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第729章 高祖武皇帝

宋纪一,从公元420年(庚申年)到公元423年(癸亥年),共四年。

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庚申年)

年初,正月的时候,北魏皇帝回宫。与此同时,西秦王乞伏炽磐立儿子乞伏暮末为太子,还让他兼任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然后来了个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弘。

这边,宋王刘裕想接受禅让当皇帝,但不好意思直说。于是就请大臣们吃饭,吃饭的时候慢悠悠地说:“桓玄那时候篡位,晋朝的天下其实就已经没了。我带头起义,复兴了晋室,又南征北伐,平定了四方,功劳大大的,所以才接受了九锡。现在我年纪大了,地位也这么高,俗话说‘树大招风’,这么下去怕是不能长久安稳。我就想着把爵位啥的都还回去,回京城养老算了。”大臣们听了,就知道一个劲儿夸他功德,压根没明白他啥意思。晚上散席后,中书令傅亮往回走,半道上突然反应过来了。可这时候宫门已经关了,他赶紧敲门求见宋王。宋王开门见他,傅亮进来就说:“我得赶紧回京城一趟。”宋王一听就懂了,也不多问,就问:“你要带多少人护送?”傅亮说:“几十个人就行。”说完就告辞走了。傅亮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夜里,他看见天上有彗星划过,一拍大腿感叹:“我以前一直不信天象啥的,今儿个看来还真有点准啊。”傅亮到了建康,四月的时候,就征召宋王进京辅佐。宋王让儿子刘义康当都督豫、司、雍、并四州诸军事,兼任豫州刺史,镇守寿阳。刘义康年纪还小,宋王就任命相国参军南阳人刘湛当长史,帮忙处理府州事务。这刘湛从小就有当大官治理天下的志向,还经常把自己比作管仲、诸葛亮。他书读得不少,就是不爱写文章,也不喜欢跟人瞎聊,宋王可看重他了。

五月,乙酉日,北魏给宣武帝改谥号为道武帝。

北魏这边,淮南公司马国璠和池阳子司马道赐密谋叛国,司马文思告发了他们。庚戌日,北魏皇帝就把司马国璠和司马道赐给杀了,还赐给司马文思郁林公的爵位。这事儿还牵连了平城的不少豪杰,几十个人被灭族,章安侯封懿的儿子封玄之也在名单里。北魏皇帝因为封玄之是前燕的旧贵族,就想留他一个儿子的命。封玄之说:“我弟弟的儿子封磨奴早年没了爹,求求您留他一命。”于是北魏皇帝就杀了封玄之的四个儿子,留下了封磨奴。

六月,壬戌日,宋王到了建康。傅亮暗示晋恭帝把皇位让给宋王,还把诏书都写好了给晋恭帝,让他抄一遍。晋恭帝倒是挺痛快,拿起笔就说:“桓玄那时候,晋朝就没天下了,多亏刘公又延续了将近二十年。今天这事儿,我本来就心甘情愿。”说完就在红纸上抄了诏书。

甲子日,晋恭帝搬到琅邪王府,官员们都去告别,秘书监徐广哭得那叫一个伤心。丁卯日,宋王在南郊筑坛,登基当了皇帝。仪式结束后,从石头城准备好皇帝仪仗进入建康宫。徐广又哭了,侍中谢晦就说:“徐公,您是不是有点过头了?”徐广说:“您是宋朝的开国功臣,我是晋朝的遗老,咱俩感受能一样嘛。”这徐广是徐邈的弟弟。新皇帝刘裕到了太极殿,大赦天下,改了年号。以前那些被乡里舆论批评的事儿,都一笔勾销,大家重新开始。

裴子野评论说:以前舜接受尧的禅让,流放了四个坏人;周武王灭了商朝,把商朝的顽固分子迁到洛阳。天下的坏人都一样,就这么把乡里舆论批评的事儿都给抹了,有点过分啊!

新皇帝封晋恭帝为零陵王,给他的待遇仿照晋初的规矩,让他住在原来的秣陵县,派冠军将军刘遵考带兵保护他。晋恭帝的褚皇后也被降为王妃。

庚午日,任命司空刘道怜为太尉,封长沙王。追封司徒刘道规为临川王,让刘道怜的儿子刘义庆继承他的爵位。其他功臣像徐羡之等人,也都升官的升官,进爵的进爵。

还追封刘穆之为南康郡公,王镇恶为龙阳县侯。皇帝刘裕感叹说:“要是刘穆之没死,肯定能帮我治理天下。真是‘人要是没了,国家都得遭殃’啊!”又说:“刘穆之死了,别人都开始小看我了。”

接着立皇子桂阳公刘义真为庐陵王,彭城公刘义隆为宜都王,刘义康为彭城王。

己卯日,把《泰始历》改成《永初历》。

北魏皇帝去了翳犊山,又到了冯卤池。听说刘裕称帝了,赶紧派人把崔浩叫来,说:“你当年说的话应验了,我今天算是信了老天爷的安排。”

秋天,七月,丁酉日,北魏皇帝去了五原。

甲辰日,皇帝下诏书,任命凉公李歆为都督高昌等七郡诸军事、征西将军、酒泉公;任命西秦王乞伏炽磐为安西大将军。

交州刺史杜慧度攻打林邑,把林邑打得落花流水,杀了对方一大半人。林邑赶紧投降,之前被抢去的人也都给送回来了。杜慧度在交州治理得那叫一个细致,就跟治家似的,老百姓又怕他又爱戴他,城门晚上都不用关,路上东西丢了都没人捡。丁未日,北魏皇帝到了云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