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啊!不愧是我嬴政的镇国侯,我最信赖的麒麟儿!”
这一战彰显了我大秦的赫赫声威!匈奴蛮夷怎能违逆天威?扶苏和蒙恬的失面子都被挽回了。我们大秦展现出无畏的勇气与刚烈的气质!
“好!”
沉稳有力的声音回荡殿内,饱含抑制不住的钦佩之意,足以彰显嬴政此时内心的愉悦。
在场文武官员无不暗暗感慨,平日里嬴政威严深重,喜怒从不外露,心机难以揣测。然而近来,他却多次流露这般直白的赞赏,这一切皆因镇国侯赢子夜!
赢子夜攻破墨家机关城,一剑击败剑圣,威名震惊天下,震慑江湖宵小,无人不知其名。如今孤身奔赴北疆,以非凡胆略千里奔袭,一战震惊四海,坑杀十余万敌军,手段之凌厉让李斯、王贲、蒙毅、赵高等人无不震惊失色。
就在众人屏息凝神之际,嬴政猛然起身,大步走下龙椅,来到那名士兵面前,亲自接过战报,显然已迫不及待要了解详情。他仔细查看战报,许久之后,眼中闪过赞许之色。纵观此战始末,赢子夜的胆识、眼光、果断及狠辣尽显无疑。
嬴政对此极为满意,对于赢子夜坑杀俘虏一事毫无异议。成就千秋伟业,必经无数艰难险阻。登临巅峰之路,需用尸骨铺路;江河滚滚,皆为鲜血流淌。没有超凡胆魄与冷酷手段,怎能掌控江山?怎堪肩负大秦重任?那些迂腐仁义、圣人之言不过笑谈!
面对四周层出不穷的阴谋算计,嬴政神情坚定,毫无惧意。
秦始皇嬴政对赢子夜的果敢与手段颇为欣赏,认为他具有常人难以企及的胆识。然而,在得知赢子夜当众鞭笞扶苏一事时,嬴政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随即,他轻笑了一声,略带责备地道:“胡来!”话毕,嬴政面上浮现出一丝自得的笑意,挥了挥手示意众人观看关于赢子夜平定匈奴的记录。李斯等人听命后立即开始翻阅,殿内很快传出一片赞叹之声。看到此景,嬴政的笑容愈发明显,甚至带着几分骄傲,仿佛在向众人炫耀,这便是自己的儿子,与自己一样举世无双,让其他人的子女如何相比?
正当嬴政沉浸在喜悦中时,忽然一个声音打破了这种氛围。那声音低沉而严肃,让嬴政感到一阵不悦。
“启禀陛下,镇国侯,赢子夜犯下重罪!”
“其行径凶残暴虐,理应受到严惩!”
“承受千秋万代的惩罚亦不为过!”
话音刚落,嬴政的眼神瞬间冰冷如霜,周身的气息犹如决堤之水汹涌而出,令人震慑。一种无形的杀意弥漫开来,使得整个宫殿内的温度骤然下降,连空气都变得凝滞。李斯等大臣大气也不敢出,只能紧张地注视着嬴政阴沉的脸色,内心忐忑不安,暗道:淳于越胆子未免太大了,在此时进言!
竟然胆敢破坏始皇陛下的兴致!
恐怕……
他今日恐怕要大难临头了!
而且很可能不止是他自己。
儒家恐怕也会因此受到始皇陛下的雷霆之怒!
哎呀,上次张良刚惹出大乱子。
因为李斯求情,始皇陛下才放过儒家一次。
现在居然还敢出现!
简直是不知死字怎么写的!
一时间,众人在心中暗暗叹息。
特别是李斯,脸上露出一丝冷笑,双眼微闭。
这一回,儒家真的完了!
没人能救他们,包括他自己!
况且,他也不敢去救。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寡人没听清楚!”
始皇嬴政眯起眼眸。
目光冰冷至极,看着淳于越的眼神仿佛在看一个死人。
毫无一丝感情地问道:
“启禀陛下!
臣恳请陛下惩处镇国侯!
他凶暴残忍,应当承受应得的惩罚!”
淳于越依旧毫无察觉,继续大声说道:
“匈奴虽是蛮夷,但既然已经取胜,只需展现我大秦的天威即可。”
“可是镇国侯一战便俘虏十几万人,却全部坑杀。
这样的 ** ,让天下百姓怎么看?”
“昔日白起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致使赵国举国悲痛数十日。
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对秦国怀恨在心,称其为‘暴秦’。
如今再做这样的杀戮,
实在违背天道,如何能让天下人信服?”
“如今六国统一,民心归附。
唯有施行仁政,以仁爱治理国家,才能符合天理人心,这才是正道!”
“所以,镇国侯此举不仅无功,反而有过!
此人凶狠残暴,太过狠辣。
而且此次竟还在众人面前鞭打扶苏殿下!”
不可一世到何种程度!
说到这里,淳于越的声音愈发高昂,满含愤怒与憎恨:
"要知道,扶苏乃是我朝长公子,未来的储君人选。即便他有过错,也该由始皇陛下裁决。然而镇国侯竟敢当众对其施刑,全无对长兄如父的敬重,胆大妄为,尽显其狠辣本质!实在不配居镇国侯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