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人数多达千余,来自各方的凶神恶煞之徒。
罪行相较恶徒首领或许稍轻,但罄竹难书。
有来自军队的精锐将士,长枪硬弓无一不精,最后却为非作歹,背离正道。
有来自江湖帮派的武功高手,擅长用毒的,精通暗杀的,最后叛逃帮派,四处流窜,出手狠辣。
还有来自一些名家门派的叛徒,剑法凌厉,武功精妙,迷失心智后,为祸世间,变本加厉。
......
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叛逃者,囚于刑徒营后,有冲突,有融合,形成了一股强大力量。
之所以由飞鹰卫来看管他们,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所犯之罪多与皇家机密关联。
更有很多人,与皇家权贵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飞鹰卫是皇家直属内卫,行事机密。
让他们看管这些囚犯,能以强硬手段压制住这些罪犯,确保诸多秘密不会泄露。
每年寻衅滋事、妄图越狱的囚犯,死在飞鹰卫之手,不知凡几。
皇家也保持默许态度,只要不逃出去,死就死吧。
这也是前飞鹰卫没落,在东吴国宗室力保之下,人数锐减而未被最终清扫的重要原因之一。
无论谁主持政局,需要能办理此类机密事务的可信之人。
正因如此,当陈立重提出,他决意向总堂请援,调派刑徒营来担任攻山队,王成海等人神色骤变。
若只是集结护卫司飞鹰卫人员,强攻大松山,战损肯定会有。
但最后拿下大松山,他们有极大信心。
调来这些刑徒营囚犯来攻山,飞鹰卫哪有把握来监视和掌控他们?
这些穷凶极恶之徒,单说一个阵前哗变,或是私自脱逃,就会给飞鹰卫带来重大损失,如何是好?
“我当然知道刑徒营的嚣张气焰,把他们放出高墙,配备兵器,更是猛虎下山。”
陈立重嘴角泛起悠悠笑容。道:
“但只要有那个人在,他们就会服服贴贴,如同小猫一般听从指挥。”
“谁?”
众人一惊。
“匪盗之王,张国舅。”
陈立重不紧不慢地吐出这几个字。
“张国舅,是他,他还活着?”
众人一阵惊呼,脸上满是不可置信。
“是的,他待在刑徒营好多年了,太后多次要让他出来,他就是不肯离开。”
王成海几人长舒了一口气。
原来是张国舅。
只要有张国舅在,他们的心头就像吃了定心丸。
刑徒营这批人,在匪盗国王张国舅面前,就是徒子徒孙。
再大的风浪也掀不起波澜。
张国舅,是东齐国的一段传奇。
他和西秦国的定国公,那个传说中的天选异人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张国舅出身名门世家,出生便含着金汤匙,顺着读书做官的康庄大道,平步青云不在话下。
纵使此路不通,不思进取,做个世家子,荣华富贵也不在话下。
更何况,自小跟在他身后跑来跑去的嫡亲表妹选进宫里,最后成了皇后。
也就是当今东齐掌权的老太后。
因此,他又加持了一个国舅的光环。
这样的人生,让多少人羡慕嫉妒恨?
但在张国舅眼里,这一切都是浮云。
十三岁私自逃家,隐姓埋名行走江湖,遭遇无数明争暗斗,结识无数三教九流之人。
很快以过人胆识和聪慧,崭露头角,闯下“追风少侠”名声。
十七岁投身边军,从斥候做起,凭借出色能力,几年间,一路升任小队长、大队长、营将。
他多次带领着精锐部队,敌后侦查,马踏草原,威名传遍了整个边军。
最后军部决定,这种军事天才,哪怕不到二十四岁,也要先提拔为军中副将。
要让别的边军挖走,可成了笑话。
但提拔成军中副将,是要呈报兵部批复的。
在张国舅不知情的情况下,这份呈文报到了兵部。
这次呈报出事了。
兵部尚书一看他的经历和军功,再调来画像比对,大怒之下,一拍条案,茶水飞溅。
“逆子,胆敢潜藏军营,难怪,找了好几年没有消息。”
是的,时任兵部尚书是他老爹。
惊喜之下,老爹立刻派亲卫,快马赶至边军部队,将他押回家中。
军方这才知道,他是兵部尚书之子,还有国舅身份。
大惊之下庆幸不已:好在这家伙没死在军中,否则.......
回得家中,老爹威逼,老娘利诱,逼他结婚生子,期望他回归家族,承担重任。
然而不到三天,他又从防范严密的尚书府逃跑了。
协助他出逃的,是他多年前在江湖中结交的人物。
哎,说不得,他是什么时候发出的求援信息?
好吧,东齐国玩够了,看样子待不下去喽!
越境,跑到西秦国去玩耍吧。
这次不从军了。
去当土匪,做山大王啸聚山林。
凭借江湖经验,边军的战争技能,很快收服了众多山寨,赢得了土匪们的信任与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