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 第148章 我不敌二太子?

三日后,康王车驾抵中山府。

刘浩设宴,为康王接风洗尘,给康王享尽了威风和尊重。康王对这个刘浩是异常喜爱,关于在大名府他们“叛变”一事马上抛之脑后。

康王拖家带口,行李运了三车,还有随行的三十多名侍从,陈淬成功将康王交给刘浩后,又叮嘱他们刺探金军动向为第一,切忌贸然在河间府周边开战。

毕竟二太子主力极有可能在燕京,莽过去恐怕不是好方法。

这又是宗泽要交代他们的。

然而刘浩忙着款待康王,哪里还留意陈淬的话,转头就给忘了。

陈淬率军返回前,韩世忠已经提前离开中山,率先朝河间方向移动。

刘浩和康王又在中山待了两天之后,才率军开拔,两人一南一北,计划在距离河间不远的肃宁寨合兵。

因为韩世忠先行,所以攻取肃宁寨的任务,自然落到他的头上。

自从中山府解围,四周大多数军镇都改换旗帜,重新回归宋廷怀抱,韩世忠一路过去,只遇见小股的金军巡逻部队。

金军大多数兵力集中在河间府城下,修建了大量的营砦用以围困,那些金军游骑便是出来抢劫搜刮的,碰见宋军主力,立刻调转马头撤退。

宋军欲要解围河间的消息,自然不再是秘密。

其实早在中山府解围之后,金军就加紧了河间府周围营砦的建设,用以防范宋军。

金人倒是希望快些拿下河间府城,可是城内宋人也是硬骨头,夯土城墙多处坍塌,又被他们拼命填补,二太子撤退时曾到河间府城下劝降,同样没有任何作用,金人只能耗下去。

如今宋人前来解围,那么金人的目标,便是击溃来援的宋军部队。

肃宁寨,是围困河间的金军部队的最外层防线,拔掉这座城池,韩世忠便能在此处立足,向北侦查金人南下的援兵,向东挥师进攻河间。

河北大地无险可守,没有城池依托,遭金人骑兵扫荡,是致命的。

同时,宋军速度要快。

二太子得到消息,必定派兵南下支援,更有可能是二太子主力南下,在援军未到时解围河间,依靠城池阻击金军,炎热的夏季,金军不会因为一座城池而逗留,从而撤退,是最理想的状态。

三月初二日,韩世忠进抵肃宁,由于各地义军响应,聚集到韩世忠麾下的义军部队高达五千多人,加上自己左军,兵力已经到达两万。

肃宁寨城池的规模不大,面对大军压境般的场景,城内金军竟然选择和韩世忠和谈。

韩世忠收到城内和谈信时差点笑掉大牙。

和谈?

放他狗屁,就是拖延时间。

不过韩世忠不动声色,叫人回信,让城内金军派汉人前来商谈,同时督造炮座以及攻城器械。

第二日,肃宁城墙上果然缒下一个汉人使者,他笑脸盈盈地求见宋军主帅。

负责接待他的是前线部队统制官严永吉,严永吉十分厌恶这个汉人谄媚的模样,他询问对方是哪里人。

那汉人眼珠子一转,说自己是燕地汉人,本是辽国人。

听见这个回答严永吉才放下戒心,允许他去见韩世忠,要是宋地汉人,他非把他给打一顿解气。

韩世忠在大帐里装模作样,显得十分清闲,没有给使者展现攻城的紧张感,那汉人进来时倒是松了一口气,他老老实实地跪在地上拜见。

韩世忠左右立刻开始嘲笑。

“跪拜?”

“你们金人这么不待见汉人么?”

“站起来!”

最后一句是韩世忠的呵斥,雄浑的声音吓得汉人使者一个弹跳起身,冷汗直冒。

眼前这个人五大三粗的,感觉一拳能把自己脑袋给捶爆,更别说粗壮的手臂上还有凶神恶煞的雕青,更显得野蛮。

“我是肃宁寨驻扎的谋克参议官,姓李名荐山,受谋克勃极烈命,前来将军帐下和议!”

他揖拜道。

“和议?”韩世忠问,“打都未打就要和议,如何说?”

李荐山笑笑:“将军真要战,也不是不可。”

“嗯?”韩世忠直视这个使者,这个家伙的语气分明是威胁,这是前来和议的口气?

“将军莫要动怒,听我一言,肃宁寨作为金军围攻河间府之最外层防线,一旦陷落,必定牵动整个河间战事,河间战事是大金二太子北撤时叮嘱拿下之地,偷偷告诉将军,金军得到宋军发兵而来时,便已朝燕京发信请求增援。”

“将军想必是要解围河间,可是二太子主力已经南下,将军能挡否?”

“依我看,还是和议为好,毕竟河间府,本就是宋廷割让之地,你们来取,不是背约么,若此时此地和议,不费将军一兵一卒,相安无事,金军得了河间也就撤了,何必不死不休呢?”

李荐山笑容依旧,他继续说:“金人不过一群蛮夷,只会拿金银珠宝,为何不等他们纸醉金迷,不能骑马时再来收复呢,都是聪明人,现在大金势头正盛,我敢肯定,解围河间,将军亦不能守。”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