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 第144章 懦夫,懦夫!

“陛下请放心,臣早料到如此,已经处理好,不会泄露任何消息。”曹辅回答。

闻听此话,赵煊放心了。

曹辅是精明的,当初第一次去见哑巴时候,他给问的那些问题就看得出来。

“如此很好......很好。”

赵煊继续扒饭。

“嗯......没啥事了,尽快把四路安排通知当事人,卿回去睡个好觉吧。”

“就......这事儿?”曹辅下意识说出口,很快他就意识到不对,忙行礼离开,“官家躬安,臣告退。”

赵煊点头,曹辅离开后唤何红梅来。

“朕马上要洗个澡。”

“官家明日又有什么计划呢。”何红梅问。

皇帝陛下这几个月对于洗澡很排斥,但是最近几日几乎每天必洗,或许是天气回暖的原因?

“没计划也得洗......日子平淡如流水,不得找点事干?”

听见赵官家的回答,何红梅不知想些什么,忽而脸蛋一红,低头不知所言。

赵煊并未注意她的变化,自顾自继续说:“我想让你过几日,替我送些礼物去龙德宫。”

“礼......礼物?”何红梅问,“给太上皇帝陛下么。”

“是。”

赵佶自从断指后心情起伏不定,赵煊不得关心关心,也挺久没打听那里的消息了,正好打探打探。

“官家要送什么礼物呢,道君皇帝独爱花鸟奇石,琴棋书画,送......”

何红梅的话被赵煊打断。

“不合适不合适......”

赵佶自己收集的书画都属精品,还在意赵煊送的?

更何况现在断指,哪里可能有心情,关心他的伤病才对,显得有孝心嘛。

......

靖康二年,二月十八,戊寅。

今天是清明。

开封城已经陷入节日氛围里,官员放假游玩,可是千里之外的太原城情况完全不一样。

金人入主后,汉人们一直活在压抑的氛围中。

特别是因为曾经太原抵抗了长达一年时间,金人入城,进行过屠杀,原先的宋廷官员尽数殒命,如今大金国西路大军北归驻扎于太原,更是让太原城汉人胆战心惊。

家家闭户,能不出去就不出去。

太原城坊间早有传闻。大金西路军元帅粘罕,在开封城下吃了败仗,退回的太原,全军士气不高......近期可能在城郊举行一次阅兵。

不过,据一些小道消息,宋军几次欲要进入河东收复太原,皆被粘罕击退......特别是在井陉,金军歼灭了一队万人建制的宋军,宋廷收复太原的计划,好像破灭了,此后再没了消息。

太原府百姓已经对宋廷没有任何耐心。

围城都一年多,救不了不救,城破了又奋力来救,不是犯贱么......

十八日大约午后,一队金军由太原城东入城,他们押送宋军战俘前往大金元帅营帐。

投降的张仲熊正是其中之一。

他没有像一些被捉后宁死不屈的军官一样束缚四肢,或绑在马背上押送,而是和金人猛安一道骑马进入太原。

他这个身份投降,金人非常重视,粘罕亦要亲自接见他,粘罕喜欢劝降人尽皆知,张仲熊知道自己死不了......

粘罕在军营里设宴,特别宴请张仲熊以及那些识时务投降的宋人将领。

宴席上,太原城的汉人官员全部到齐,他们已经换上大金国官服,职位亦变成了金国地方官,对粘罕毕恭毕敬,屈躬卑膝。

而西路军各主要将领大约半数到席,其中不乏金军都监、粘罕的汉人参谋等等。

张仲熊受到粘罕热烈欢迎。

虽然双方之间有着杀父之仇,但是此时......张仲熊不敢去想,他软弱得像阴沟的老鼠,只字不提父亲张叔夜,在席间赔着笑脸,发誓今后为大金国效力。

粘罕脱去甲胄,本人儒雅随和,谦卑不已,张仲熊谄媚地夸赞粘罕是一位优秀的将领,比起自己或者宗泽厉害太多,而粘罕总是摆摆手,笑着说:“不敢当,不敢当。”

这让张仲熊印象中那个疯子一般的粘罕滤镜彻底破碎。

他在席间不断询问自己:这真的是那个在雪地里斩死父亲而不眨眼的魔鬼粘罕么?

酒过三巡,张仲熊熏醉。

酒桌被人退去,随即入城后不再相见的几个宋军军官被押上来,强迫跪在正位的粘罕面前。

金人让张仲熊坐在粘罕身边,观看一切。

熏醉的张仲熊忽然醒了半分。

粘罕身边的汉人问他们:“你们几人不降,本应该在井陉就得死,押你们到太原再劝,是大金国相爱惜人才,不忍你们草率死去,若是投降,还能成为一方英雄,何不投降大金,再创辉煌?”

“宋廷腐朽软弱,如何值得你们如此?”

那几名宋人军官,都是曾经张叔夜手下,后来受张仲熊节制,他们看见张仲熊坐在粘罕身边,卸去了一切武器,不屑地嘲笑道:“张仲熊!”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