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阳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张父神色郑重地带着二哥刘全前往寺庙相看。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丝丝清爽。刘全在张父的带领下,怀着紧张与期待的心情来到了寺庙。寺庙里香烟袅袅,信徒们虔诚地祈祷着。
李三妹身着一袭素雅的衣裙,静静地站在一棵古松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她的身上,为她增添了几分朦胧的美感。她面容姣好,五官精致,一双清澈的眼眸透着几分灵动。
刘全远远地望见她,心便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起来。他努力平复着自己的心情,在张父的引领下,缓缓地朝着李三妹走去。
走近时,刘全微微躬身,向李三妹行了一礼,脸上带着略显拘谨的笑容,说道:“李女君,幸会。”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李三妹微微颔首,回了一礼,淡淡地说道:“公子有礼。”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却又带着一丝疏离。
张父和李蓉正夫赵郎君在一旁看着两人相视一笑,赵郎君笑着说道:“孩子们,不必如此拘谨,随意聊聊。”
刘全抬头看向李三妹,试图寻找话题打破这略显尴尬的氛围,然而目光交汇的瞬间,他又慌乱地移开了视线,一时间竟不知该从何说起。
李三妹倒是神色平静,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等待着刘全开口。
过了片刻,刘全终于鼓起勇气,说道:“听闻李女君喜欢做生意,不知是否属实?”
李三妹轻轻点了点头,说道:“略懂一二,让公子见笑了。”
就这样,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气氛虽不热烈,但也在这初次相见中,对彼此留下了最初的印象。
待他们归来之后,张父向众人说道:“那李三妹长相周正,确实称得上是个好妻主。只是在相处过程中,感觉她似乎对我们不怎么热络,态度略显冷淡。不过呢,她对于这桩婚姻倒也并不排斥,声称婚事全由大伯母做主,而她自己并无任何意见。”
我见此情形,私下悄悄地询问二哥,究竟对李三妹是何想法。二哥先是面上一红,羞羞答答了好一阵子,才缓缓说道:“李三妹挺好的,为人很正义,我……我是蛮喜欢的。”
看到二哥这般羞赧的样子,佳佳心中便已然明了,自家二哥这是看上人家了。于是赶忙说道:“那行,二哥你放心,我明日就去镇上找同窗好好打听下此人的情况。”
说完这话,佳佳便急匆匆地去了王晓晓家,找到王晓晓后,将此事和盘托出,然后问道:“晓晓,你是否了解李三妹这个人呀?”
王晓晓皱着眉头,略微思索了一会儿说道:“李三妹现在住在李家祖宅,不过她的父母都在帝都呢。我和她接触不多,对她也实在不了解。依我看,我们不如去问问李兰吧,说不定她能知道得多一些。”
于是,佳佳与晓晓郑重地约定,明日一早便一起前往镇上找李兰问问有关李三妹的情况。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佳佳与晓晓便结伴而行来到了镇上。她们先是直奔李兰家,抬手敲响了那扇朱红色的大门。不一会儿,门开了,李母出现在门口,神色间带着几分无奈说道:“是你们啊,李兰去了学堂。这次县试她未通过,夫子说了,她们几人功课还不扎实,还要去学堂继续学习呢。”
听到李母的话,佳佳和晓晓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有一丝无奈,但很快就坚定下来。
她们沿着熟悉的街道,快步朝着学堂走去。一路上,街边的小贩叫卖声此起彼伏,可她们却无心留意。
终于来到了学堂门口,那扇紧闭的大门显得庄重而肃穆。她们轻轻叩响门环,不一会儿,一位学童前来应门。得知她们也是这边的学生,学童让她们在进去。
她们来到一间教室前,只见李兰正坐在书桌前,眉头紧锁,认真地看着手中的书卷。
佳佳轻轻咳嗽了一声,李兰抬起头来,看到是她们,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情。
佳佳轻轻咳嗽了一声,李兰抬起头来,看到是她们,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情。
“佳佳、晓晓,你们怎么来了?”李兰放下手中的书卷,站起身来,快步走到她们面前。
佳佳忙说道:“李兰,我们此番前来是有事想要请教你。”
李兰微微挑眉,疑惑地问道:“哦?什么事这么着急,还找到学堂来了?”
晓晓赶忙接话道:“是关于李三妹的,我们想向你打听打听她的情况。”
李兰一听,脸上露出恍然之色,“原来是为了她呀。”
佳佳急切地问道:“你快给我们讲讲,你对她了解多少?”
李兰重新坐了下来,示意她们也坐下,然后缓缓说道:“李三妹这个人吧,为人还算正直善良,只是性格有些清冷,不太容易与人亲近。她家里的情况你们应该也知道一些,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她独自住在祖宅。不过,她很有自己的主见,做事情也很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