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 第149章 风雪大突围

腊月的寒风裹挟着雪粒子,抽打在脸上像细碎的玻璃渣。李云龙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山路上,破旧的棉鞋早已被雪水浸透,每走一步都发出咯吱的响声。他回头看了看身后的队伍——三百多名战士排成一条蜿蜒的黑线,在茫茫雪原上艰难前行。伤员们被简易担架抬着,雪白的绷带上渗出的血迹格外刺眼。

"团长,翻过前面那道山梁就是黑虎峪了。"向导老孙头佝偻着腰,胡须上挂满了冰溜子,"那边有个废煤窑,能躲躲风雪。"

李云龙点点头,呼出的白气在眉睫上结成了霜。三天前他们从秘密营地出发,一路躲避敌军搜剿,已经有两名重伤员没能挺过来。现在队伍里最重的就是张大彪,高烧不退,说胡话时还喊着冲锋。

山梁上的风更大,刮得人睁不开眼。李云龙眯着眼睛向前望去,突然抬手示意队伍停下——远处的雪地上,有一串新鲜的脚印。

"不是野兽。"侦察兵蹲下身仔细查看,"是军靴印,最多过去两小时。"

李云龙的心沉了下去。这一带应该没有友军活动,难道是敌军搜索队?他打了个手势,战士们立即散开隐蔽,枪栓拉动的声音在风雪中格外清脆。

"老赵,你带主力继续前进。"李云龙检查了下驳壳枪的弹匣,"我带侦察班去摸摸情况。"

顺着脚印追踪了约莫二里地,前方出现了几间被积雪覆盖的窝棚。李云龙趴在雪窝子里观察了十分钟,确认没有埋伏后才带人靠近。窝棚里空无一人,但地上的灰烬还有余温,墙角堆着几个空罐头盒——美军的午餐肉罐头,国军精锐部队的标配。

"至少一个排。"侦察班长捡起半截烟头,"还是'飞马牌'的,军官抽的烟。"

李云龙踢了踢地上的罐头盒,突然注意到角落里有个闪闪发亮的东西。捡起来一看,是枚黄铜弹壳,底火还很新。更奇怪的是,弹壳底部刻着个小小的樱花标记。

"小鬼子?"侦察班长凑过来,脸色变了。

李云龙摇摇头。抗战胜利都两年多了,不可能还有成建制的日军。但这标记确实蹊跷...他把弹壳揣进兜里,决定回去跟赵刚商量。

刚走出窝棚,远处突然传来一声枪响,紧接着是密集的交火声。李云龙心头一紧——是主力部队的方向!

"快!"

他们拼命往回赶,远远就看见山梁上硝烟弥漫。李云龙抄近路爬上一块突出的岩石,望远镜里清晰地映出交战场景:约一个连的国军正从三面向赵刚他们进攻,青天白日旗在风雪中猎猎作响。最糟糕的是,敌军还带着两门六零炮,炮弹不断在八路军队伍中炸开。

"绕到他们后面去!"李云龙咬着牙命令道。

侦察班借着地形掩护,悄悄摸到了敌军背后。李云龙看准时机,一个点射撂倒了敌军的机枪手。突如其来的背后袭击让国军阵脚大乱,赵刚趁机组织反击。两面夹击下,敌军丢下十几具尸体仓皇撤退。

"抓个活的!"李云龙大喊。

战士们一个冲锋,按住了个腿部中弹的敌兵。那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吓得直哆嗦,一口浓重的江浙口音:"别杀我...我家里还有老娘..."

"哪个部分的?"李云龙用枪管挑起他的下巴。

"整...整编第七师搜索连..."

李云龙和赵刚交换了个眼神。整编第七师不是应该在百里之外的滹沱河沿线吗?怎么跑到这深山老林来了?

审讯得知,第七师正在这一带进行拉网式清剿,为后续大部队扫清道路。更麻烦的是,楚云飞的358团也从北面压过来了,准备形成合围。

"老李,咱们得立即改变路线。"赵刚摊开地图,手指在上面画了条线,"往鹰嘴崖方向走,那边地形复杂,敌军大部队展不开。"

李云龙盯着地图看了半晌,摇摇头:"太险了。鹰嘴崖一线天是绝地,万一被堵住就全完了。"他的手指移向另一处,"走黑石沟,虽然要绕远,但能避开敌军主力。"

正说着,远处又传来枪声——敌军的援兵到了。李云龙立即下令转移,临走前给了俘虏两发子弹和一块干粮:"顺着东边山沟走,一天就能到你们部队。记住,再抓到你,可没这好事了。"

队伍在风雪中艰难跋涉。张大彪被高烧折磨得神志不清,得四个战士轮流抬着。李云龙走在队伍最后,不时回头观察追兵动向。雪越下越大,这既掩护了他们的行踪,也大大拖慢了速度。

天黑时分,他们终于抵达黑石沟入口。这是个V形的峡谷,两侧峭壁如刀削斧劈,中间有条结冰的小溪。刚进沟没多远,前方尖兵突然发出警报——沟里有人!

李云龙示意队伍隐蔽,自己带着两个战士摸上前去。借着雪光,他看见溪边有十几个人影,似乎正在生火取暖。悄悄靠近后才发现,原来是群掉队的国民党伤兵,一个个冻得脸色发青,连哨兵都蜷缩在火堆旁打盹。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