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登州海域出现如此强劲的海盗,消息传来后,他们理应迅速撤离至胶州湾,乘船前往两淮避难。
但这些人却毫无逃避之意,反而显得异常镇定。
时迁、杨林等人商议后,将怀疑的目光投向登州水师。
若是他们沿途护航,何惧海盗威胁?
登州水师成立之初,主要针对北方的辽国。
俗话说:“登州靠近北虏,堪称边疆重地,即使遥望辽国山川,顺风而行一日即可抵达城下。”
由此可知,从登州出发,只需一日便可到达辽国。
赵宋对辽国心存畏惧,这种恐惧已深植于骨髓,既忧虑辽军由陆路进犯,也担心其从海上来袭。
因此,宋廷明文规定禁止从登莱出海,为的是防止奸细潜入。
登莱港口在庆历年间甚至一度完全封闭。
登州的水师,即便士兵素质参差不齐,仅是那些战船就足以让梁山垂涎。
徐悟锋自然也不例外,他在莱州稍作休整后,继续率军前行,同时派遣花荣向东南方向攻打莱阳。
莱阳地处莱州境内,位于掖县东南,五龙水河边,从这里乘船出发,沿五龙水下行,可以直接进入黄海。
徐悟锋此举显然是不留任何余地给登州城的人。
五天后,梁山大军抵达黄县,此处距离登州约百里,中间隔了一条黄水。
不出所料,黄县的大小官员和狱卒都逃得无影无踪,再次将城池拱手相让给梁山。
消息迅速传到登州城内,原本悠然自得的富商们此刻也感到了紧张。
一只猛虎近在咫尺,即便有所准备,该害怕时还是得害怕。
那些达官显贵们早就准备好金银珠宝,纷纷派人去府衙询问何时撤离。
登州府衙内,知州王师中、逃来的赵明诚、平海军指挥呼延庆及文武官员齐聚一堂。
赵明诚是个软弱之人,王师中也好不到哪去,梁山兵马一进入莱州,杜充、马政便被俘虏,他开始考虑如何逃跑。
但若丢失登州城,王师中又担心受责罚。
幸运的是,登州城内汇聚了众多齐鲁富豪,这让他想到一条生财之道。
如今沂州已失守,陆路被阻断,这些想要逃离的人只能选择海上。
王师中动作迅速,与呼延庆商量后,将所有能出海的船只全部征用。
呼延庆年过四十,出身呼延家族,尽管呼延灼年纪更大,但按辈分仍要称呼他为叔爷。
梁山势力正盛,呼延庆深知仅凭登州水师难以与其正面抗衡,因此果断同意了王师中的提议。
赵宋朝廷对武将并不友善,呼延庆担心一旦离开登州,可能会受到朝廷责难,虽不至于危及性命,但极有可能被降职,甚至彻底失势。
呼延庆能坐到现在的位置实属不易,呼延家族早已不复当年的辉煌,他急需活动资金来稳固官职。
船只已被官府掌控,想要离境的官宦巨富需先支付费用,才能获得通行权。
若财力充足,也可单独租赁船只,此前已有零星人员以此方式出海。
这种安排让这些富人显得底气十足。
然而,阮氏三兄弟突然现身,令这些富人惊恐万分,却让王师中喜出望外。
王师中心中明白,这伙所谓的“海盗”,十有 ** 是梁山水军,但在登州水师面前,梁山水军又能掀起多大风浪?
当富人们求助时,王师中再次借机大发横财。
遇到海盗?
不必担忧,本府自有登州水师护航,只是费用需由你们承担。
毕竟朝廷水师替你们保驾护航,收取费用也是合情合理的。
这些富人不缺钱财,更重视自身安危,于是纷纷慷慨解囊。
这样一来,王师中积攒了巨额财富,甚至幻想过将这些人灭口,独吞所有财产。
当然,这只是他的妄想。
一方面这些人多为齐鲁名门,另一方面,如此行事一旦被 ** 劾,后果不堪设想。
当前梁山已至黄县,王师中召集众人,正是为了商讨撤离事宜。
身为登州主官,王师中清了清嗓子,对众人说:“梁山贼寇现已逼近黄县,诸位认为我们何时撤离最为妥当?”
赵明诚按捺不住焦急,听王师中发问,立刻答道:“王大人,依我之见,越快越好,不如明日便动身。”
赵明诚的提议正中王师中心意。
梁山大军近在黄县,速度快的话,一天就能抵达登州城下,此刻再拖延下去可不行。
王师中说道:“若明日出发,今晚就得让那些富户转移,先派人逐一通知,三更过后开始往刀鱼寨撤离。”
登州水寨名为刀鱼寨,是水师驻扎之所,与登州城有一定距离。
出了北门直奔海边,五六里地便可见刀鱼寨。
为避免城中生乱,王师中决定暗中行事,与富户的交涉均以秘密方式进行,并且反复叮嘱保密。
为了掩人耳目,他还让呼延庆调遣部分水军进城,营造坚守城池的假象,瞒住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