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 第131章 娄室的笑:妖胜德

除了几位宰执,百官几乎都放假去了。

不得不说,大宋朝的假期那是真多。

元旦假期未过完,又是真宗皇帝定的天庆节,天庆节刚放完,这又到了上元节,整个一月份下来,真正上班的天数不过几天。

到了某个皇帝的生日亦或忌日,朝廷心情好,又可以休假,总之此时的开封城,暂时脱离了战后的阵痛,逐渐恢复往日繁华,这座城市的生命力极其顽强。

赵煊登上宣德楼与民欢庆,来时的那句话倒是被他实现了,他成功拯救了靖康元年的开封。

“让我们和靖康元年说再见吧。”

赵煊对身边的亲信内侍李神仙笑道。

“新的一年,新开始,官家,河北战场说不定也有好消息传来。”李神仙一如既往地说好话,自从宗泽离开大名,北上真定,是不是已经和金军展开交战,朝廷还不可知。

“宗泽,朕相信他,再等几天。”

赵煊邀请随驾的官员一起欣赏烟火。

爆竹的响动,驱散了往日沉痛的恐惧。

陈过庭主持朝政后,继续精简朝官,提拔才德兼备之人,朝廷运作效率明显提升,那些早前对何栗整顿官场有不满的官员,如今没了借口继续针对陈过庭,朝堂上各种尖锐矛盾暂时消失。

也得益于陈过庭“慈祥”的形象。

元旦几天间,赵煊收到了南方传来的捷报。

姚仲友南下,在信阳军遭遇起义军,将其击败,斩首五百余,继续南下德安府,何栗也正式和姚仲友汇合。

歼灭起义军指日可待。

初六,朝廷收到了宗泽收复真定府的消息,给这个新年增添了更加快活的气氛。

就连赵煊都忍不住手舞足蹈,自从开封解围以来,赵煊也没有那么高兴,因为北方金军的阴云还一直压在他心上,真定光复,意义重大。

宋廷也是有能力收复旧土的,不止会割地!

一时间,朝廷陷在节日欢庆以及旧土光复的祥和之中。

然而当时间来到上元节当天。

赵煊继续于宣德楼观看花灯,夜亮如白昼,他坐在御座上笑容满面,一封前线战报彻底打破了这一刻的宁静。

都进奏院亦纠结了很久,这一天大过节的不应该上这种“扫兴”战报。

但皇帝平日里挂念河北诸路,常常念叨为何马匹跑得如此慢,要是有什么东西能让消息一瞬间传达至宗泽手上,那便高兴了。可见皇帝内心非常急切。

官员们决定立刻上!

这件事非常重要!

满脸笑容的赵煊打开战报一看,红润的脸瞬间垮下,眼前花灯美景没能挽回皇帝心情,赵煊一气之下竟然将战报抛出去,罕见地迁怒于进奏官员。

随行官员皆惊,李神仙捡起战报,吓得双腿颤抖。

仿佛一念地狱。

......

时间回到靖康二年,正月初七。

此时的开封城,正沉浸在新年的喜悦当中。

而河北诸地,依旧处于一种不可明说的惊恐氛围里。

张伯奋与张仲熊兄弟俩,攻克井陉,招降几百金兵,他们大多数是曾经的宋人,一见局势生变,重新回归宋廷。

这让两兄弟认为入河东前景不错。

一大片土地上,大多数都是宋人,金人统制不稳固,只要宋军一至,振臂一呼,全部反叛,朝廷收复太原,不应该像重新援救太原一般,一股脑用主力同金军血拼,他们拼不过的。

张伯奋带领不到一万士兵,继续西进,由井陉关隘入河东。

初八日行至承天军寨,亦即娘子关。

这里本应该大军屯住,然而经历金人扫荡一番过后,留在这里据守的士兵寥寥无几,看见宋廷王师至此,开关迎接。

他们投降大金二太子,奉命继续据守关隘,兵力异常稀少,以便金兵来去自如。

二太子在井陉大败宋将种师闵后,大概没有预料宋军将来还会反扑至此。

拿下军寨,张伯奋不做停留,继续往前,沿着桃河河谷前进。

风云突变,就是在离开娘子关后。

对向而来一支军容肃整的金军,两军在河谷内遭遇。

前路受堵截,这队金军必然是来阻止他们进入河东,此时摆在张伯奋面前有两个选择。

一是将前方金军击溃,闯过去。

二是退回军寨,利用关隘据守驱赶金军。

不论怎么讲,退回去都是最好的选择,张伯奋此行,不是为了歼灭金军主力,而是为宗泽打头阵,保证井陉关隘畅通,以备后续宗泽主力入河东。

眼前金军人数绵延不见尾,军旗鲜艳,武器装备精良,必定是精锐,对冲,虽然是河谷不利于金人骑战,可是对张伯奋又是有利么?

不一定。

随后张伯奋迅速摇旗后撤,和金军保持距离,有序撤回军寨内。

张仲熊领后军,他率先来到军寨关口下,招呼关口内士兵打开大门,让他们进入。

“打开隘口,入关抵御金兵!”

可是任由张仲熊如何呼喊,关口上的士兵都没有反应,他们冷冷地看着下面一切,那些因为慌张而破口大骂的宋军士兵。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