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 第247章 和与战

“......”韩世忠扭头,身体却不动,试探性一问,“现在?”

“就是现在,把人追回来,带来见朕。”

“官家,不合适......哎呀,臣知晓,不过那帮文官想方设法参俺,官家得做主,否则不用三个月,俺就得丢了官职不可。”韩世忠说,“到时候官家想要解决江南问题,还得重新找人呢。”

赵煊真想一脚踢他大腚:“知道了,还不快去,现在,马上!”

这泼皮绝对是装的糊涂,看起来人畜无害,憨厚老实,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其实死精死精,贪了钱玩得爽,还让皇帝给他打掩护,潇洒自在。

韩世忠咧嘴大笑:“臣谢过官家,官家圣安!”

转身溜出皇宫。

“官家,臣看这韩世忠不可靠,浪荡不羁,真能平定江南么?”一旁的李神仙不禁疑问。

“没事,他这个人是有点跋扈,但论统兵打仗,天下能与其匹敌之人不多。”

赵煊站在原地思考半刻,对李神仙道。

“宣户部两位主事官来见我。”

“梅相公与邵相公?”

“对,让他们把靖康年的账簿一齐带来,朕要看看。”

李神仙应声出去,周围的宦官顺势搬来椅子,并且询问皇帝需不需要设置暖阁,开封的天已经开始变冷,外面有要降雪的节奏。

赵煊想了想还是拒绝了,那么多账本挤进小小的暖阁,不舒服,不如放在大桌上看,让他们准备两个手炉就行。

宣这两位重臣倒是花了些时间,一个半的时辰后,宦官们才带着大量账本进入文德殿,堆满一地,户部尚书梅执礼以及户部侍郎邵溥后脚入殿行礼。

梅执礼说道,皇帝只谕要靖康年的账本,具体什么方面没有明说,他们便一齐带过来了,四五车的量,看得赵煊眼睛发直。

兴许是金银、贡品、茶叶、布匹、香料、军械、粮食等等都拿到此。

赵煊上去取了一本,装模作样地翻看,精确到某县所交税物,一个个数字看得眼花缭乱,片刻赵煊合上账本,转身坐回御座。

“咳咳,从头查看费时费力,不如卿直接给朕报告吧。”

“官家问便是,天下州府所入,皆记在臣等脑海之内。”梅执礼回复道。

皇帝未及问,倒是邵溥抢先一步道:“官家应当做好心理准备,财政不容乐观。”

“朕心里有所预估。”

“官家,方才看见韩世忠节度穿越宫门出去,表情僵硬,许是已被官家训诫吧?”邵溥话头一转,“国库亏空,那五万贯军费,户部只给其了一万,再也拿不出钱来,若全部付给韩世忠一人,军队南下平叛几无钱粮运作。都是为南下准备,不应只给韩世忠一人。”

哈哈哈哈!

赵煊内心不禁失笑,这泼皮也拿不到那么多嘛,一万足够。

“一万贯可以了,韩世忠已经知错认错,莫要再上本,毁了朕的南征计划,你们担不起责任。”

赵煊严肃地敲打邵溥。

“朕知道你们心系百姓,今年岁入全部用以南征,迫不得已,麻烦户部诸公精打细算。”

“陛下圣明!”邵溥闭嘴。

“靖康这三年的岁入如何?”赵煊问。

梅执礼仰头回答:“回陛下,唯靖康元年岁入达五千万贯以上,至靖康二年及靖康三年以来,岁入均不足五千万贯,金银、布帛、粮食全部减量,相较宣和年来,岁入径直下降一千万贯起。”

“陛下免除河北、河东赋税后,靖康三年岁入较之于靖康二年,再次下降百万贯,更是因为河北、河东相继用兵,中原动乱,良田荒芜,百姓逃难,无人耕种,媾和前,不可能增加岁入。”

“如今江南又动乱,两浙路、江南两路全部断贡,海商大税不能入,江南不平,往后靖康四年岁入只会更少。”

赵煊沉默良久,简直是穷到家了......搞钱,所有一切的梦想都建立在拥有财富的情况下!

“那么......靖康这三年,战争军事支出占有岁入的多少?”

梅执礼深呼吸,一声苦笑,无不悲哀地说:“陛下......宣和年金人南下开始,宣和年岁入全部用作战争及赔款,至靖康元年已经全部花空。”

“而靖康元年的岁入有五千多万贯,当年年初及年末金贼二次包围京师,又战于河北、河东诸地,战争支出高达三千万贯,而被金贼掳掠的钱粮、人口、牲畜,摧毁的城池等等价值无法估算,损失应大于当年岁入,臣粗略估计,损失高达六七千万贯。”

“靖康二年,陛下反攻河北、河东,调集大军北上,当年岁入只有四千万贯,不足五千万,而收复太原府后,陛下所挥霍,已经多达四千多万贯,其中包括了战争开支,封赏抚恤,几乎耗光当年所有岁入,不剩一丝一毫。”

“靖康三年年初因战争所耗,亦高达两千万贯。”

“因为今年岁入还不足三千万贯,所以因战争所耗较之于前年少了,只能支出两千万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