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昊点头,却话锋一转:“不过,董当家可知,革命军与江湖帮派,最大的不同?”
董福祥一愣,沉吟片刻,答道:“是……纪律?革命军有军规,我等江湖人……自由惯了?”
“正是。”傅昊转身,望向身后警备团严整的队列,声音如铁。
“革命军要的是铁血之师,而非散沙之众。** 董当家若真想归附,须得明白:从今往后,你的枪,不再为私仇而响,只为天下苍生而鸣。你可做得到?”
董福祥心头一震,猛地摘下腰间双枪,双手捧过头顶,单膝跪地:“董福祥愿以性命担保!从今往后,枪在人在,枪响必遵军令!若有违逆,大帅可当场取我项上人头!”
傅昊目光如炬,凝视他良久,终于伸手接过双枪。
他并未归还,而是将其中一支递给洪兴,另一支握在手中,枪柄在掌心转动,发出金属冷光:“洪参谋长,这支枪,你替我保管。待董当家立下首功,再物归原主。”
洪兴接过枪,微微一笑:“大帅放心,董当家必不会让这支枪蒙尘。”
傅昊转身,面向跪地的哥老会众人,声音如洪钟震响:“诸位弟兄!你们今日弃暗投明,便是革命军的袍泽!我傅昊在此立誓:若革命成功,尔等皆是开国功臣;若革命失败,我傅昊必先死于你们之前!”
众人闻言,热血沸腾,齐声嘶吼:“愿为大帅效死!革命必胜!”
董福祥热泪盈眶,再次叩首:“董福祥此生,终遇明主!大帅但有驱驰,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傅昊听到这话,感觉董福祥这话怎么那么熟悉呢?
飘零半生。未逢名主。公若不弃。我愿拜为义父。
傅昊打了一个冷颤。
傅昊扶起他,拍了拍他肩头尘土,眼中闪过一抹深意:“好!从今日起,你便是革命军第二十六师师长,张俊,李双良,董福禄三人暂为旅长,归第一军蓝军长节制。你的第一道军令——”
“便是解散老弱,进行耕田,择其精壮训练成兵!”
“得令!”董福祥一声吼,翻身上马,双枪重新挂腰,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哥老会全体听令——今日我等便是革命军第二十六师,明日便进行整编!”
内心:握草!
师长啊!
虽然排到了第二十六,但是整个革命军明面上是二十六个师,实际上内部预备役,民兵一大堆。
算上黑旗军高达数百万,这个师长的含金量就说高不高吧!
李双良,张俊二人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其实董福祥听到傅昊说起他的大哥董福禄的时候,就内心哇凉哇凉的!
看起来我的情报早就被革命军掌握了,要不然大帅怎么会知道他有个大哥董福禄啊!
于是董福祥的忠诚度在次提升了一个等级。
火把摇曳,队伍如潮水般涌动。
洪兴望着董福祥的背影,轻声对傅昊道:“大帅,此人虽莽,却有猛虎之勇。”
傅昊望着远处渐起的火光,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猛虎,需要铁链才能驯服。而这根铁链……便是革命。”
“走!过了环县就到了我革命军第一个大本营董志源了!”
“话说我们离开董志源将近一年多了吧!”
“是啊!也不知道那帮老兄弟现在咋样了!”洪兴怀念道。
夜色如墨,星光点点,环县通往董志源的黄土大道上,马蹄声、脚步声与枪械碰撞声交织成一片激昂的交响。
傅昊率领着革命军警备团与新归附的哥老会——如今已是革命军第二十六师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前挺进。
火把的光芒在夜风中摇曳,将每个人的面庞映照得坚毅而炽热,仿佛一条燃烧的长龙,蜿蜒在西北的苍茫大地上。
董福祥骑在高头大马上,腰悬双枪,披风猎猎。
他此刻的腰杆挺得笔直,眼神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彩。
从江湖草莽到一师之长,这巨大的转变让他既感到热血沸腾,又有些恍若隔世。
他时不时回头望向身后那支由昔日兄弟改编而来的队伍,心中感慨万千。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董福祥不再是那个只凭意气行事的江湖汉子,而是一名肩负重任的革命军人。
傅昊的信任,让他感到一种沉甸甸的荣耀与责任。
张俊、李双良二人紧随其后,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
他们曾是刀口舔血的帮会头目,如今却成了革命军的旅长,这身份的跃升,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
而董福禄,董福祥的兄长,虽然未曾多言,但眼中那份沉稳与坚定,也昭示着他已决心追随这股新生的力量。
队伍行进间,洪兴策马来到傅昊身侧,低声说道:“大帅,董福祥此人,今日之举,倒也诚恳。只是他那帮旧部,良莠不齐,想要彻底脱胎换骨,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傅昊微微一笑,目光深邃:“洪参谋长所言极是。董福祥勇则勇矣,但江湖习气根深蒂固。想要将这群猛虎驯服,单靠军令和纪律还不够,更需要让他们明白我们革命的信仰与目标。董志源便是他们第一课。那里是我们革命军的根基,是我们实践民生、凝聚人心的典范。让他们亲眼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