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孙傅以为皇帝会问关于军事之类的事,没料到开口就问郭京,第一时间不能反应。
赵煊见他不回答,再次厉声问道:“发什么呆?”
“朕问你,你找的郭京呢?”
孙傅支支吾吾答道:“郭京......正在操练甲士,未及城池危急、未到吉时良日不出。”
开什么玩笑?
打仗还要看良辰吉日,堂堂同知枢竟然迷信如此!
赵煊努力压下心中怒火,朝殿外命令:“叫郭京来,叫郭京来!”
孙傅心里犯起嘀咕。
皇帝陛下一个月前面都没见,就升了郭京的官,今天是怎么,突然要见他,莫非也想看一看郭京的法术?
孙傅能力不行,好在忠诚,赵煊冷静继续问:“城外战况如何了?”
同知枢密院事只是枢密院的副长官,但是现在作为最高长官的知枢密院事空缺,孙傅就是实际的长官。
同时孙傅还兼任兵部尚书,大宋的兵部和枢密院互不隶属,枢密院才是大宋真正的军事部门,兵部尚书基本算是虚职,而兵部也只是办理一些后勤工作。
“金贼今晨攻善利门,统制姚仲友率兵御之,飞石如雨,众将结绳防石,金贼不能入。”
飞石如雨?
噢,差点忘了,金军进攻开封,可是动用了上百架炮座,也就是投石机!
疯狂朝开封城墙砸石头。
姚仲友曾经献策,让朝廷使用结绳法抵御金军炮石攻击,不过赵桓最后没有采纳。
如今皇帝是赵煊,有办法抵御金军就要试,怎么可能不采纳呢?
“结绳防石是很好的办法,孙卿你要推广到各大城门去,让兵部库部司着手收集绳索,供将士们使用。”
“臣明白!”
守城啊守城,赵煊一思考守城就头疼。
为什么?
因为宋钦宗把简单的事情搞得十分复杂!
不止将士献策不听,还把开封城的城防设置得复杂如乱麻!
首先,赵桓设立了守御司,全权负责城防,让孙傅担任守御使,禁军长官担任副使。
此时开封的守御士兵仅有七万人,赵桓把五万人分配去守护四大城墙,所以他又设置了四壁守御使。
东南西北四大城墙各安排一个长官。
到这里其实还好,分工明确,没有问题,但是宋钦宗觉得还不够,毕竟宋朝的传统就是分权!
这才几个人啊?
不够细!
紧接着给四壁各安排一个提举官,作为四壁守御使的副长官。
有正有副也还好,还能接受。
但是还不行,分权制衡依旧不够彻底。
宋钦宗在四壁守御头上再加一套官职,是为提举四壁,又分正副长官,管理四壁守御使。
这一步依旧还能理解,守御司管理整个开封,提举四壁管理四大城墙,四壁守御保护城墙。
这下总该够了吧?
不,宋钦宗赵桓还是不放心。
又派朝廷文武官员或者宗室成员担任同提举(和提举四壁同级,分他的权)、门插官(可能是管理城墙的城门)。
开封每座城门又给加派诸多统制官,每个人互相不隶属,只相互制约,统制官下又有使臣、效用等几十号人,他们压根不参与战斗,就是来混工资和资历的。
不说混乱,就是给他们发俸禄都是一大笔钱!
宋钦宗到底是个小天才。
“今天之内,把守御司还有四壁守御的各级官员名单整理出来。”赵煊说。
他要把那些无意义的分权制衡全部撤销!
还有那些白嫖混俸禄的宗室成员!
只有把权力集中,才能充分调动开封城的所有力量,权力分散和制衡成如此模样,开封不陷落,谁陷落?
统制官指挥不了士兵,士兵不知道该听谁的,怎么保卫京师?
都到了生死存亡关头,还玩权力游戏。
“四壁守御以及守御司各级官吏都是官家亲自安排,官家有副本存在宫里。”
“啊,我安排的?”赵煊捧起手炉,“行吧......”
接着,两人之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孙傅一直默默观察着眼前的皇帝。
官家好像变了。
不,是精气神发生了变化。
从前官家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今天怎么气色红润,精神百倍?
甚至激动到撞柱。
官家想见郭京,难道是因为郭京?
有这样能退敌的大神存在,确实能让人放松不少。
“臣可是从狂人邱濬诗句中得两语,才寻得郭京、刘无忌两人,士兵都言郭京会使‘六甲法’,能助官家退敌!”
孙傅暗暗一笑,现在必须强调郭大神仙是他给找来的,到时候论功行赏,升官发财,同知枢还可以往上升,把同字去掉,成为枢密院最高长官。
或者......还可以转迁中书门下,成为皇帝的左右相。
赵煊嘴角抽搐:“朕本来都不愿骂你!”
“用仁宗朝的诗,来找本朝的人?”
这个蠢蛋,读到几十年前宋仁宗时期的一句诗,“郭京扬适刘无忌,尽在东南卧白云”,竟然奔去禁军里找这三个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