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京城寻宝记 第195章 碎片玄机

我们谈妥了初步合作意向后,时间已经很晚了,深夜的街道上行人稀少,路灯散发着昏黄的光。林秀坚持要送我们到旅店门口,一路上,她热情地向我们介绍着唐人街的情况。

“这里有很多好吃的,比如那家‘金门饼家’的蛋挞,味道绝对比澳门的还要好!”她兴致勃勃地说道,仿佛那蛋挞的美味已经在她口中回味。接着,她又提醒我们哪些地方可能会有坑游客的假古董店,让我们小心防范。

当我们到达旅店门口时,林秀微笑着与我们道别。月光洒在她的身上,勾勒出她侧脸的柔和线条,她既有东方人的温婉,又有西方人立体的轮廓,在这月色下显得格外美丽动人。

回到房间后,老邻居迫不及待地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今天看到的那些宝贝,他对每一件物品都描述得十分详细,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细节。而老张则像往常一样,仔细检查着门窗是否关严,他那军人的习惯依然没有改变。

我静静地站在窗前,望着唐人街的夜景,心中思绪万千。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地方,让我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也让我对接下来的合作充满了期待。

"小吴,想什么呢?"老张走过来问。

我笑了笑:"我在想,这趟美国之行,恐怕不会像我们计划的那么简单了。"

老邻居头也不抬地说:"简单就没意思了。寻宝嘛,总要有点波折才够味。"

老张拍拍我的肩:"怕什么,有我在呢!明天我就去会会那个赵铁柱..."

"别冲动!"我赶紧说,"咱们得智取,不能蛮干。"

夜深了,唐人街的灯光渐渐熄灭,只剩下零星几盏红灯笼在风中摇曳。我们三个北京来的寻宝人,就这样开始了在美国的第一夜,带着对明天的期待,和一丝隐隐的不安。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刺进来时,老张已经穿戴整齐在做俯卧撑了。我眯着眼看床头的闹钟——才六点半。

"老张,美国有时差的,您老能不能消停会儿?"我把枕头压在头上。

"当兵的习惯,改不了。"老张喘着气说,"小吴,赶紧起来,我闻到培根香味了,楼下肯定有早餐。"

老邻居早就醒了,正坐在窗边的小桌前摆弄他带来的放大镜和强光手电。听到"早餐"二字,他头也不抬地说:"我要喝豆汁儿,吃焦圈。"

"您当这是北京呢?"我苦笑着爬起来,"这儿可是美国,能有油条豆浆就不错了。"

洗漱完毕,我们下楼找吃的。旅店隔壁果然有家小餐馆,招牌上写着"Mike's Breakfast",玻璃窗上贴满了各种早餐图片。

"就这家吧,看着挺地道。"老张盯着图片上堆成小山似的煎蛋和培根,眼睛发亮。

我们推门进去,扑面而来的是黄油煎炸的香气。店里坐的多是白人,见我们三个东方面孔进来,都多看了两眼。服务员是个胖乎乎的金发姑娘,递来的菜单上全是英文。

"这...啥意思?"老张指着密密麻麻的字母发愁。

我正要翻译,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需要帮忙吗?"

回头一看,林秀站在门口,今天穿了件淡蓝色的连衣裙,头发扎成马尾,比昨晚显得更加清爽干练。

"林小姐!这么巧?"我赶紧站起来。

"不巧,我是特意来找你们的。"林秀笑着坐下,"爸爸让我来当你们的向导。他说你们人生地不熟,怕你们吃亏。"

老邻居推了推老花镜:"来得正好,快看看这菜单上有什么能吃的。"

林秀熟练地点了几份美式早餐,又要了咖啡和橙汁。等餐的时候,她告诉我们唐人街有几家老字号点心铺已经开门了,建议我们吃完去尝尝地道的中式早点。

"美式早餐油腻,得用中式点心来解。"她说这话时皱了皱鼻子,样子很可爱。

老张对他的煎蛋培根套餐赞不绝口,我和老邻居则被那甜得发腻的枫糖浆搞得直皱眉。结账时,林秀抢着要付钱,被老张一把拦住。

"哪能让姑娘请客!"老张掏出钱包,"再说了,我们三个大老爷们..."

"在美国,男女平等。"林秀狡黠地眨眨眼,"不过这次就让给你们,下次我请你们吃真正的美食。"

出了餐馆,林秀带我们穿过两条街,来到一家名为"金门饼家"的小店。门口已经排了长队,多是亚洲面孔。

"这里的蛋挞全旧金山最好。"林秀自豪地说,好像这店是她开的一样。

我们买了蛋挞、叉烧包和奶茶,坐在路边的小桌上吃。老邻居咬了一口蛋挞,眼睛顿时亮了:"酥皮松脆,蛋奶香滑,确实比澳门的还地道!"

"你们去过澳门?"林秀好奇地问。

"九七年去过一次,专门为了一套葡萄牙时期的青花瓷。"老邻居谈起古董就来劲,"那胎质,那画工..."

我赶紧打断他:"林小姐,今天有什么安排?我们想先了解一下这里的古玩市场。"

林秀擦了擦嘴角的蛋挞屑:"我联系了几个收藏家,他们手里都有些东西想出手。不过..."她压低声音,"唐人街的水很深,有些所谓的'收藏家'其实是赵铁柱的人,专门坑外行。"

老张哼了一声:"让他们来试试!"

"先看正经东西吧。"我说,"那些歪门邪道的,躲着走就是。"

林秀带我们来到一栋老式公寓楼,乘电梯上到顶层。开门的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先生,戴着一副圆框眼镜,穿中式对襟衫。

"陈教授,这三位就是我说的北京来的专家。"林秀介绍道。

陈教授热情地请我们进屋。他的公寓不大,但收拾得很整洁,博古架上摆满了各式瓷器。老邻居一进门就被吸引过去,像蜜蜂见了花似的粘在架子前不动了。

"康熙年间的?"他指着一只五彩小杯问。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