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第217章 大喜事啊皇上,大获全胜!

捷报惊阙

太和殿檐角的铜铃在寒风中轻颤,景泰帝朱祁钰握着奏折的手指微微发白。案头烛火摇曳,将他的影子投射在蟠龙柱上,扭曲成一片张牙舞爪的虚影。这已是北疆传来的第七封加急军报,先前皆是告急文书,此刻却...

"陛下!八百里加急!"司礼监掌印太监兴安几乎是踉跄着撞开殿门,猩红封漆的密函还带着驿卒掌心的温度。朱祁钰霍然起身,明黄色龙袍扫过青玉案几,案上朱砂笔滚落,在金砖地上洇开暗红的痕迹。

展开密函的瞬间,满殿烛火仿佛都亮了几分。"宣府大捷,瓦剌与明军联手击溃徐有贞余孽..."朱批小楷在跳跃的火光中明明灭灭,朱祁钰的目光却死死钉在"王勇"二字上——那个曾力谏他坚守北京的年轻将领,此刻竟与瓦剌大汗并肩作战?

"拟旨!"皇帝声音发颤,"着礼部即刻筹备庆功大典,召王勇...不,宣王勇携瓦剌使臣三日后进京面圣!"兴安刚要退下,又被一声厉喝叫住:"等等!派人去查,瓦剌此举究竟是真心结盟,还是另有图谋!"

与此同时,宣府临时据点内,王勇正对着铜镜整理染血的甲胄。昨夜追击余孽时,他的战袍被箭矢划破,此刻虽已洗净,仍残留着淡淡的铁锈味。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陈把总的亲兵递上一封密函:"将军,京中传来消息,皇上要召您进京。"

王勇展开信纸,目光扫过"庆功大典"四字时,眉头却越皱越紧。北疆局势初定,徐有贞残部虽败,但蛰伏的鞑靼部落虎视眈眈,此时离开无异于釜底抽薪。正思忖间,帐外突然传来爽朗的笑声:"王将军这是要赴鸿门宴?"

大汗掀帘而入,身后跟着抱着酒坛的阿依娜。她今日换了件绣着银狼纹的皮袍,右臂仍缠着绷带,却掩不住眼中的笑意。"大汗听闻陛下召见,特意备了草原最烈的马奶酒。"她将酒碗递到王勇面前,"不过依我看,将军若真想拒旨..."

"住口!"大汗佯怒打断,"天子诏令,岂容儿戏?"他转头望向王勇,眼神却柔和下来:"但北疆安危,也不容疏忽。本汗愿亲率三千骑兵护送将军进京,既表诚意,也可震慑宵小。"

王勇握着酒碗的手微微收紧。他想起三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北京保卫战,那时瓦剌铁骑是如狼似虎的外敌;如今却要与他们共赴京城,接受天子嘉奖。酒液辛辣入喉,烧得他眼眶发烫:"如此,便有劳大汗了。"

三日后的京城,正阳门大开。王勇骑着御赐的白马走在最前方,身后是身着明甲的明军精锐,再往后便是披着兽皮的瓦剌骑兵。百姓们挤在街道两旁,望着这些曾在史书上被称为"蛮夷"的战士,窃窃私语声中夹杂着惊叹。

奉天殿内,朱祁钰透过珠帘望着阶下众人。王勇的甲胄焕然一新,却难掩眉眼间的疲惫;瓦剌大汗虽未着戎装,腰间那柄镶宝石弯刀却寒光凛凛。当王勇呈上捷报时,皇帝突然开口:"听闻王将军与瓦剌公主并肩作战,可有此事?"

殿内空气骤然凝固。阿依娜上前半步,皮靴踏在金砖上发出清脆声响:"回陛下,王将军救过我三次命。若不是他,我早成了徐有贞余孽的刀下亡魂。"她的汉话带着草原特有的爽朗,却惊得满朝文武窃窃私语——瓦剌公主竟如此袒护明军将领?

朱祁钰盯着阿依娜腰间那把短刀,刀鞘上的狼头雕纹与王勇佩刀上的云纹形成鲜明对比。他突然笑了:"好!好一个并肩作战!来人,赐宴!今日不醉不归!"

当夜,醉意朦胧的王勇被引入乾清宫偏殿。朱祁钰屏退左右,亲手为他斟酒:"王卿可知,你此番与瓦剌结盟,朝堂上多少人弹劾你通敌?"不等王勇回答,皇帝又道:"但朕信你。只是北疆...朕要你在瓦剌安插眼线。"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二人身上,将影子拉得很长。王勇望着杯中晃动的酒液,突然想起宣府战场上,阿依娜递来的那壶清水。那时她的眼神澄澈如草原上的湖泊,此刻却不知远在宣府的她,是否也在望着同一轮明月?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