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 第166章 二太子之死

围困肃宁的一个月内,二太子翰离不着实体会到了宋军的顽强,这是一群比开封城当初守军还要疯狂的部队。

特别是他们的都统制官韩世忠,这个人完完全全就是一个疯子,再没任何形容词。

进抵肃宁的第三天,二太子便派出使者前往城内劝降。当时局势对于肃宁守军来说坏得不能再坏了,双方参谋不约而同预料肃宁坚持不过十天,投降是保全城内百姓唯一的机会,二太子让使者传达,如不投降,城破之后,不仅抵抗的宋军会遭到无差别屠杀,城内居民一样会遭到金军维持三日的无纪律烧杀抢掠。

重压之下,就算韩世忠不动摇,不代表其他人不动摇,可是结果出乎二太子预料,那个被派入肃宁劝降的使者第二天早晨被挂在南壁城头,惨叫连连。

许是使者说话难听,目中无人,遭宋人在城头凌迟而亡。

这种酷刑,竟被韩世忠搬至战场上,要知道大宋朝廷都不经常使用凌迟之刑,而他甚至对金人使者使用!

城下金军皆战栗,金军众使者更是拒绝再前往肃宁谈判,二太子无奈,只能放弃劝降,加速对肃宁寨的猛攻。

为了攻破肃宁寨,二太子特意从河间府城下调集二十多架炮座,轮番轰击肃宁寨城墙,此外,还让汉人工匠花费半个月制造了一架得由几乎百人才能发射的炮座,围城的第二十一天,这架炮座发挥了巨大力量。

只用三枚炮石,便击垮了肃宁南壁城墙靠近西南角的城墙段,出现豁口,金兵争相杀入。

整个肃宁保卫战期间,就属此次最为危急,金兵一度打开城门,但镇守南壁的统制官可不是吃素的,就是韩世忠自己,也就是这一天,金兵们再一次见识到这个泼皮的厉害。

韩世忠亲自上马,手持三米马槊疯狂屠杀闯入豁口的金兵,据事后韩泼皮身边的卫兵回忆,当日死在韩世忠手里的金兵高达一百零八个,没错整整一百零八个!

一个金兵谋克,被韩世忠一己之力杀得崩溃。

当然,这些卫兵极有事后可能将自己杀敌数量也一股脑加到统帅身上,但是不可否认那一天的韩世忠犹如杀神临阵,硬生生将金兵攻势逼退,豁口处成功用栅栏封锁。

二太子不服气,他将目标转移至西壁。因为金人听说镇守西壁的统制官是刘浩右军溃将,是他们的手下败将,绝无抵抗的意志,然而事实再一次出乎二太子意料。

镇守西壁的那位新任统制官,名叫岳飞。

后来在二太子弥留之际回忆起肃宁保卫战时,他不禁怀疑起自己的军事能力,斗不过韩世忠,更斗不过一个无名小卒,接连吃瘪的二太子感慨,他老得真快,想当年,不!仅是一年前,哪里有宋军能阻挡他的铁蹄!

世事无常,所向披靡的大金国二太子,最后竟然用肃宁保卫战这样憋屈的失败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句号。

西壁的战斗持续两天,为何没有继续,完全不是因为二太子不愿意,他也想用持续的高压迫使宋军崩溃,可是西壁的统制官不安常理出牌,夜深人静的时刻,这个无名小卒竟然带着三百骑兵出城,穿过护城河,一路杀入金军营地,四处放火,甚至一度杀至二太子帅帐两百米开外,最后还能全身而退。

岳飞和张俊这两个名字,至此深深烙印在大金国东路军全体军官内心。

西壁攻势被迫停止,就是这一次的停止,二太子再也无法攻取肃宁寨。

围城的第二十六天,宗泽派遣的援军轻骑抵达,他们没有直接朝肃宁城池发起冲锋,而是兜至肃宁的东南方向,劫持了金军粮道,虽然随后二太子派一位万户重新夺取粮道,并加派兵甲保护,可是依然无法阻挡这支宋人轻骑四处劫扰,金军不得安宁。

不久,大宋皇帝亲征消息漫天飞舞,大宋禁军精锐御龙神军亦抵达河间府地界,正加速靠近肃宁。

围城的第三十三天,虽然心有不甘,但无可奈何,二太子最后望了一眼肃宁残破的城墙,宣布全军撤围,退回河间府城,如果在晚一些,他们将要一面渡河,一面遭受大宋殿前都指挥使王宗濋的袭击。

那些巨大的炮座无法带走,金人就地焚烧,在第二天清晨消失的无影无踪,肃宁保卫战获得胜利,此战韩世忠左军牺牲半数部队,顽强地保住了这一关键据点。随着王宗濋抵达,宋军各级军官觉得,解围河间还可以试一试。

所以在五月初的时候,韩世忠和王宗濋联名上书朝廷,希望获得钱粮支持,准备再次攻取河间。

面对这样的请求,赵煊自然是答应的。

负责河北粮草的是当初那位京西转运使,但此时宗泽和韩世忠分别驻扎两头,有些忙不过来,赵煊另外派遣签书枢密院事李纲督办河间地区的粮草供应,他和那位转运使熟络,办起事来也简单一些。

在五月下旬,休整完毕的宋军,再一次对河间发起了战争。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一战,竟然打成了持久战。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