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青得知消息后激动不已,认为卢俊义有望获救。
当晚,李四派人于城内散布传单,众多官吏随即收到无署名的信件。
梁世杰阅后大惊失色,瘫倒在地。
梁中书本想陷害卢俊义,夺取其财产,却不料此举引来梁山大军。
此事坐实了卢俊义的冤情,也让梁中书忧心忡忡,他已对梁山心生畏惧,不敢轻举妄动。
此刻,梁中书正为是否释放卢俊义而犹豫不决。
徐悟锋一声令下,三万大军离开水泊,抵达阳谷县。
大名府内外人心浮动,富户纷纷迁离,普通百姓也四处躲避。
富豪担忧梁山进城后会再度掠夺,普通民众则因近期梁中书征召壮丁而恐慌,担心被迫参战。
梁中书仍在权衡是否释放卢俊义,理智告诉他这么做或许能避免冲突。
大名府留守梁中书,身为太师蔡京的女婿,本应威风八面,然而梁山泊贼兵一至,便立刻屈服,这让他颜面何存?
梁中书心中仍有侥幸,认为上次失守是因中了贼人的计策,此次已命李成严加防备。
凭借大名府坚不可摧的城池,他相信能抵御贼寇。
即便形势不利,也完全可以在最后一刻释放卢俊义。
另一边,得知梁山军即将为救卢俊义再度围攻大名府的李固,早已惊恐万分。
趁贼兵未至,他果断放弃尚未住热的新宅,携贾氏逃离大名府,直奔东京而去。
李固虽已抛下诸多累赘,但带走的卢府财宝仍装满了整整一辆马车。
在陷害卢俊义前,他就 ** 了不少府中财物,因其掌管卢府账目,即便后来官府查抄也无迹可寻。
贾氏满心不舍,从马车窗口望着渐渐远去的城池,心中满是惆怅。
她出身显赫,本是大名府名门之后,原以为嫁入卢家会幸福美满,却不料卢俊义整日习武,冷落了家室。
贾氏正值盛年,姿容绝美,却被忽视,这让李固有机可乘。
当初李固提议共同陷害卢俊义时,她曾坚决反对。
然而李固告诉她,此事幕后主使是梁中书,且他们二人的私情已被梁中书知晓。
若贾氏不配合,结局只会是家破人亡。
人一旦犯错,往往不是悔过自新,而是设法掩盖。
贾氏正是如此,加上李固威胁,若她不依,待卢俊义罪名坐实,全家都将遭难。
贾氏顿时惶恐不已,在李固面前,她只能屈服。
李固一想到即将返回东京,内心便充满期待,认为凭借现有的财富,未来的日子定会无比富足,无需再为生计发愁。
他靠近贾氏,调侃道:“东京比这里的大名不知好了多少倍,去了那里,就算你连续游览数日,也未必能尽览其风光。”
贾氏并未回应他的玩笑,而是皱眉问:“我们初到东京,人生地不熟,会不会被人欺辱?”
李固轻吻贾氏额头,宽慰道:“娘子莫忧,我自幼生于东京,只是近年流落至此。
如今重返故土,身边不乏追随者,谁敢对我们无礼?汴梁繁华无比,到时娘子怕是会被那热闹迷住。”
听罢此言,贾氏眼中闪过憧憬,开始幻想东京街市的繁华景象。
李固趁机又靠近了些,与贾氏亲密起来。
贾氏知道自己的未来系于李固一身,此刻也展露柔媚姿态,主动挑逗起李固。
车夫坐在外头,听见车厢内传出笑声,不禁好奇地想掀开帘子偷看,却被这女子的风韵所吸引。
正当他心中泛起波澜之际,忽然有个身影从路边跃出,手持钢刀拦住去路,高声喝道:“停下!”
车夫惊异于距离大名府仅十来里就遇上了劫匪,但他经验丰富,面对拦路者毫无惧色,迅速扬鞭驱赶马匹。
驽马疼痛难忍,嘶叫着加速向前冲去,直逼那拦路之人。
车夫原以为能将对方撞开,却不料对方动作迅速,轻松避开。
“驾!”车夫瞥见侥幸脱身的强盗,懊恼叹息后催促马匹疾驰而逃。
李固听到外面的动静,猜测可能是梁山势力作祟,急忙探出头询问具体情况。
车夫趁着回头的机会,瞄了一眼车厢内的贾氏,她面色红润,眼神含情,让车夫忍不住心生觊觎,嘴中却安抚道:“不过是几个 ** ,已被甩开了,客官不必担心。”
李固稍感安心,刚想收回目光,却注意到马车旁有人手持钢刀,竟然靠双腿追了上来。
他震惊不已,心中暗想:这人怎能做到以步代骑?
很快,李固反应过来,急忙喊道:“快催马,那家伙追上来了!”
车夫半信半疑地回头,只见刚才闪避的男子正飞速追赶。
看他从容的姿态,仿佛并未全力以赴。
车夫顿时惊惧交加,用力抽打马匹。
然而此人速度之快,显然非同一般,正是神行太保戴宗。
戴宗步伐加快,始终紧随其后,举刀警告:“再不停下,你这条命就没了!”
李固虽不知戴宗身份,但明白停下意味着保命,却也意味着财物尽失。