。但地方上的老百姓,虽然没上战场,可种地养蚕供应军需,这才是国家根本啊。现在太行山以东遭了水灾,得可怜可怜他们,好好安抚一下。”北魏老大听了,免了全国一年的租赋。
檀道济这边粮食彻底没了,从历城往回撤。有士兵跑过去投降北魏,把情况全说了。北魏军队追上来,檀道济的人慌得一批,眼看就要崩溃。檀道济连夜想出骚操作:让士兵们量沙子,边量边喊数,最后把剩下的一点米撒在沙子上。天亮后北魏兵一看,以为檀道济粮草还多着呢,觉得投降的人在撒谎,把他给斩了。当时檀道济人少,北魏人多,骑兵把他们团团围住。檀道济却让士兵们都穿上铠甲,自己穿着白衣服坐车,慢悠悠地带兵出来。北魏兵以为有埋伏,不敢逼近,慢慢退了,檀道济居然全军安然返回,这心理素质绝了!
青州刺史萧思话听说檀道济回来了,吓得想放弃地盘跑路,济南太守萧承之拼命劝他,他不听。二月二十六,萧思话弃城跑到平昌;参军刘振之在邳城驻守,听说后也弃城跑了。结果北魏兵根本没来,可东阳城的物资储备已经被老百姓烧光了。萧思话因此被召回治罪,关在了尚方监。
燕王把夫人慕容氏立为王后。
三月初一,北魏的安颉等人回到平城。北魏老大佩服朱修之坚守气节,任命他为侍中,还把宗族的女儿嫁给了他。
当初皇上派到彦之出兵时,告诫他:“要是北魏出兵,在他们没到之前,直接进黄河;要是他们不动,就留在彭城别前进。”后来安颉抓到宋朝俘虏,北魏老大才知道这话。他对大臣们说:“你们之前说我用崔浩的计策是错的,吓得拼命劝阻。那些总打胜仗的人,一开始都觉得自己比别人牛,到最后才发现根本比不上啊。”
司马楚之上书说各地已经平定,请求大举进攻宋朝,北魏老大觉得军队打了太久仗太累,没同意。征召司马楚之当散骑常侍,任命王慧龙为荥阳太守。
王慧龙在荥阳待了十年,又搞农业又抓军事,业绩突出,有一万多家来归附。皇上想给北魏使坏,就散播谣言:“王慧龙觉得自己功高职位低,想引宋朝军队入侵,还打算抓住司马楚之叛变。”北魏老大听说后,给王慧龙发诏书:“刘义隆怕你像怕老虎一样,想害你,我心里有数。这些谣言,你别往心里去。”皇上又派了个叫吕玄伯的刺客去杀他,说“拿到王慧龙的头,封二百户男爵,赏一千匹绢”。吕玄伯假装投降,请求屏退旁人有话要说。王慧龙起了疑心,让人搜他怀里,找出一把短刀。吕玄伯磕头求死,王慧龙却说:“各为其主罢了。”把他放了。手下人劝道:“宋朝人不会罢休的,不杀吕玄伯,以后还会有麻烦。”王慧龙说:“生死有命,他还能害得了我?我用仁义当盾牌,怕啥!”最终还是放了吕玄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