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 第160章 黎明前的暗战

特战学校第一批学员毕业后的第七天,李云龙接到了军区紧急命令——立即组建特遣队,潜入敌占区营救被俘的情报人员。这份标注着"绝密"的电报上只有寥寥数语,却让李云龙眉头紧锁。

"老赵,你看看这个。"他把电报递给刚进门的赵刚,"要我们三天内赶到双桥镇,连张地图都不给。"

赵刚推了推眼镜,仔细阅读后同样面色凝重:"双桥镇在敌占区腹地,距离最近的游击队据点也有八十里。这任务..."

"接!"李云龙一拍桌子,"正好检验检验那帮小子学得怎么样。"

当天下午,二十名精选的毕业学员在操场列队。李云龙背着手在他们面前踱步,崭新的皮靴踩在积雪上咯吱作响。

"同志们,第一次实战任务。"他停下脚步,锐利的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的面孔,"目标是双桥镇监狱,营救我方情报员老周。记住三条:第一,隐蔽接敌;第二,速战速决;第三..."他顿了顿,"一个都不能少。"

夜幕降临后,特遣队悄然出发。为避开敌军巡逻,他们专走荒僻山路。李云龙走在最前面,不时停下来查看指北针。寒风吹过光秃秃的树枝,发出呜呜的怪响,像无数冤魂在哭泣。

"团长,前面就是敌占区了。"侦察兵王铁柱小声提醒。

李云龙点点头,示意部队放慢速度。远处传来火车的汽笛声——那是连接省城和前线的重要铁路线。借着月光,他看见铁轨像两条冰冷的蛇,蜿蜒伸向黑暗深处。

凌晨三点,他们抵达预定集结点——一座废弃的砖窑。按照计划,这里应该有地下党的接应人员。李云龙打了个手势,两名战士立即上前侦查。

"团长!"战士匆匆返回,声音发紧,"里面...全是尸体..."

李云龙心头一紧,拔枪冲了进去。砖窑里横七竖八躺着七八个人,都是被枪决的,鲜血已经凝固成黑色。最里面的墙角蜷缩着个奄奄一息的中年人,胸口有个血窟窿。

"老...老周?"李云龙蹲下身,认出了这位曾经并肩作战的老战友。

"李...团长..."老周艰难地开口,"叛徒...计划...暴露了..."他颤抖着从鞋底摸出张染血的纸条,"名...单..."

话未说完,老周的头就歪向一边,断了气。李云龙缓缓展开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和地址——都是潜伏在敌军内部的地下党员。

"撤!立即撤退!"李云龙刚下达命令,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哨声。

"包围他们!"有人用生硬的中国话喊道。

李云龙从砖窑缝隙往外看,顿时倒吸一口冷气——至少一个连的敌军将砖窑团团围住,打头的几个穿着奇怪的制服,不像国民党军装。

"是鬼子!"王铁柱咬牙切齿,"那些狗日的战犯!"

李云龙迅速分析形势:硬冲是送死,固守待援更不现实——这里深入敌后,哪来的援兵?他目光扫视砖窑,突然注意到墙角堆着的炸药包。

"同志们,"李云龙咧嘴一笑,露出两排黄牙,"咱们给鬼子备了份大礼..."

五分钟后,当敌军踹开砖窑大门时,迎接他们的是一根滋滋燃烧的导火索。领头的日军军官脸色大变,刚喊出"撤退",震耳欲聋的爆炸就将整个砖窑掀上了天。

借着爆炸的混乱,特遣队从早已挖好的地道成功突围。但李云龙清楚,敌人很快会顺着地道追来。他当机立断,将队伍分成三组,分散撤离。

"记住,无论发生什么,必须把名单送回去!"他将染血的纸条交给最机灵的战士小刘,"走西边那条干河沟,去找柳树村的王老汉。"

分别前,李云龙特意检查了每个人的装备:"子弹省着用,手榴弹留着最后关头。万一被抓..."他拍了拍腰间的手枪,"知道该怎么做。"

李云龙自己带着五名战士负责引开追兵。他们故意留下明显的足迹,把敌军引向相反方向。天亮时分,他们被逼到了一处悬崖边。

"团长!没路了!"战士喘着粗气报告。

李云龙环顾四周——悬崖下是湍急的河流,追兵的喊声越来越近。他摸了摸怀里老周留下的怀表,突然有了主意。

"把外套和帽子留下,其余人跟我来!"

他们在悬崖边布置了假人,然后顺着藤蔓爬下悬崖,藏在突出的岩石下。追兵果然中计,对着那几个"人影"疯狂扫射,还有人往崖下扔手榴弹。弹片擦着李云龙的头皮飞过,鲜血顺着脸颊往下淌,但他咬紧牙关一声不吭。

等敌军离开后,战士们从藏身处爬上来,发现李云龙已经因失血过多昏迷不醒。他们轮流背着团长,在深山老林里艰难跋涉了两天两夜,终于找到了游击队的一个秘密联络点。

李云龙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间简陋的茅屋里。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远处传来隐约的鸡鸣声。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