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 第161章 投名状

然而老梁将军终究不舍。

多年来,梁家在池州购置了大量田产房产,他原打算辞官后在此颐养天年,怎会轻易放弃?

梁家迁居梁山,诸多开销需自行承担,不便总劳烦徐悟锋。

梁老将军态度坚决,穆弘与李俊虽劝说无果,也只能应允。

数日后,穆弘提议:“我们离山前,张顺托付银两给兄长,如今老将军欲处理家产,何不趁此机会去揭阳镇寻访张横?”李俊赞同,并感叹若张横能如其弟般改过自新,或许也能入伙梁山。

穆弘补充道:“事不宜迟,明日告知老将军,即刻启程。”李俊忽想起一事,问穆弘是否记得其叔闹海龙驹李福。

穆弘回忆起此人当年的风采,表示难忘。

李俊说明,其叔年迈退隐,但门徒众多,生活无忧。

他因久未探望,心生挂念,今日途经江南,正好返乡一叙。

穆弘听后笑道:“待我们在山东立足,众人皆获高位,荣华不尽,何不邀他北上共享。”

李俊欣然称谢,二人遂决定先完成张顺嘱托,再探望李福。

清晨,穆弘与李俊拜别了驻守池州的老梁将军,称离乡已久,欲返乡探望。

随即二人乘船直奔揭阳镇。

此次南行,李俊一行携带了五十名随从,其中姚政率二十人先行去了睦州。

返回揭阳时,为了避免引人注目,仅带十人同行,剩余二十人留守池州以监视局势。

不到一日,李俊和穆弘便抵达揭阳镇。

作为梁山的重要首领,他们不敢贸然入镇,而是绕道小路寻找张横。

自张顺携母远赴求医后音讯全无,催命判官李立遇害,其经营的酒店也被焚毁,穆家举家迁徙,李俊亦不知所踪。

揭阳三霸如今仅剩张横。

张横生性懒散,鲜少积蓄钱财,但凡有生意上门,便能享受数日舒适生活。

虽牵挂亲人,却不知他们身处何方,只猜测可能遭遇不测。

彼时正值立夏过后,连日暴雨导致江面无法通行,众人只能窝于室内。

这几日,张横与手下火家每日饮酒度日。

直至天晴,张横欣喜万分,指挥两艘船出江谋利。

不料,途中遇到一艘大型官船迎面驶来,乃一位卸任官员返乡,船上装载着丰厚财物。

张横因连续大雨未能捕鱼或交易,走私盐巴还亏损严重,正愁眉不展。

此刻见到官船,犹如久旱逢甘霖,决心冒险劫取货物,以此改善生计。

张横刚走不远,后方忽然有艘船追来,船上跃出一人,高声喊道:"我是小孤山的张魁,人称癞头鼋的就是我。”

"阁下何人?你可知刚才那些货物,是我一路追赶而来的,现在却被你中途抢了,总得把船上的财宝分我一半吧。”

小孤山是张横的老家,在彭泽县城外,实际上应称为小姑山。

张横听到这个名字,感觉有些熟悉,一时却想不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才想起,当年张顺在江州做鱼牙子时,这家伙是个小船夫。

张魁每天划船出江,偶尔捞点额外的货物,名声不大,但他拳脚功夫不错,水性也好,人们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癞头鼋张魁。

这时张横突然想起另一件事,张顺离开后,为了江上的生意,这家伙得罪过自己,两人争斗起来,被他狠狠教训了一顿。

当时张横怒不可遏,警告他不准再在江上做生意,没想到再次相遇,这家伙居然重操旧业了。

张横冷笑着说道:"江上讨生活,谁碰见就是谁的,我凭什么分给你?"

"张魁,好好看看,我是谁?"

张魁划船靠近,看清张横面容,心中顿时紧张起来,当年挨过的那一顿教训至今难忘。

张魁心生惧意,正打算掉头离开,但转念一想,自己有了新的靠山,还怕他作甚,于是挺起胸膛说:"你就是船火儿张横,我怎么会不认识你?"

"你别在这儿装腔作势,这浔阳江可不是你家的,你不分我一半财宝,这事不会善罢甘休的。”

听张魁这么讲,张横不禁好奇,这小子怎么变得如此嚣张,竟敢向自己挑战,难道真找了后台?

张横轻蔑一笑,故意戏弄张魁,说道:"同为江湖中人,何必伤了和气。

大家都脸上无光,我今日就给你十两银子,算是顺风钱,要就拿走,不要拉倒。”

十两银子?

这是打发乞丐吧!

张魁听后,脸色阴沉,本想与张横较量一番,但想到上次被痛打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便按捺下冲动。

他愤然撑船离开,回头骂道:“张横,你竟敢在此撒野,抢别人生意,算什么英雄好汉?早晚会有因果报应!”

说完,便气呼呼地驾船远去。

“张魁,有胆你就别逃,说两句狠话就想让我怕?”

张横毫不在意,放声大笑。

他生性豁达,这些话根本不值一提。

若非自己的船老旧且载满劫掠之物,行动迟缓,他早就追上去给对方一点颜色看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