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从404空军基地开始的星海征程 第6章 年轻人啊,还得多练练

两天后。

“好了,例行巡逻结束,实战模拟开始,这次我来进攻,你来防御,没问题吧独行侠?”从廖勇的通讯器里传来了邓恩的声音。

“报告队长,没有!”廖勇开口回答。

“很好,闪电,帮我们两个建立模拟战状态连线,时间和之前一样。”

“收到,玩得愉快。”

闪电的回复结束后,廖勇和邓恩的闪电隼一左一右拉开,各自冲出去了300公里。

拉开距离后,廖勇第一时间选择开加力爬升到两万米的高空。

这倒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单纯前三次被邓恩揍的有点狠。在这一阶段,邓恩给他制定的训练很简单,每次巡航结束后,在返航途中进行一次非对称模拟战,双方交替扮演进攻方和防守方,时长半小时。

在模拟战中进攻方可以使用六发格斗弹,防守方禁止反击。作为进攻方的一方要在半小时内尽可能去想办法击坠防守方,而防守方要在半小时内尽可能去规避进攻方的攻击。

如果廖勇被邓恩击坠或者半小时内都无法击坠邓恩,那么落地后就得做100个俯卧撑以示惩罚,如果做到了,那么邓恩会在空闲时间带他去苏格拉底核心城吃顿好的。

本来刚拿了四个击坠,差点成为AcE的廖勇还有相当充足的信心,觉得就算击坠邓恩很难,但是邓恩击坠他大概也不太容易。结果没想到第一次模拟战,成为防守方的廖勇在邓恩手底下连三分钟都没撑住,而下一次到了进攻方,别说击坠邓恩了,他连锁定邓恩都有点难。

现在是第四次,廖勇第二次成为防守方,前三次模拟战打完,他喜提合计300个俯卧撑,这对廖勇的打击可太大了。

只不过,邓恩也不是纯粹来打击他自信心的,每次俯卧撑做完之后,邓恩除了会让基地的营养理疗师第一时间给他补充营养舒缓疲劳外,还会事无巨细地给他讲解在作战里犯的错误。

经过前三次模拟战后的总结,廖勇大概了解了邓恩的战术特点。他这位队长总能随意拿捏他的原因很简单,邓恩对各种空战理论的掌握水平和对机体的理解太高了,总是可以基于闪电隼的性能优势和局势选择不同的战术方案。这就导致每次模拟战的时候,邓恩总能先他一步处于更有利的位置。在这个前提下,廖勇不论是攻是守,难度都会陡然上升。

虽然说模拟战不同于实际空战,交战双方的情况相对更透明一点。但是不论是不是模拟战,只要是空战,如何有机结合各种空战理论和机体性能的长短板都是很重要的。

现在廖勇还做不到邓恩的水平,他现在想的很简单,先把教科书上教的和自己在军校悟出来的东西做到极致试试。

于是他保持着最佳爬升角度,很快就上到了两万米的高空。随后,在看了一眼闪电同步的信息之后,廖勇皱了下眉。

邓恩还在一万六千多米的高度,开始在水平方向上稳盘试图接近他,这个行为完全不像他这位队长的风格。

这次模拟战邓恩是进攻方,现在被防守方先占据高度优势,这怎么想也有点不合理。换做实际空战,廖勇一个俯冲下去,至少能逼出邓恩不少干扰弹来。但是廖勇对自己和邓恩的水平差距有着清晰的认知,就算自己有能量优势,贸然俯冲下去也不是什么好选择。

自己这次的任务是防守,在空战里低打高也和蠢货差不多,反正只要在高处挂着挂十分钟,落地了就能省的去做俯卧撑,廖勇也不打算多做操作,专注在邓恩的机动上,他往东飞自己就往西,他转南自己就偏北,突出一个管你高低差多少,我只要离你够远那你就打不到我的方案进行消极防守。

他倒不是不敢积极,上次积极防守的时候邓恩一发导弹就给他敲下来了。这次,廖勇决定换个思路试试。

别看廖勇代号是独行侠这个往往代表着鲁莽和冲动的代号,但是他拿到这个代号的原因可不是因为他是个鲁莽的人,恰恰相反,在空战里,他是个冷静到恐怖的人。

这是因为相比起同期的学员,廖勇有一项独到的天赋。

在空战中,他可以很轻松地进入一种注意力高度集中,头脑极度冷静,思考速度和反应速度都非常快的超集中状态,从而能以最快速度做出最佳反应。而这个天赋的代价,是他往往会忽略掉当前战场的整个战局,极端情况下甚至连友军都会忽略掉,从而进入一种无意识下的极端单干状态。

这个天赋帮助他在军校的模拟战里成为了击坠王,帮他拿下了优秀学员奖章,但是也给他换来了独行侠这个不太正面的代号。只不过,他倒是还挺喜欢这个代号的。

现在的廖勇就进入了这种状态,邓恩的每个动作他都能立刻做出反应,始终保持两人之间的水平距离在十八九公里左右。随后,他很快就注意到一件事——每次这种对着盘旋结束后,邓恩的高度都会上升一点,有时是一二十米,有时是二三十米。

“收油门缓速爬升……难道是那个战术?不不不,这也太老土了。”

廖勇看着邓恩的操作,第一反应是经典到堪称古典的缓速爬升诱使对方降低警惕性后快速爬升的战术。

这一战术在战场信息不足的二战时期尚且好用,但是现在战场信息高度集成化透明化,除了变化速度过于明显的瞬时速度外,基本的航向和高度这些信息是公开的。

在这种前提下,只要自己不是傻子,是不可能被邓恩的这种战术骗到的。只不过廖勇看了看双方的高度差,觉得也不能就这么放着邓恩一点点往上爬。

现在廖勇是防守方不能反击,而之前上次在进攻方的时候,廖勇俯冲下去试攻击,邓恩的桶滚做的又快又狠,他根本锁不到,等他拉起来的时候邓恩早跑没影了。现在自己又没有导弹,他有病才会主动下高。

“算了,反正拖时间就行,干脆继续爬升维持高度差好了,闪电隼可是空天两用机体,就算上到宇宙也没什么问题!”思考之后,廖勇做出了决策,每次盘旋结束后,随着邓恩高度上升,他也跟着把高度拉了起来。

“啊?这臭小子怎么往上爬升了?我们也没加注辅助喷嘴的推进剂啊?”邓恩一看哭笑不得,他确实是打着用老土战术来诱骗廖勇做俯冲的主意,但是没想到廖勇反而往上去了。

邓恩很清楚闪电隼的机体性能,虽然说闪电隼是空天两用战机,但是在不同环境下的参数还是不太一样的。而尽管闪电隼在大气层内标称的实用升限是三万八千米,但是在高度接近三万五千米左右时,闪电隼的舵效就会开始大幅度下滑。

虽然在第32批次的闪电隼上,通过增大辅助机动用线性阵列喷嘴的推进剂储量,并且允许飞控系统在气动效率不足的情况下自动使用辅助喷嘴做补充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正如邓恩所说,他们目前没有大气层外巡航任务,甚至没有高空巡航任务,完全没有给辅助喷嘴加注推进剂。

廖勇本身就在两万米的高度,现在这么爬两轮,他都快飞到两万六千米去了。而且,现在他还在往上爬,看到他这样,邓恩干脆也不动了,等着看他再往上一点去吃苦头。

“不妙,爬的太高了!”廖勇一路爬到米之后,机舱内部突然报警了,他斜眼一看,是机体飞控系统因为舵效下滑,辅助喷嘴无推进剂无法启动在报警。

廖勇这才注意到自己的致命失误,现在再不俯冲降低高度,等会失控就好玩了。于是他也顾不得邓恩的高度如何了,急忙开始俯冲降低高度。而就在这个时候,耳麦里突然传来了邓恩的声音。

“独行侠,记住了,有的时候太过专注在对方的动作上不是什么好事!”廖勇通讯器的公共频道里传来了邓恩的训诫,伴随着的是被导弹锁定的警报声。

廖勇在快速俯冲,邓恩直接拉起了机头开始爬升,同时在对头状态下完成了锁定,并且发射了一发导弹。

“该死!”廖勇骂了一句后也没多犹豫,面对迎头来的导弹,他猛地向左拉杆,脚下狠狠一踩舵,通过急转向来进行快速地三九机动。带着舵效进行的急转向可谓是又快又急,高速大角度瞬盘带来的夸张过载也让他眼前一阵发黑。只不过现在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廖勇心里有数,这一个转向是没法耗尽导弹能量的,现在估计导弹刚刚转向。

于是,他猛地拨动操纵杆,让机体滚转一百八十度进入倒飞状态,随后直接暴力拉杆,以一个起始动作不甚标准的破S机动和导弹擦肩而过,并且同时补充了速度不说,还成功改变了方向。

“这么来你总不能还——”廖勇心里话没说完,斜眼一看探测雷达,就发现邓恩已经出现在了他的六点方向。

“年轻人就是年轻人,这身体素质真棒。这点窗口都让你抓住了。”

跟着邓恩声音响起的,是第二次被锁定的声音。

“靠!”气还没喘匀,廖勇不得不再次进入机动去规避导弹。

他原本以为邓恩会和他的同学一样,在他向左急转做三九机动的时候跟着右转来进入单环格斗,利用高度优势来咬自己的六点,这样他紧抓导弹转向窗口的瞬间做出的破S机动就能让对方扑个空。但是邓恩根本没管他的转向,而是继续爬升后等他做完了所有机动,然后一头咬了过去。

现在廖勇想不得那么多,邓恩的第二发导弹来了。一百个俯卧撑可老累了,他可不想就这么被击坠。

而经过这几天的交手,廖勇也也清楚地知道,邓恩的作战风格虚虚实实,每一发导弹他躲开了就是佯攻,躲不开就是来真的。这是基于邓恩对双方飞行状态的掌握上对廖勇的完全压制才能做到的事情,目前为止廖勇还不知道怎么破解。

但是,不知道怎么破解完整的战术,不代表他认为自己不能破解这个战术中的一两环。就算邓恩有后手,他也得锁得上才行。廖勇知道在主动雷达隐形系统的干扰下,闪电隼的火控雷达必须要保持照射1.5秒才能锁定。

他要抓住的,就是这1.5秒的必需照射时间。而他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导弹越飞越慢,那他就得加速,雷达需要照射时间,那他就得急转向。

加速效率最高的方案是俯冲,要快速改变方向就得做急转向,这一系列操作放在一起,就是廖勇使用过一次的F-pole机动。

“0.8,0.6,0.4,0.2,转!”

“0.9,0.7,0.5,0.3,转!”

廖勇没管连续做高过载机动给身体带来的压力,心里默数着时间,手上脚上随着心里的默数,连续做了三次急转弯。

然后,就在他以为已经摆脱了邓恩的时候,“滴——!”的一声响起。

这是在模拟战里被不可逃逸区锁定的提示,他又被打下来了。

“不错嘛小子,才两三次训练就能在我手里撑到八分钟了,进步不小,只不过,下去还是老规矩,一百个俯卧撑。”邓恩的机体从他身边掠过,和他组成了飞行编队。

邓恩刚才的战术可以概括成一个词——以逸待劳。

廖勇终究也是人,反应再快,身体素质再好,连续的大过载机动做完也会觉得累。像刚才那样被导弹紧追不放的时候,心里那根弦是紧绷着的。这个时候,身体的疲惫可能会暂时性的被意志力压下去。但是一旦松了气,疲惫感涌上来,管你是什么人,基本上都会露出破绽。在这种情况下,创造的锁定窗口那可就不止1.5秒了。

邓恩今年四十多了,哪有那个体力去和小年轻拼大过载瞬盘,还是稍微拉一下机动吓唬吓唬他,等他自己把自己转累了,露出破绽之后再把他击坠来的轻松。

“是,队长,我明白了。”再一次被邓恩“击落”,廖勇叹了口气。

因为一些原因,他是极度迫切地希望成为一名王牌飞行员的,但是现在看,廖勇还差得远。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