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船的火焰稍稍熄灭。
金兵遭到拐子城上的宋军射击,无奈沿着蔡河河道撤退。
禁军重新在水门结网,利用铁丝将水门重重封锁。
幸存的勤王士兵登陆,到皇帝面前跪拜。
他们灰头土脸,感慨自己终于将消息送进开封城内,一进来见到的就是皇帝本人!
没有皇宫,更没有帘子阻隔。
皇帝真真切切就在眼前。
这是他们拼了老命前来拯救的人。
禁军清点人数,三艘战船一共四百五十人,冲破封锁成功进入城内的仅有两百人。
其余人不是战死便是中途被金兵俘虏。
可谓是历经千难万险。
“你们是哪路兵马?”
“我们是陈规陈知县手下水军。”
“陈规?”赵煊略微迟疑。
这个名字他听说过,非常熟悉。
这是一个大人物。
甚至能说是一个奇才。
他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管型火器,此时担任安陆县令,正带领着勤王部队北进。
既然是陈规水军,他们定是先锋部队,陈规大部队并没有北上到达开封。
他应该是被堵截在了蔡州。
“荆湖北路水军?”
赵煊询问。
“荆湖北路,德安府安陆厢军水师!”领头的那名船长,喘着粗气,“我们人数虽然不多,但是陈知县托我送来的消息,我......送到了!”
“什么消息?”
“陈知县正带领德安府厢军主力北上,不出十日便能抵达开封城,陈知县托我告诉陛下,请陛下坚守,他......马上就到!”
“我们还携带了三百石粮食,可惜两艘战船遭到焚毁,粮食不知损失多少,总之......”
水军统制官跪下,双眼红润。
“陛下千万不要投降,各地勤王部队正面朝京师而来,千万守住,等待勤王大军集结,金人自然退去!”
“我所带粮食虽不能让开封百姓吃饱饭,但足以解燃眉之急。”
他又指了指身后两百士兵。
“这些都是德安府精锐,水性良好,都是出生入死的兄弟,望陛下给个名分,我们当为陛下死守京师!”
那些士兵齐刷刷跪下,一起高喊皇帝万岁。
“好好好!”赵煊有些动容。
大宋有如此百姓,怎么会亡呢?
“你们都是勇士,义无反顾冲进这座死亡之城,朕没有理由不欢迎你们!”
“既然是水师,朕赐你们“天水”二字,就叫天水军!”
“谢陛下!”
赵煊亲自扶起那位船长,关切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臣张立,奉命勤王!”
“张立,朕封你天水军统制,忠训郎,节制天水军,即刻受命!”
张立眼含热泪,再次跪拜:“臣谢陛下!”
两岸禁军以及御龙神军则是冷冷看着一切。
他们待在京师太久了,自然知道此时开封的形势,两百人的加入,对于战局根本起不来任何作用。
不过,让开封城知道,还有勤王部队正朝这里靠近,开封百姓和军队心中就有活下去的希望。
他们的努力和牺牲,不是白费的。
水门交战过后,众多百姓开始围聚此地,为突破金人防线入城勤王的士兵送上欢呼。
有老人带着小孩,在蔡河上焚香祷告,烟雾弥漫。
皇帝的车驾缓缓驶过,百姓们纷纷跪拜。
赵煊看着烟雾缭绕的蔡河河道,思绪又潜入了历史的故纸堆里。
靖康之耻时,宋钦宗亲自出城和议遭到俘虏,开封百姓沿着御街两旁焚香祷告,跪拜祈祷,希望皇帝早日归来,街道上的烟雾十几日不散,皇帝没有回来,百姓便一直跪在御街,直到金人通知,他们的皇帝不会再回来了。
开封百姓才渐渐散去。
他们对于大宋朝是有感情的,真诚又纯真的感情。
两宋灭亡之时,百姓们都表现出了纯朴忠心的一面。
虽然这个朝廷现在残破不堪,软弱无能,却能得到百姓最真诚的拥护。
当金人决定拥立异姓皇帝,民间激烈反抗,甚至软弱的朝廷官员都奋起反抗。
比如唐恪,这个前任宰相主张和金人和议,但他希望大宋灭亡吗?
在国事上软弱的他,竟然在金人立张邦昌后自杀身亡。
再比如孙傅,说他不知兵,迷信过头,但又如何不忠诚呢?
宋钦宗被俘虏,他誓死保护太子,想诓骗金人藏匿太子,奈何事情败露,一同随太子被俘虏,最后客死异乡。
一直到南宋灭亡,军民官员十万皆同皇帝殉国,古今历史所罕见。
皇帝可以换,但得姓赵。
这是皇帝被俘虏后,众多官员的态度。
百姓不是单纯的对徽钦父子有感情,而是对这个国家。
......
赵煊返回行宫后,又召见了张伯奋。
“既然我们已经得知南方有勤王部队正在前来,朕希望你能和他们联络上。”
张伯奋低垂着眼睛。
这谈何容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