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白爸正和岳父岳母一起摆放桌椅,白姥爷拄着拐杖指挥。
“多摆两把椅子,”
“爸,您别操心了,都安排好了。”
白爸擦了擦额头的汗,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挂钟,“差不多该到镇口了。”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引擎的低沉轰鸣,由远及近。
邻居家的孩子们最先跑到路边,指着缓缓驶来的深蓝色宾利惊呼连连。
“是白浩哥哥的车!”“哇,这车好帅!”“比王老板家那辆宝马还气派!”
白浩将车稳稳停在自家小院门前,还没下车就看见父母已经迎了出来。
他熄火下车,绕到另一侧为高母开门。
“阿姨,到了。”
高轶可也快步走到父母身边,轻声介绍。
“爸,妈,这就是白浩爸妈。”
“亲家!总算见面了!”
白妈一把握住高母的手,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视频里看着就年轻,真人更精神!”
高父和白爸则相对克制地握了握手,但眼里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白大哥,久仰久仰。”
“高老弟,路上辛苦了!”
白爸拍拍高父的肩膀,“屋里坐,酒菜都备好了!”
两家人热热闹闹地往院里走,谁都没注意到三个年轻人已经悄悄溜到了车后备箱处。
“哇塞!茅台!这肯定是给大伯的!”
白辰抱起一个精致的木盒,眼睛发亮。
高佳露则好奇地翻看着一个丝绒首饰盒。
“这应该是我姐挑的珍珠项链吧?真好看!”
“别乱动!”白婉拍开弟弟想去拆茶叶包装的手,“先搬进去,等会儿统一分配。”
三个年轻人抱着大大小小的礼盒进屋时,大人们已经围坐在客厅里寒暄。
白姥爷正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跟高父聊着东北的气候,姥姥则拉着高母的手夸高轶可懂事能干。
“来来来,先分礼物!”
白浩拍拍手,从白辰手里接过那个茅台礼盒,“爸,这是高叔叔特意给您带的。”
白爸接过酒盒,眼睛一亮。
“哎哟,这包装,起码三十年陈酿!高老弟太客气了!”
“应该的应该的。“高父笑着接过白浩递来的茶叶礼盒。
高父带的东北特产也全部都展示出来了!
引得阵阵叫好!
礼物一样样分发下去,给白妈的珍珠项链让周围女眷发出阵阵惊叹,高母的羊绒披肩立刻被白姥姥借去试戴,白巧巧收到一套高级化妆品,乐得直拍丈夫肩膀,连最小的侄子都有个会唱歌的玩具车,正在地上转圈圈。
“开饭啦!”
白婉从厨房探出头喊道,“帮忙端菜!”
餐厅里,大圆桌上已经摆满了色香味俱全的川菜,中央是一盆红艳艳的酸菜鱼,周围环绕着油亮亮的红烧肉、金黄酥脆的辣子鸡、翠绿的炝炒时蔬,还有白巧巧拿手的夫妻肺片,红油上飘着密密麻麻的花椒粒。
男人们自然坐在了靠近酒柜的位置。白爸亲自开了一瓶五粮液,给高父和自己满上。
“高老弟,早知道你能喝酒,今天咱们不醉不归!”
白浩接过酒瓶给父亲和未来岳父斟酒,自己则倒了小半杯。
“我待会儿还得开车送叔叔阿姨去酒店,今天就少陪点。”
“送啥子酒店嘛!”白妈在隔壁桌听见了,立刻插话,“房间都收拾好了,就住家里!”
高母也点头。
“就是,大老远来还住外面像什么话。”
女眷那桌同样热闹。白妈不断给高母夹菜。
“尝尝这个酸菜鱼,我们家老白钓的野生草鱼,肉嫩得很!”
高母被辣得直吸气,却停不下筷子。
“好吃!比我们东北的酸菜白肉还够味!”
“妈,您慢点吃。”高轶可赶紧递上纸巾,“川菜辣,别呛着。”
白妈见状,连忙端来一碗冰粉。
“亲家母,吃点这个解辣。自家做的,加了红糖和醪糟。”
餐厅里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断。男人们那桌,高父已经喝得满面红光,正拍着白浩的肩膀。
“我这闺女从小就有主见,能让她死心塌地,小白你有本事!”
“高叔叔您过奖了。”白浩谦虚道,“是轶可包容我多些。”
白爸又给高父满上。
“高老弟,咱们两家能结亲是缘分。小白虽然有点小成就,但在家还得听轶可的,这点随我!”
众人哄堂大笑。白妈在隔壁桌听见了,高声反驳。
“老白你少往脸上贴金!家里大事哪件不是我拿主意?”
笑声更响了。高母凑到白妈耳边小声说。
“看来咱们两家男人一个德行,表面威风,其实都是纸老虎!”
夜深了,但宴席仍未散场。
男人们的话题从孩子的婚事转到国家大事,又转到各自的工作经历。
女眷们则转移到了客厅,围着电暖器聊起了家长里短,白姥姥拿出相册,给高母看白浩从小到大的照片。
“这张是他六岁,偷穿他爸的西装,还抹了一脸墨水装胡子!”
白姥姥指着照片笑道。
高轶可凑过来看,忍不住笑出声。
“原来他从小就这么爱臭美!“
院子里,白婉、白辰和高佳露正坐在石凳上分食一袋辣条。
“有点想姐夫的别墅了!”
“我看你是想王志远了吧!还我哥的别墅!!”
“你们多少天没有见了?”
“43天了!!”
.....
屋内,白浩悄悄走到高轶可身边,趁没人注意捏了捏她的手。
“累不累?老公!”
高轶可摇摇头,眼里映着温暖的灯光。
“很开心。看他们相处得这么好,真好!”
白浩微笑。
“我就说吧,根本不用担心。”
他压低声音,“明天一早咱们就去民政局,我都打好招呼了。”
高轶可脸一红,轻轻掐了他一下。
“谁答应你明天去了?”
“哎哟!”
白浩故意叫出声,引来白妈一记眼刀。
“小白!别欺负可可!”
众人又笑起来,笑声中,白家的老挂钟敲响了十二下,但没有人起身告辞。
屋外,冬夜的寒气被温暖的灯光隔绝,屋内,两家人其乐融融,仿佛已经这样相处了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