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万大军远征数千里,不仅一无所获,还损兵折将,反遭对方玩弄于股掌之间。这对他的权威无疑是致命打击。
更令他痛心的是,之前麾下的韩邪部落惨遭灭族,主力损失殆尽,如今兵力捉襟见肘。他担忧一旦露出破绽,恐有人生出异心,发起叛乱。这种事在匈奴内部屡见不鲜。
另一边,蒙恬远远观察到头曼的动摇,已猜到章邯等人得手。他策马向前,高声质问:
“头曼,你这是要临阵脱逃吗?当初约定在此决战,如今却想溜走?冒顿的血债又该如何算清?这样的畏首畏尾,也配称大单于?我看你们匈奴不过是一群胆小鬼罢了!”
话音刚落,秦军将士齐声附和:
“头曼鼠辈,只会逃跑!”
“头曼鼠辈,贪生怕死!”
头曼被激得暴跳如雷,抽出弯刀胡乱挥砍,发泄怒火。他从未受过这般羞辱,心中的愤怒难以平息。
下一刻,他全然无视身旁焦急的和硕部落首领,目光凌厉地盯着蒙恬等人,愤恨地说:“蒙恬,你竟敢如此羞辱于我,今日非与你拼个生死不可,定要取你首级!”
“匈奴勇士们,随我……”话未说完,就被打断。
这时,又有两名浑身浴血的匈奴骑兵疾驰而来。到了头曼身旁,游方部落的首领扫了一眼,立刻变了脸色。这两名骑兵是他的族人,于是急忙询问:
“出什么事了?部落遭遇何事?为何伤成这样?”
“禀报首领,游方部落正遭受秦军围攻,处境危急。请速回救援,否则整个部落将被灭族!”
“什么?!”游方部落首领大惊失色,双眼几乎要喷火,“大单于,请率军返回吧,快去看看我们的部落。再迟就来不及了!”
早有不满的和硕部落首领也附和恳求:“大单于,为我的子民们考虑,速速回军!”
看到这一幕,其他部落的首领也纷纷请求先解决章邯等人的威胁。他们深知,若游方部落覆灭,下一个遭殃的就是自己部落。当初响应头曼召集而来,各部落领地内兵力本就薄弱,现在正是任人宰割的局面。此刻,已无人愿意继续对抗蒙恬等人,都急切地想要赶回去支援。
见此情景,头曼沉默片刻后,最终决定……
头曼愤怒得几乎失去理智,但环顾四周众将的表情,他清楚地意识到军心已然动摇。若再执意与蒙恬决战,恐怕自己的地位将不保。想到这里,他咬紧牙关,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撤军!”
众部落首领听令后欢欣鼓舞,迅速整装待发,指挥部队调头后撤。头曼则目光一冷,低声嘱咐身旁亲信几句。亲信领命后,迅速穿行于队伍间,传达他的密令。
与此同时,蒙恬身边的将领见敌军撤退,兴奋提议乘胜追击。然而蒙恬却微笑摇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太高估头曼了。他是匈奴大单于,多年与我对峙,绝非易与之辈。他此刻撤退,定有埋伏,切勿轻举妄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蒙恬闻言轻蔑一笑,续道:“这头曼野心难灭,依旧心怀不甘。他妄图算计于我,欲一口吞下,随后再回头对付章邯等人。”
“简直痴心妄想,我岂会上他的当?”蒙恬冷然说道,“况且,依公子的战略部署,如今尚未到出击之时,不可因小失大。否则,若让公子亲临,我们恐怕都难逃一死。”
提及此,想起赢子夜那深沉目光与狠辣手段,众人心生惧意,皆噤若寒蝉。
蒙恬摇摇头,笑言:“无须担心,只需远远跟随头曼,将其引入我们的埋伏圈即可。”
随即,蒙恬指挥大军从容尾随头曼,如同驱赶牲畜般轻松。
与此同时,头曼见蒙恬不上当,心中愤怒至极,暗骂对方狡猾。不得已,只能加快行军速度,直奔章邯所在。
然而,头曼满心怨恨,誓要将章邯等人斩草除根,方能消解心头之恨。
正如蒙恬所料,此前他已命传令官通知各部落首领设伏,一旦战机出现,便可一举击溃头曼。
虽然头曼看似仓促撤退,实则是诱敌之策。他仍试图按原计划行事,企图先解决蒙恬,再图后续。
由此可见,头曼能统领广袤草原,震慑诸部,自有其过人之处。
夜幕降临,月色清冷,蒙恬与大军正悄然推进,伺机而动。
赢子夜率领数千玄天亲卫傲然而立。
他神色平静,目光淡漠,凝视着远处巨大的山脉轮廓。这便是他千里奔袭的目的地——汗弹山,匈奴王庭所在。
这一路行来,他率军扫荡了多个匈奴部落,收获大量功绩点。加之章邯不断传来奖励,如今他的两千玄天亲卫皆装备精良,战力倍增。
但赢子夜并未继续扩充兵力。对他而言,现有的力量已足够应对当前局势。他选择积蓄实力,等待彻底平定匈奴后,再用功绩点换取更强大的助力。
就在他思索之际,身旁的辛胜兴奋地望向近在咫尺的匈奴王庭,提议道:“公子,我们是否立刻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