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秋意已深,晨起时能见到呵出的白气。
东宫丽正殿内,炭火烧得正旺,却驱不散李承乾眉宇间的凝重与一丝压抑的激动。
太子面前的书案上,摊开着夜枭刚刚送达的抄录件。
那是来自岭南白鹭湾货栈的铁证。
那触目惊心的账册,那字里行间透着背叛与贪婪的林邑国书信,尤其是那几张轻飘飘却重若千钧的军弩图纸,像一把把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心上。
“砰!”李承乾一拳砸在案几上,震得笔筒乱颤,“好一个敖彪!”
“好一个鲲鹏会!”
“走私违禁,勾结海盗,里通番邦残害我大唐商队!”
“如今连军国利器都敢觊觎!”
“此獠不除,国法何在?”
“我大唐天威何存?!”太子胸膛剧烈起伏,眼中燃烧着前所未有的决然火焰。
之前廷议的争论,各方势力的权衡,在此刻这血淋淋的铁证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和可笑。
“马周!”他猛地抬起头,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臣在。”马周肃然应道。
“立刻备车,孤要即刻进宫面圣!”李承乾拿起那叠抄录件,小心收好,“将此间所有证据原件封存,随孤一同入宫!”
“另外传令百骑司,岭南方面所有人员,全力配合观察使与市舶使,务必确保人证物证万无一失!”
“再给岭南道观察使去一封密函!”
“告诉他,放手去做,东宫.....便是他的后盾!”
“是,殿下!”马周感受到太子身上那股一往无前的气势,心潮也随之澎湃,立刻转身去安排。
没多久。
两仪殿内,李世民看着儿子呈上的证据,脸色从最初的平静,逐渐变得阴沉,最终化为一片冰冷的怒海。
不过李世民并没有像李承乾那样拍案而起,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中蕴含的风暴,却更加令人心悸。
一份份地仔细翻阅着,当他的手指在触及那军弩图纸时,微微停顿了一下,指尖更是瞬间泛白!
“朕....知道了。”良久,李世民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仿佛殿内的空气都凝固了几分,“承乾,你做得好。”
“若非你坚持,若非……这些证据来得及时。”
“连朕都几乎要被朝中那些老成持重之言蒙蔽了双眼!”
李世民竖着,起身走到巨大的大唐疆域图前,目光锐利如刀般扫过岭南那片广袤的海岸线。
“传旨!”李世民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帝王的威严与杀伐决断,“敖彪及其党羽,罪证确凿,恶行累累,着即锁拿,严惩不贷!”
“凡鲲鹏会核心成员,一体擒拿!”
“命太子李承乾,全权督办此案,岭南道观察使,市舶使及沿线各州府驻军,需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若有徇私舞弊,通风报信者,与案犯同罪!”
顿了顿,李世民这位话昂蒂的语气更加森寒道:“告诉岭南观察使,给朕挖地三尺!”
“朕倒要看看,这敖彪背后,还有哪些牛鬼蛇神!”
“还有那些军弩图纸,是从哪里流出去的,都要一查到底!”
“儿臣,领旨!”李承乾重重叩首,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取而代之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和昂扬的斗志。
圣旨以最快的速度发出,代表着大唐最高意志的雷霆,终于要降临岭南。
可就在圣旨离开长安的第二天。
再次伪装成“秦老爷”的李世民却再次出现在了天上人间。
这一次,他脸上不见了往日的愁容,步伐轻快,眉宇间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以及一丝难以掩饰的畅快。
“赵小友!哈哈哈!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他一进流云轩,便朗声笑道,自顾自地拿起酒壶给自己斟满,“老夫刚刚收到消息,朝廷已经下定决心,要将岭南那伙蠹虫一网打尽!”
“那叫什么鲲鹏会的,这次肯定是是在劫难逃!”
“说起来,这次能如此快下定决断,还多亏了小友你之前的几次提醒啊!”
“老夫真是佩服,佩服!”
赵牧正在摆弄一个新得的结构精巧的沙漏。
闻言,抬起头,他的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和欣喜道:“哦?”
“朝廷终于下定决心了?”
“那这可是社稷之福,百姓之福啊!”
“至于说提醒.....”赵牧说到这儿,却是十分谦逊的笑了笑。
“秦老哥言重了,小子不过是个升斗小民,偶尔发几句牢骚,当不得什么提醒。”
“终归还是陛下圣明,太子殿下决断英明。”
“就算有功,也是秦老哥你.....”
“毕竟把我那些不知所谓的提醒,告知与朝廷得知,还不是因为秦老哥你......”
赵牧语气诚恳,将功劳推得一干二净。
李世民深深看了他一眼,心中更是感慨。
此子立下如此大功,却能这般淡然处之,不居功,不自傲,这份心性,实在难得。
他越发觉得,这个隐藏在市井之中的年轻人,深不可测。
“小友过谦了。”李世民举起酒杯,“来,老夫敬你一杯!”
“若非小友点拨,老夫……那些朝中的至交好友,恐怕还陷在无谓的争论里,如今尘埃落定,这海贸之事,接下来该如何着手,小友可还有高见?”
赵牧与他碰了一杯,沉吟道:“乱局平定之后,首重恢复秩序,重建信誉。”
“朝廷当尽快明确海商律法,简化通关手续,让守法商人能安心赚钱。”
“其次,便是此前提过的,水师力量必须加强。”
“加强海疆巡航护卫,震慑屑小。”
“再者……”赵牧放下酒杯,目光似乎看向了更远的地方:“岭南乃至整个南海,物产丰饶,远不止香料一项。”
\"朝廷或可鼓励商贾探索更远的航路,与更多邦国互通有无。\"
\"甚至……可以效仿前朝,考虑设立专门的市舶使臣,常驻南洋要冲,既能管理贸易,亦可收集情报,宣扬国威。”
李世民听着,眼中异彩连连。
赵牧这番话,不仅考虑了眼前的稳定,更着眼于长远的开拓,其中设立海外驻点的想法,更是与他近来的一些思考不谋而合!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李世民真心赞叹,“小友之才,屈居于此,实在是……”
他后面的话没说完,但惋惜之意溢于言表。
赵牧浑不在意地笑了笑:“秦老哥又说笑了,我在这儿听听曲,赚点小钱,不知道多快活。\"
\"之于那些军国大事,自有陛下和能臣去操心嘛。”
送走心满意足,收获颇丰的“秦老爷”。
赵牧脸上的笑容慢慢收敛。
可这时,阿依娜悄无声息地出现。
“公子,圣旨已发,鲲鹏会倒台,就在眼前。”
“嗯。”赵牧轻轻应了一声,“告诉夜枭,敖彪垮台后,岭南必然权力洗牌,市场也会出现真空。”
“让我们的人做好准备,但吃相要好看。”
“一切以稳定,合作为主,别再养出第二个敖彪。”
“是。”
赵牧知道,朝廷这把利剑出鞘,岭南的格局将彻底改变。
而自己在这场风暴中,不仅铲除了对手。
更为自己未来的布局,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只是,本来想逗猫戏鼠一般,跟着所谓的鲲鹏会,还有那不知所谓的熬彪好好玩一玩的。
可谁知那熬彪如此不经逗,自己只是略微出手,他就已经把所有把柄都给掉出来......
当真是有些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