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清池”这个名字,凡是观看过八卦石壁的,都如雷贯耳。
拥挤热闹的藏书楼瞬间安静了一刻。
宋边余想起的是自己前天晚上在赌注上面压得五学分,昨晚上他还为自己五学分打了水漂而扼腕叹息,还和自己的好友说笑,要不要干脆去夺去谢清池的学分,让她提前出局。
可是谁想到这个长得好看话说的好听的女孩子就是她呀!
不过在座的都是人才,人才们在不过安静了一瞬以后,便当成什么也没发生过,继续借书去了。
他们还要忙着借书以后去找夫子指点呢。
反正指点的夫子在自己的学生获得学分后,他们也能获得相应的分值,这是一件对双方都好的事情。
借书不需要进藏书楼,里面自有助学拿出来,而且时间快到了。
藏书楼里面倒是很安静。
每间屋子门口处都放着一本总书,总书记录着这间屋子所存放的所有书的目录,以便于学子们能够更好的找书。
谢清池昨天来找“琅嬛之地”相关的内容时,便是进来翻看目录有无相关,所以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
她和池小苔一起先去找白书。
所谓白书,就是没有进入境界的人翻看时候残留在上面若有若无的感悟,这是最温和的感知,不会对人的心神带来损伤。
谢清池和池小苔在最大的一个房间找到了白书存放处。
池小苔主修医家,她于是自己找了本医家书,到角落里坐下,然后便看了起来。
和她以前看书一样,一旦沉浸到书中的世界,便浑然不知道周围是什么样子了。
谢清池的手落到儒家白书上,拿了一本《诗》,也找了另外一个角落坐下。
她的手指落在书皮上。
她闭上眼睛,她心中生出一种奇怪的念头,这些书的感觉很熟悉。
熟悉到她的手指一落到书皮上,她的脑海里便自动浮现出一句话。
“世上登高的人不知道有多少,都以为一定是圣人之境留下的书,才是宝物。却不知道,真正的大道之行,当从白书中看。”
圣人之书,留下来的只是圣人一人的思考顿悟,然而白书,正因为他没有太多门槛,所以被人一遍又一遍的翻阅,这上面,留下了成千上万者的顿悟,他们有些人以后可能是第一境,第二境,但是,也有可能是半圣,圣人,甚至天人。
谢清池翻开第一页。
那一瞬间,一种奇怪的记忆浮现在脑海。
她看过,并且参悟过。
那是无数个日夜,星辰的光辉从天上洒落,她盘腿坐在屋顶,感受着生命从一种感觉到另外一种感觉。
她垂下了眼眸,继续翻看。
无数到微弱的灵识瞬间涌入她的脑海,仿佛无数道星光洒落心神,然后这一道道星光化为一道道声音,和她对话。
感知越强大,那么能够感知到的这些残余越多,而从未有一个人,从一本白书上,将那些快要被光阴掩埋的顿悟给捞起来。
那都是很杂乱的想法。
只是某个动机,让他们走上这条路的动机。
“我要好好读书,我要让我爹娘过上好日子。”
“读书真快乐呀,哎,读着书,我就忘记我只是个不受宠的庶女了,也会忘记我父亲要将我嫁给一个四十岁的男人当续弦了。”
“建功立业,男儿当志在四方,我一定会成功!”
……
无数道声音,无数道星光。
谢清池仿佛一伸手,就能触碰到这里面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于是书上的文字,从那些人的眼中,到了谢清池眼中。
她不是翻看,而是回忆。
没有人看到,也没有人知道,整座书楼内,那些写着“如无法推开,请转至低等级”的书屋内,那些绢帛,竹简,泛黄的书册,凡是和《诗》有关的,都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翻开。
少女的手每翻动一页《诗》,整个书楼里的那些书也跟着翻动一页。
如果书院的院首燕春回在藏书楼中,一定能够感知到那些翻开的书页里,有无数强者的灵感在涌动,他们隔着时间的洪流,在对一个更强的领悟者传来共鸣。
藏书楼外面,阳光灿烂。
借书的学子已经陆陆续续离开,藏书楼又恢复了安静的样子。
助学也不必再帮忙,守楼的夫子又只剩下一位,他打了个呵欠,想起藏书楼里还有两个女孩正在看书。
按照规矩他应该再次上前查看一番,但是昨晚他熬夜才将书楼查看完,此刻困得要命,于是他遵从了自己的心愿,拿起旁边的靠枕,开始补觉。
至于进去的两个女孩,看白书肯定是看不出什么的。
*
距离休沐日只有七天了。
这七天,谢清池早出晚归,早上的时候和东方少陵他们一起乘坐登云梯。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还忌惮东方少陵,不敢进来,但是发现除了谢清池外,还有两个人进入,东方少陵并没有将他们赶出来。
于是在学分的诱惑下,大家战战兢兢的进入。
然后发现,嘿,没事。
从第一天到第七天,登云梯里面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几乎挤满,东方少陵被挤得像只壁虎一样贴在上面。
他脸冻得像一块冰。
但是他的脸时常很冷,大家都已经习惯,于是自动转头,看向谢清池。
那个邀请大家进入的少女嘴角似乎永远弯弯,让人如沐春风。
只有她似乎一点也不受东方少陵“冰冻三尺”的影响。
谢清池早上还会带干果,这是小落给的,登云梯里面也就挤十来个人,谢清池抓一把进来一人给一个。
大家都对这么友好的谢清池毫无抵抗能力,接过干果,道着谢,这登云梯短短下降时间,其乐融融。
除了东方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