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 第95章 糊弄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二十六日,清晨。

一觉醒来稀里糊涂地成了东京留守的何栗惶恐不安。

他穿戴好官服,急匆匆赶往文德殿押班,寒冷的天却让他脸上挤满豆大的汗珠。

皇帝出城和议的事儿,他们一班宰执一个都不知道!

这事儿玩大了,他设想的是皇帝为了和议已经把他们全部出卖,他们这群主和派的官员都没有得到皇帝信任,一个个被晾在东京城内等待金人宣判。

今日没有早朝,目前还剩的几个零星宰执已经到了殿庐等候。

众人看见何栗的那一刻,纷纷围上来询问:“圣上怎么突然出城,一点征兆没有,这......岂不是成真和议啦?”

何栗也摸不着头脑,他只能安慰众人,谈完条款皇帝应该就回来了。

多么天真!

陈过庭不信,呼叫内侍出来,宰执们不顾礼仪硬闯大内。

多亏李神仙出面拦截,让所有人退回去。

可是众人疑虑没有打消,没有办法,李神仙单独请何栗到后阁朝见。

当何栗隔着后门与赵煊四目相对时,两人都不自觉笑起来。

“陛下实在令人琢磨不透......这等计策使出......只为诸位使臣担忧。”

赵煊让他赶紧回去办事:“少说话多做事,这才是一位合格宰相,明白么?”

何栗大摇大摆地返回殿庐,挥手让各位宰执安心办事去。

没有告诉皇帝的具体下落,越少人知晓越好,这才显得真实,皇帝大概十天半月都不会从大内走出,需要他们宰执出力的时候到了。

当然赵煊也不会闲着泡在后宫,他还得亲笔书写秘诏,只要是个地方有兵勤王都要发,他凭借对历史的记忆,在翰林御书院写了十几份手诏,分别发去给东南西北各地不同的人物。

北边有宗泽,南边有陈规,西边有范致虚、钱盖等,东边有金人,这么多份秘诏,若是放在几天前金兵围城甚紧的时候可能都送不出去,半路被金人拦截,今天往后,“大宋皇帝”在金营,金人自然放松了对开封城的围困。

身手矫健的几个内侍完全能溜出去。

而开封百姓和太学生们每天都会前往东壁焚香,等待圣驾返回。

......

进入金营的第一天,孙傅等人其实非常不适。

完全不是两个平等的大国进行谈判的模样,两个作为谈判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晚上都失眠了。

李若水则顺带整理了一番他们将要提出的“条件”,以备和金人拉扯。

假扮大宋皇帝的哑巴则没有任何压力,被关在大理寺狱他甚至已经习惯在“极端环境”下生活,睡的那是一个香。

一直到中午,金人才邀请大宋皇帝一起和二太子用膳。

孙傅和李若水千叮咛万嘱咐,让哑巴不要出糗,什么也不用管,只管散发他的“威严”就行。

哑巴似懂非懂的点头,跟着众人前往二太子营砦。

这次午膳,二太子没有谈及任何关于和议的事情,对待大宋使团非常客气,甚至让早前被抓的景王和秦桧入座。

只是整个大宋皇帝满脸严肃,席间一言不发,令二太子有些不满意。

如此真诚相待,竟然还不能让你开金口?

一个战败的朝廷还有什么傲骨!

午膳过后,二太子态度瞬间转变,勒令孙傅和李若水立刻起草割让河北的诏书。

两人也是精明,面对这个威胁从容淡定。

二太子是不知道宋人手上的花样么?

孙傅和李若水拖了一天,起草了一个极其潦草的诏书,完全没有任何割让土地的具体细节和具体行动。

若是拿去河北诸镇交接,那些百姓才不信金人的鬼话。

果不其然,二太子退回诏书让孙傅、李若水等人重写,还提出了要求,具体地区、具体割让使者,具体手续都要写清楚。

两人继续玩着文字游戏,这一次硬生生让他俩拖了两天时间才呈上第二份。

也就是二十八日,此时粘罕也亲自来到刘家寺驻地,见一见这位对他们来说“极其顽劣”的大宋皇帝。

使团也直接将割地诏书呈给了粘罕。

粘罕和二太子理念不同,当粘罕得到大宋皇帝诏书后,又强硬地多加了很大条件。

比如给大金皇帝上尊号,并让宋金皇帝以叔侄相称,还要开封府立刻凑钱赔款数百万两白银和黄金,承诺每年给金国岁币一千万两白银。

粘罕的条件宋廷无法承担,粘罕要的就是如此效果,压榨宋廷,好有机会摧毁他们的朝廷,达成灭宋成就,反观二太子就算午膳闹得不愉快,他还只是想尽情搜刮而已,至于灭不灭这个朝廷不是大问题。

毕竟此时金国膨胀十分迅速,他们还没有能力吞并宋廷更多领土,如今只拿走宋廷财富以及河北之地就是最完美的结局。

粘罕增加的条件,让孙傅和李若水又得借口,退回来重新讨论,重新拟写。

同时又派人前去和粘罕、二太子讨价还价,诉苦,装成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直言开封府根本无法支付巨额的赔款。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