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双面谍影:枕边人是黑桃皇后 第28章 偷袭实验基地

哈尔滨,一栋俄式老洋房。

老江推开雕花铁门时,积雪簌簌落下。院子里的老榆树枝桠扭曲,像一双枯手伸向灰蒙蒙的天。

“这儿是夏婉小姐长大的地方。” 老江搓了搓冻红的手,呼出的白气在胡茬上结霜。“她父母去得早,但东西都留着,说是‘留着有用’。”

墨寒跨过门槛,皮靴在柚木地板上敲出沉闷的回响。客厅壁炉上方挂着幅油画——年轻时的夏婉养父穿着便服,身旁的女人搂着幼年的夏婉。

老妈子从厨房蹒跚而出,手里端着热腾腾的茶。“小姐…小姐还好吗?” 她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一下。

墨寒接过杯子,温热传递到指尖。“她很好。” 他轻声说。

老江展开手绘地图时,羊皮纸边缘卷着焦痕。“日本人把实验基地建在平房区,地下三层,毒气管道像蜘蛛网。” 他指甲戳着某个红圈,“这儿——进去不穿防护服,三分钟肺就烂成蜂窝。”

墨寒突然冷笑。他抽出匕首插在地图中央,刀尖正好刺穿“主实验室”标记。“杀个穿防护服的鬼子,扒下来就行。”

老江皱眉:“每个进出基地的日本人都要虹膜核对,尸体没用。”

墨寒突然指向地图角落:“这条排污管道呢?如果毒气需要中和排放……”

两人同时沉默。窗外北风嚎叫,像无数冤魂挤在玻璃上偷听。

深夜,墨寒撬开书房暗格。里面除了一沓账本,还有几张发黄的照片,并没有异常。

走廊传来脚步声。墨寒迅速还原暗格,转身看见老妈子端着夜宵站在门口。

“老爷…以前常熬夜。” 她放下碗热气腾腾的红菜汤,汤底沉着几粒白色药片。“吃了能防冻伤。”

墨寒盯着药片,它们和日本陆军配发的“觉醒剂”一模一样。

数日后。

墨寒压低帽檐,踩着积雪走进暗巷。老江的情报说,今晚会有一个朝鲜族走私贩在这里交易德军防毒面具。

“三长两短。”他敲击铁门,指节在寒风中泛白。

门缝里露出一双警惕的眼睛,随后递出一张泛黄的PG-4防毒面具说明书,背面用血写着:“三根金条,不议价。”

墨寒站在阴影里,手指按在腰间的匕首上。他心想:“不对劲,太安静了。”

他从怀里摸出金条,在月光下晃了晃。

门开了。

地下室弥漫着霉味和劣质烟草的气息。走私贩是个瘦削的男人,脸上有道刀疤,袖口隐约露出关东军宪兵队的刺青。

“货呢?”墨寒问。

走私贩咧嘴一笑,掀开草席——三具苏制PA-7防毒面具整齐摆放,但滤芯被挖空,替换成了装满芥子气的玻璃球。

墨寒的枪已经顶在走私贩的太阳穴上。

“你们的人埋伏在外面?”他冷冷地问。

走私贩的笑容僵住,下一秒,墨寒扣动扳机。

枪声被暴风雪吞没。

墨寒拿不到防毒制衣和面具,只能铤而走险了。

“老江的情报没错,运输车会在凌晨两点经过马家沟桥。”他趴在雪地里,呼出的白气在睫毛上结霜。

他将铁蒺藜埋进雪下的车辙里,这些尖锐的铁片取自抗联地雷残骸,足以扎穿卡车轮胎。

远处,引擎声轰鸣。

三辆日军运输车缓缓驶来,车灯刺破雪幕。最后一辆的车牌清晰可见:满-甲-7316。

“来了。”墨寒低声道。

第一辆车碾过铁蒺藜,轮胎爆裂,车身猛地倾斜。第二辆车急刹,撞上前车。

墨寒已经爬上桥墩,手中绞索一甩,套住最后一辆车的油箱盖。卡车急停的瞬间,绞索勒紧——

“轰!”油箱爆炸,火焰冲天而起。

日军士兵慌乱跳车,墨寒的匕首已经割开第一个人的喉咙。他踹开厢门,冰冷的金属箱体在月光下泛着寒光。

“老江说,组合是‘あ·く·ま’。”他快速转动锁盘。

“咔嗒。”第一道锁解开。

暴力开启会触发毒气释放。墨寒将体温计插入缝隙,水银遇冷收缩,气压栓无声滑开。

这时,一名垂死的日军军曹爬向警报器,墨寒的匕首刺进他的眼眶。

鲜血溅在锁面上,眼球被按在扫描窗上。

“滴——”

箱盖弹开。

最上层是崭新的98式防毒面具,但滤芯印着失效日期:1939.9.18。

墨寒掀开第二层防潮布,呼吸一滞——

五套婴儿尺寸的防毒服整齐叠放,领口绣着编号:No.42至No.46。

“他们连孩子都不放过……”他的声音充满了愤怒。

他从驾驶室搜出一份《特别输送清单》,上面写着:

“原美臻家属,12月25日送达。”

翻到背面,盖着章——“南部监狱医用物资调拨”。

墨寒将抢到的面具滤芯拆开,填入木炭粉和茶叶渣,这是抗联的土法过滤。

远处,日军哨所的探照灯扫过雪原。

“赶紧撤离!”墨寒低吼。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